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41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61582.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L5/1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三维应力分量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隧道围岩应力测试领域,主要为解决传统的测量隧道三维应力分量的方法操作工序繁复、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内的至少十二个岩样,其中,所述至少十二个岩样是基于隧道的六个不同方向的钻孔获取的,每个方向至少获取两个岩样;基于所述至少十二个岩样确定六个方向的最佳正应力分量;基于所述六个方向的最佳正应力分量和每个方向的三个余弦表达式确定目标观测值表达式;基于所述目标观测值表达式确定所述隧道三维应力分量。本发明用于隧道三维应力分量的确定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0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54047.9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围岩扰动应力测试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隧道的隧道围岩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根据隧道围岩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在隧道围岩上开设多个扰动应力测试钻孔;在各个扰动应力测试钻孔内间隔布置多个应力传感器;获取各个应力传感器的应力监测信息。该方法通过获取隧道围岩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可以了解到待监测隧道围岩的岩体力学性质,从而根据隧道围岩的岩体基本质量级等级,进行扰动应力测试钻孔的布置,在隧道围岩上开设多个扰动应力测试钻孔,进而保证扰动应力测试钻孔的布置方式能够对隧道围岩的岩体力学性质具备较高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降低隧道岩体力学性质对监测成本的影响,提高关键区域应力监测结果的精度,为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2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63541.5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地井复杂地质精细化建模方法。本申请在隧道勘察阶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空地井复杂地质精细化建模方法。基于W构型的依周长比例插值能对点集合进行有效优化,在解决稀疏和绕向分布离散的同时,显著削弱相邻剖面轮廓特征点的绕向差异,为增强特征点集合对剖面形状的约束及重建三角网中三角形间的相似度奠定基础。能够高效地、准确地建立研究区三维物性模型及地质异常模型,实现该区域的破碎和富水异常解译,为不良地质超前预报及隧道安全施工提供资料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94373.9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茹 , 徐正宣 , 郝齐钧 , 王栋 , 扈森 , 张志龙 , 冯涛 , 任利 , 张敏 , 王旭 , 张泽天 , 贾哲强 , 李巍 , 谢晶 , 张夏临 , 林之恒 , 王梦妮 , 张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热、水、力耦合作用的围岩分级修正方法,其包括钻取待研究工程处的岩体制备多个标准试样,并对所有的标准试样进行真空饱水,之后擦干真空饱水后的标准试样的表面水分;对多个饱水后的标准试样开展饱和花岗岩单轴试验及热‑水‑力耦合正交试验,得到岩石饱和单轴强度和多场耦合岩石理论单轴强度;采用多场耦合岩石理论单轴强度与岩石饱和单轴强度的商作为围岩分级修正系数;根据围岩分级修正系数,对基于BQ分级、Q系统和/或RMi岩体质量的多场耦合环境围岩分级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6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911595.X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nventor: 徐正宣 , 王胜 , 柏君 , 王栋 , 扈森 , 张拯 , 张敏 , 罗中斌 , 贾哲强 , 林之恒 , 李冰乐 , 孟少伟 , 赖昆 , 冯涛 , 袁东 , 贺建军 , 刘建国
IPC: G06F18/2131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岩石钻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钻过程振动高频信号岩性关键指示性特征提取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实时采集钻探过程中产生的随钻过程振动高频信号;步骤2,对所述随钻过程振动高频信号进行预处理;步骤3,从预处理后的振动信号中提取时域、频域和时频的信息。通过本发明方法提取获得的时域、频域和时频的信息与岩性的关联性更强,能够更好地实现岩性分类。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2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02179.9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N3/006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性交通工程风险带快速评估方法,属于地质灾害工程领域,该方法包括:收集研究区数据与资料,利用改进信息量模型计算各致灾因子信息量值,并剔除相关性最高与贡献量最小致灾因子,采用HSVR模型进行初步样本数据训练并生成加入位移信息的非滑坡点样本,重新计算其信息量值,再将数据输入SWO与HSVR耦合的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得到各致灾因子权重系数并修正,最终在GIS系统中实现数据可视化。本发明采用改进的信息量模型、改进的SHAP可解释模型以及SWO‑HSVR模型,实现了高准确率的地质灾害区域性预测模型和线性交通工程风险带快速评估,有助于降低地质灾害对线性交通工程的影响,保障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3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8651.2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正宣 , 贾哲强 , 张泽天 , 杜世回 , 扈森 , 刘俊飞 , 常兴旺 , 刘洋 , 张晓宇 , 王栋 , 张敏 , 李巍 , 许广春 , 贺建军 , 刘小玲 , 杨青 , 林之恒 , 李其帅 , 孙紫琬 , 李沛 , 袁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软化效应模拟试验的岩石水致劣化程度评估方法,其步骤包括采集待研究工程中待支护段岩石的浸水水压;获取基于水软化效应模拟试验构建的抗压强度劣化因子拟合式,并根据浸水水压和拟合式,计算待支护段岩石的抗压强度劣化因子;根据抗压强度劣化因子,计算待支护段岩石的BQ指标;根据所述BQ指标,确定待支护段岩石的岩体基本质量级别。采用本方案的评估方法可以使计算的BQ指标更加符合当前浸水水压下的岩体,从而保证了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划分的准确性,进一步确保了后续对当前段待支护岩体选取更为贴切的支护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552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43451.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V20/13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34 , G06V10/26 , G06N3/09 , G06N3/084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光谱遥感不良地质体智能识别方法,包括:构建不良地质体的数据集,所述数据集包括:岩屑坡矢量数据集和背景矢量数据集;基于所述数据集,利用迁移学习方法,构建不良地质体智能识别模型;对所述不良地质体智能识别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预处理,获取不良地质体的识别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有标注样本匮乏、自动化识别困难的问题。通过少量的样本以及有限的算力支持下高效、精准识别高原地区岩屑坡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71365.0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nventor: 周云 , 徐正宣 , 谭贤君 , 扈森 , 王栋 , 李慧 , 田洪铭 , 王科 , 贾哲强 , 朱泳标 , 杨科 , 张敏 , 张夏临 , 王哲威 , 林之恒 , 李天雨 , 袁东 , 孟少伟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20/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程扰动下围岩分级修正系数的取值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根据隧道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隧道测试数据,分析隧道开挖扰动效应,确定围岩分级修正系数,并建立数据集;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学习,构建围岩分级修正系数智能预测模型;最后,向围岩分级修正系数智能预测模型输入不同的工况条件,得到该工况条件下的围岩分析修正系数,实现了考虑工程扰动效应下的围岩分级修正系数的快速、准确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8499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70346.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控制隧道底鼓的倒伞形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抗拔桩上部设置支撑固定柱和拉杆,将抗拔桩上部和隧道仰拱通过伞形支撑结构连接起来,使得伞形支撑结构在抗拔桩下部的作用下,能够向下拉住隧道仰拱,进而提高其抵抗底鼓变形的能力;且所述抗拔桩上部外侧设有可以变形的桩周填充层,桩周填充层具有一定水平方向的伸缩性,起到减阻作用,预留变形空间,减少水平方向高地应力对隧道仰拱的挤压产生隧道底鼓病害问题,且桩周填充层可作为隧底围岩中地下水的排水通道,避免因隧底高水压导致隧道底鼓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