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00181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122714.X
申请日:2007-07-02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
Abstract: 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气囊,其具有从后支柱部的上端附近向下方的车内侧展开膨胀的后膨胀部。后膨胀部具有:上缘侧膨胀部,其从气囊的上缘侧的气体供给流路部向后方延伸;膨胀主体部,其位于上缘侧膨胀部的下方,由分隔部分隔;以及分支膨胀部,其从气体供给流路部向下方延伸。膨胀主体部通过使膨胀用气体从分支膨胀部下端的流入口流入而膨胀。膨胀完成时的上缘侧膨胀部的下缘侧的至少前端侧,配置在后支柱装饰件和气囊罩之间的分界线的下方。上缘侧膨胀部和气体供给流路部分别被折叠收容在折叠后的分支膨胀部和膨胀主体部的车外侧位置上,以使膨胀主体部可以越过支柱装饰件的上端而被推向车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2729945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197077.3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2 , B60R21/213 , B60R21/2338 , B60R21/2346 , B60R21/2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2 , B60R21/201 , B60R21/213 , B60R21/2338 , B60R21/2342 , B60R21/2346 , B60R21/235 , B60R2021/23386 , B60R2021/23514 , B60R2021/23566 ,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部保护气囊,其通过筒织进行制造,同时,在以将车内侧壁部和车外侧壁部重叠的方式平整地展开的情况下,遮蔽主体部的形状为长方形板状,该头部保护气囊具有:遮蔽主体部,其构成为在膨胀完成时覆盖车窗的车内侧;多个安装部,它们从遮蔽主体部的上缘侧向上方凸出,同时将遮蔽主体部的上缘侧安装在车窗的上缘侧;以及筒状的连接口部,其从遮蔽主体部的上缘侧向上方凸出,同时使膨胀用气体流入遮蔽主体部内。安装部及连接口部与筒织的遮蔽主体部分体形成,与遮蔽主体部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1172478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10199084.6
申请日:2005-10-2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6 , B60R21/2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装置,其折叠以装在汽车的容纳部位中,其中,气囊包括管形接口部,通过由卡箍紧固,将该管形接口部装配在充气器上并与之相连接,以允许来自充气器的膨胀气体进入气囊,以及,接口部具有凸出部,当将接口部与充气器相连接时,该凸出部设置在比卡箍更靠前的位置处,凸出部阻止接口部从充气器上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00586765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710122714.X
申请日:2007-07-02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
Abstract: 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气囊,其具有从后支柱部的上端附近向下方的车内侧展开膨胀的后膨胀部。后膨胀部具有:上缘侧膨胀部,其从气囊的上缘侧的气体供给流路部向后方延伸;膨胀主体部,其位于上缘侧膨胀部的下方,由分隔部分隔;以及分支膨胀部,其从气体供给流路部向下方延伸。膨胀主体部通过使膨胀用气体从分支膨胀部下端的流入口流入而膨胀。膨胀完成时的上缘侧膨胀部的下缘侧的至少前端侧,配置在后支柱装饰件和气囊罩之间的分界线的下方。上缘侧膨胀部和气体供给流路部分别被折叠收容在折叠后的分支膨胀部和膨胀主体部的车外侧位置上,以使膨胀主体部可以越过支柱装饰件的上端而被推向车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376377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10146625.3
申请日:2008-09-0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16 , B60R2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该头部保护气囊(20)使筒织气囊部(30、40)和缝制气囊部(50)连结。筒织气囊部的结合缘(37、47),从上缘至下缘由在车内外方向上分离的带状的车内侧缝边部(38、48)和车外侧缝边部(39、49)构成。气囊部(50)的车内侧和车外侧的结合边缘(56、57),分别利用纵向缝合部(63、64、65、66),相对于筒织气囊部的车内侧及车外侧的缝边部(38、48、39、49)结合。并且,通过设置从筒织气囊部的分隔缝合部(54)延伸而沿大致前后方向进行缝合的横向缝合部(71、72、73、74),使气体连通部53和筒织气囊部的气体流入部(31、41)连结,形成气囊(20)。
-
公开(公告)号:CN101376377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810146625.3
申请日:2008-09-0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16 , B60R2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该头部保护气囊(20)使筒织气囊部(30、40)和缝制气囊部(50)连结。筒织气囊部的结合缘(37、47),从上缘至下缘由在车内外方向上分离的带状的车内侧缝边部(38、48)和车外侧缝边部(39、49)构成。气囊部(50)的车内侧和车外侧的结合边缘(56、57),分别利用纵向缝合部(63、64、65、66),相对于筒织气囊部的车内侧及车外侧的缝边部(38、48、39、49)结合。并且,通过设置从筒织气囊部的分隔缝合部(54)延伸而沿大致前后方向进行缝合的横向缝合部(71、72、73、74),使气体连通部53和筒织气囊部的气体流入部(31、41)连结,形成气囊(20)。
-
公开(公告)号:CN101172478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99084.6
申请日:2005-10-2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6 , B60R21/2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装置,其折叠以装在汽车的容纳部位中,其中,气囊包括管形接口部,通过由卡箍紧固,将该管形接口部装配在充气器上并与之相连接,以允许来自充气器的膨胀气体进入气囊,以及,接口部具有凸出部,当将接口部与充气器相连接时,该凸出部设置在比卡箍更靠前的位置处,凸出部阻止接口部从充气器上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00381304C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510134597.X
申请日:2005-12-20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nventor: 落合康雄
IPC: B60R21/26 , B60R2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2 , B60R21/213 , B60R21/215 , B60R21/237 , B60R2021/161 , B60R2021/23316 , B60R2021/23547
Abstract: 本发明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和导向托架。导向托架制成具有2个导向壁部和1个连结壁部的剖面大致コ字形。导向托架的配置方式为,在2个导向托架之间收容气囊,在支柱部的上方侧由气囊罩覆盖。导向壁部将膨胀时的气囊引向车内侧,防止向支柱装饰件的车外侧的侵入。导向托架的2个导向壁部之间的尺寸被设定为规定尺寸。也就是说,为了容许被收容的气囊的膨胀初期的膨胀,以使收容时的气囊与至少一边的导向壁部之间产生间隙的方式设定尺寸。此外,以能够由2个导向壁部对膨胀时的气囊进行限制,将其引导向车内侧的方式设置尺寸。本发明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即使不采取设置加强布等防止漏气措施,也能够使收容在窗的上缘侧上的气囊顺利地向车内侧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792682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34597.X
申请日:2005-12-20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nventor: 落合康雄
IPC: B60R21/26 , B60R2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2 , B60R21/213 , B60R21/215 , B60R21/237 , B60R2021/161 , B60R2021/23316 , B60R2021/23547
Abstract: 本发明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和导向托架。导向托架制成具有2个导向壁部和1个连结壁部的剖面大致コ字形。导向托架的配置方式为,在2个导向托架之间收容气囊,在支柱部的上方侧由气囊罩覆盖。导向壁部将膨胀时的气囊引向车内侧,防止向支柱装饰件的车外侧的侵入。导向托架的2个导向壁部之间的尺寸被设定为规定尺寸。也就是说,为了容许被收容的气囊的膨胀初期的膨胀,以使收容时的气囊与至少一边的导向壁部之间产生间隙的方式设定尺寸。此外,以能够由2个导向壁部对膨胀时的气囊进行限制,将其引导向车内侧的方式设置尺寸。本发明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即使不采取设置加强布等防止漏气措施,也能够使收容在窗的上缘侧上的气囊顺利地向车内侧突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