-
公开(公告)号:CN10473014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45749.X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检测技术的金属材料内部夹杂物三维重构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利用超声显微镜对材料进行粗扫和精扫两步检测,获取夹杂物的超声回波信号;其次对超声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设定夹杂物回波信号的判定阈值;再提取出各夹杂物所在位置的空间坐标;然后利用曲面插值拟合的方法,将夹杂物所在位置的离散采样点拟合为曲面;最后得到夹杂物的三维形貌。本发明能够直观地显示夹杂物的空间结构和分布,并能够实现三维图形的旋转和缩放,同时,可以通过三维成像结果统计出夹杂物的尺寸和数量,对于判断夹杂物的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23094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128448.7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供电无线传感器节点,利用摩擦传动获取活套小车滚筒的动能,通过增速传动机构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再经过整流、调压,达到电源输出的要求,给带钢跑偏检测传感器供电,并以无线的方式将带钢位置信息发送到相应的数据接收器。该方案满足了在运动条件下带钢跑偏无线检测节点对电源的要求,解决了布线难,电池更换不易的问题,灵活方便,可对冷轧带钢跑偏现象进行在线检测,快速、准确地判断带钢的轴向位置,为纠偏系统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控制信号,有助于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冷轧带钢生产系统稳定性和产品生产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87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50646.5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扫描显微镜检测金属材料内部夹杂物的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根据被检材料的厚度和检测精度要求进行超声换能器的参数选型;然后,对样品进行逐层粗扫成像获得夹杂物在材料内部的整体分布信息和三维形貌;调整换能器的轴向位置,使其准确聚焦于目标扫查层,进行精细C扫成像获得目标扫查层处夹杂物的平面分布信息;最后,由A扫时域波形获得夹杂物的深度信息,从而确定目标扫查层处夹杂物在材料内部的空间位置坐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实现材料内部夹杂物的无损检测,利用计算得到的水声程可较准确的调整换能器竖直高度,实现较高效率及精度的聚焦扫查,进而获得夹杂物在材料内部的准确空间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829689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139353.1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声信号的热轧带钢甩尾故障识别方法。结合热轧生产线的特点,采用重采样和分帧技术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并用Mel频率倒谱的技术对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变量统计过程T2控制图进行特征选择、识别,以实现对热轧带钢甩尾故障的诊断。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声学检测方法,对甩尾现象进行在线检测,快速、准确地判断甩尾现象,合理地安排换辊时间,可以有效降低辊耗,有助于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缺陷预防能力和生产作业率。
-
公开(公告)号:CN1200150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55029.5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唐智科技湖南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IPC: G10L21/028 , G01M13/045 , G01M13/028 , G01M13/021 , G10L21/0308 , G10L21/0216 , G10L25/5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通道声信号的融合分离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多个通道采集待检测设备的多源声信号;将所述多源声信号进行融合,以获取目标融合信号;将所述目标融合信号进行分离,以获取多个本征模态函数;根据所述本征模态函数获取待检测设备的轴承故障信号或齿轮故障信号;本方法通过多个通道采集待检测设备的多源声信号,并对待检测设备的多源声信号进行融合分离,从而实现了能够针对轴承、齿轮混合故障的多源故障信号进行降噪分离,并提高了对待检测设备的故障识别与声源定位的准确度;该系统也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3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975863.5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IPC: G01N21/71 , G01N21/27 , G06F18/214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多批次样本间LIBS检测不确定性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同批次样本内自校正过程和多批次样本间校正过程;同批次样本内自校正过程针对同批次样本内的光谱数据,可有效降低批次内数据的波动性;多批次样本间校正过程用于多批次样本间的训练光谱数据和预测光谱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LIBS系统经过较长时间光谱强度会发生变化的问题,降低多批次样本间LIBS检测的不确定性;两种方法综合使用,可以提升系统的鲁棒性,提升LIBS系统预测精度。而且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针对样本或者环境的变化导致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增加了对模型鲁棒性评判的过程,使模型具有自学习自补充的能力,进而降低了模型的不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5109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878349.X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甩尾状态的声信号5G传输与在线监测系统,包括传声器检测端、传输控制端和5G通讯网络端;传声器检测端的输出与传输控制端的输入相连,传输控制端通过5G网络与5G通讯网络端连接;传声器检测端用于对热轧带钢甩尾故障进行声信号采集,并经AD转换后传输到传输控制端;传输控制端开辟内存存储声音数据,并同时利用5G网络将采集的声音数据发送给5G通讯网络端;5G通讯网络端为利用云端平台搭建的用于对采集的声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的服务器。本发明利用5G网络的高效性,可以确保数据更快速、低延迟的传输,真正实现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时性,为云端用户提供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7213.7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5G的可移动便携式单探头超声B扫探伤仪及使用方法,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探头部分、主体部分和云端部分。探头部分包含超声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捕捉超声波信号和探头位置。主体部分包括A\D模块、激励模块、主控模块、5G模块和本地显示屏,负责监测探头的移动、激励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数据的处理和本地显示。云端部分包括云端服务器、数据库和移动电脑,用于接收、存储和处理来自主体部分的数据,并实现远程分析和数据共享功能。本发明简化了设备的结构,降低了成本,使超声B扫检测任务的更加便捷和高效。此外,可以实现对检测数据的实时智能分析和长期保存,方便操作人员判断决策以及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审查。
-
公开(公告)号:CN116203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0187866.7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S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块稀疏贝叶斯的正交匹配追踪声源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气动噪声场识别与声场可视化技术领域。包括:在待识别声源的被测声场中,设置平行于声源面的测量面;在声源面的位置处布置多个等效声源,为每个等效源预定义对应于不同轴线方向的多极子声源辐射模型,建立等效声源面与测量面之间的传递关系;根据等效声源面与测量面之间的传递关系、块稀疏贝叶斯算法以及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得到待识别声源的被测声场的声源识别结果。本发明实现方便、适用于任意形状测量面、计算稳定性好、识别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60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31057.9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S5/18 , G06F30/10 , G06F30/20 , G06N3/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声场测量多目标协同三维传声器阵列优化方法及装置,涉及传声器阵列信号测量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改进的Sine混沌映射,生成传声器阵列初代阵元群;构造混合适应度函数,计算传声器阵列对声源定位和声场重构算法的适应度;利用鲸鱼精英优化算法根据混合适应度函数得到优化后的面向声场测量多目标协同的三维传声器阵列。本发明能够解决初代阵元群不能在整个空间中均匀分布的问题,提高传声器阵列面向声源定位与声场重构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度,实现三维传声器阵列阵元最优分布和传声器阵列阵元激励权重。通过上述三部分的融合,最终优化出对波束形成和声全息算法高适应度的三维传声器阵列,能有效完善传声器阵列输出响应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