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67971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080068012.8
申请日:2010-08-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借助简单的结构使头枕具有使车辆用座椅的震动衰减的作为动态减震器的功能、并且具有针对落座乘客的头部的冲击吸收功能。头枕(12)的支柱(14)被保持于座椅靠背,覆盖该支柱(14)的至少一部分的罩(16)由该支柱(14)支承而能够以座椅宽度方向为中心在座椅前后方向摆动,当罩(16)摆动时,受扭螺旋弹簧(18)(弹性部件)弹性变形而在与上述罩(16)的摆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回复力。并且,朝上述摆动方向以外的变位由设置在支柱(14)与罩(16)之间的抑制部(22)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076522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80124780.8
申请日:2009-06-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28 , B60N2/809 , B60N2/838 , B60N2/888 , B60N2/897 , B60N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可以使头枕相对于座椅靠背转动,并且,可以提高头枕的上下方向的支承强度。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10)中,连接头枕(14)的腿部(32A)的头枕支承件(24),通过下侧曲面(26)与支承托架(20C)的下端滑动,并且上侧曲面(28)与支承托架(20C)的上端滑动,其相对于支承托架(20C)围绕沿着座椅靠背(18)的左右方向的轴线的转动被进行导向。另外,头枕支承件(24),通过下侧曲面(26)与支承托架(20C)的下端接触,上侧曲面(28)与支承托架(20C)的上端接触,其相对于支承托架(20C)在座椅靠背(18)的上下方向上的运动受到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076521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80124779.5
申请日:2009-06-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28 , B60N2/809 , B60N2/838 , B60N2/888 , B60N2/897 , B60N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降低左右方向的振动的车辆用座椅。在本车辆用座椅(10)中,头枕框架(32)的一对脚部(32A)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20)能够绕座椅靠背(18)的前后方向的轴线相对旋转地进行连接。另外,在头枕框架(32)的一对脚部(32A)与中间部(32B)之间设有关节部(32C)。这样,头枕(14)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18)向左右转动。另外,头枕(14)由设于头枕支承构件(24)与支承托架(20C)之间的橡胶构件朝相对于座椅靠背(18)的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施力。这样,在对本车辆用座椅(10)施加左右方向的振动之际,头枕(14)作为动态减震器起作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67882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084530.8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在发动机的要求驱动力成为了使发动机支架的特性变差的预定值以上时,使作为后电动机的驱动要求量的RrMG转矩增加,因此能够降低发动机的要求驱动力。其结果是,降低支撑发动机的发动机支架的压扁,因此能够降低经由发动机支架向车身传递的发动机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97844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759950.2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包括目标行驶转矩计算部、目标转矩计算部、以及转矩控制部。目标转矩计算部构成为:以目标行驶转矩比阈值大为条件,与目标行驶转矩在阈值以下的情况相比,实施使目标发动机转矩TE相对于目标行驶转矩的比例增大的增大处理。阈值被预定为比最大输出值小的值,所述最大输出值是电动发电机能够输出的转矩的最大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66186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80049268.8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N2/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809 , B29C44/1238 , B29C44/1271 , B29K2075/00 , B29K2105/04 , B29L2009/00 , B29L2031/3023 , B60N2/64 , B60N2/682 , B60N2/7017 , B60N2/80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和头枕的制造方法,所述头枕能够在确保NV性能的同时减轻对后方碰撞时的乘员的颈部的负载。在车辆用座椅(10)的头枕表皮(22)的内侧配置有第一氨基甲酸酯(30)和第二氨基甲酸酯(32)从而构成了头枕衬垫(20)。第一氨基甲酸酯(30)被埋设于第二氨基甲酸酯(32)中,并且被设为能够弹性变形,且对质量体(34)进行支承。第二氨基甲酸酯(32)与第一氨基甲酸酯(30)相比弹性系数被设定得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66186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80049267.3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888 , B60N2/4228 , B60N2/80 , B60N2002/899 , F16F7/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枕以及具备该头枕的车辆用座椅,所述头枕能够在确保NV性能的同时,减轻后方碰撞时对乘员的颈部的负载。在车辆用座椅(10)的头枕表皮(22)的内侧,在能够弹性变形的头枕衬垫(20)中埋设有第一质量体(40)以及第二质量体(42)。第一质量体(40)以及第二质量体(42)以相对于头枕(14)中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线(CL)而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分离的方式被并列配置。所述头枕被设定为,从头枕(14)的重心起到第一质量体(40)的重心(G1)为止的距离与第一质量体(40)的质量之积、和从头枕(14)的重心起到第二质量体(42)的重心(G2)为止的距离与第二质量体(42)的质量之积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952140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80105781.8
申请日:2009-0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N2/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68
Abstract: 车辆座椅(10)装备有座椅骨架,所述座椅骨架包含子骨架(16)和设置在所述子骨架的特定区域之间的杆(30)。所述杆装备有微小振动衰减部(34),其当所述座椅骨架大量位移时保持所述座椅骨架的刚性,并且当所述座椅骨架小量位移时抑制所述座椅骨架的刚性的增加,从而减小车辆座椅中微小振动的程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