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地段跨座式单轨连续刚构轨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183711U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22800494.9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陡坡地段跨座式单轨连续刚构轨道结构,涉及跨座式单轨交通技术领域,包括上部结构,上部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的两联连续刚构轨道梁;下部结构,下部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连续刚构轨道梁底部的若干个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纵向悬臂盖梁、两个横梁和两个桩柱结构,两个纵向悬臂盖梁分别沿连续刚构轨道梁延伸方向对应支撑设置在两联所述连续刚构轨道梁的底部,两个横梁分别连接两个纵向悬臂盖梁的前端和两个所述纵向悬臂盖梁的后端,桩柱结构支撑设置在所述纵向悬臂盖梁底部的中间位置。减小了山体开挖量,极大地减少施工难度及投资指标,通过纵向悬臂盖梁和横梁解决了连续刚构体系横向刚度不足和跨度受限的问题。

    一种矩形箱梁连续刚构上托轨道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557417U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20442929.9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矩形箱梁连续刚构上托轨道梁结构,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包括连续刚构和桥墩。所述连续刚构包括轨道梁和箱梁,所述箱梁上表面连接轨道梁,所述箱梁截面形状为空心矩形。所述桥墩包括墩柱和连接墩柱上表面的盖梁,所述桥墩为T形桥墩,所述墩柱横截面形状为空心矩形,所述盖梁上表面连接箱梁底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连续刚构上托轨道梁结构,相较于传统箱型截面连续梁上托轨道梁结构造型轻巧、美观;相较于连续钢‑混凝土结合轨道梁,造价更为低廉,维修养护方便。应用空间广阔,为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大跨节点桥结构形式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种连续刚构轨道梁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501706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2580841.1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续刚构轨道梁,包括:桥墩结构、底座和桥梁结构,所述桥墩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桥墩包括第一桥墩和第二桥墩,所述第一桥墩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第一桥墩,所述第二桥墩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桥墩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桥墩;所述底座设置有至少四个,每个所述底座均设置在所述桥墩结构正下方;所述桥梁结构设置在相邻两个桥墩结构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桥梁结构和桥梁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相对一般轨道梁,造型轻巧,美观;相对于既有连续刚构轨道梁,加强了轨道梁梁部与桥墩的联结,优化了墩梁固结段的施工顺序。

    一种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03652U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22216752.9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涉及拱桥技术领域,包括轨道基础和第一支撑部件,所述轨道基础截面为矩形,梁桥上设有两根所述轨道基础,两根所述轨道基础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为镂空V字形,上端连接并支撑所述轨道基础,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中间设有拱形加固件,所述拱形加固件的两个拱脚分别连接第一支撑部件两个支脚的中部,所述拱形加固件的上端连接并支撑所述轨道基础。本实用新型通过矩形的轨道基础,增高了梁体高度,实现了梁桥结构跨度的增加。通过合理设计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的结构,减轻了梁桥的整体质量,满足梁桥整体刚度的同时还提高了梁桥的观赏性。

    一种用于高架车站的诱导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321313U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23056732.6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架车站的诱导缝装置,涉及诱导缝装置领域。本装置包括:车站基体,车站基体包括板面组和柱体组,柱体组用于支撑板面组;以及诱导缝结构,诱导缝结构设置在板面组上,诱导缝结构包括混凝土填充基体和受拉区人工裂缝部,混凝土填充基体包括钢板和第一内凹部,钢板设置在混凝土填充基体内,第一内凹部设置在混凝土填充基体的外壁,钢板设置有第二内凹部,第一内凹部和第二内凹部对应设置,受拉区人工裂缝部的一端与第一内凹部连通,受拉区人工裂缝部的另一端与混凝土填充基体的内部连通。本装置解决了现有诱导缝结构抵抗外界侵蚀能力差以及释放结构内力不足的问题,保证了高架车站的耐久性结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