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1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285406.4

    申请日:2020-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第一分修隧道台阶;S2: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上台阶和中台阶;S3:在第一分修隧道边墙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并锁紧,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中台阶边墙处的预应力钢管内压入混凝土;S4: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下台阶;S5:于第一分修隧道下台阶边墙部位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仰拱部位预应力钢管端头内压入混凝土。上述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替换中岩柱结构的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1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85406.4

    申请日:2020-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第一分修隧道台阶;S2: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上台阶和中台阶;S3:在第一分修隧道边墙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并锁紧,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中台阶边墙处的预应力钢管内压入混凝土;S4: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下台阶;S5:于第一分修隧道下台阶边墙部位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仰拱部位预应力钢管端头内压入混凝土。上述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替换中岩柱结构的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墙脚空心纵梁承载拱形结构无仰拱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0581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440985.X

    申请日:2017-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 E21F16/02

    Abstract: 墙脚空心纵梁承载拱形结构无仰拱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减小甚至消除地下水对隧道衬砌底部结构的作用,有效解决岩溶或地下水发育地区隧道仰拱上浮变形或隧底结构开裂破坏的问题,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拱墙二次衬砌结构两侧边墙底部设置与之固结的纵梁,两侧纵梁之间为隧道底部结构,纵梁具有纵向空腔,既作为拱墙初期支护结构与拱墙二次衬砌结构的承载结构,又作为隧道纵向排水通道。拱墙范围排水系统包括环向排水盲管及边墙泄水管,环向排水盲管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于无纺土工布与防水板间并于边墙下部直接引入纵向空腔中,边墙泄水管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并伸入围岩一定长度,以疏干边墙范围地下水并泄压。

    墙脚空心纵梁承载拱形结构无仰拱型衬砌

    公开(公告)号:CN10790581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711440985.X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墙脚空心纵梁承载拱形结构无仰拱型衬砌,减小甚至消除地下水对隧道衬砌底部结构的作用,有效解决岩溶或地下水发育地区隧道仰拱上浮变形或隧底结构开裂破坏的问题,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拱墙二次衬砌结构两侧边墙底部设置与之固结的纵梁,两侧纵梁之间为隧道底部结构,纵梁具有纵向空腔,既作为拱墙初期支护结构与拱墙二次衬砌结构的承载结构,又作为隧道纵向排水通道。拱墙范围排水系统包括环向排水盲管及边墙泄水管,环向排水盲管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于无纺土工布与防水板间并于边墙下部直接引入纵向空腔中,边墙泄水管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并伸入围岩一(56)对比文件CN 206386150 U,2017.08.08CN 206429265 U,2017.08.22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漫话京沪高速铁路.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第1版),216.周超.湘湖停车场隧道排水型衬砌和防水型衬砌比较.铁道勘测与设计.2011,(第05期),34-37.喻天金;唐可;焦苍.合武铁路大别山隧道防排水施工设计优化.铁道建筑.2010,(第03期),41-43.

    一种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1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251248.0

    申请日:2020-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方法,施工时,先在水平段排烟道的底部,测量放样出对应竖直段排烟道的中心位置,以中心位置为基准,从内向外依次标记先导洞的内圈位置以及竖直段排烟道开挖轮廓的外圈位置;然后人工分段开挖先导洞,对先导洞的洞口端施作锁口圈梁,并对其侧壁及时施作护壁;贯通先导洞完成后,分段施工开挖轮廓,依次设置上部圈梁、中部圈梁及下部圈梁,并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施作初期支护,最后进行衬砌施工,进行二次支护。本发明采用先开挖先导洞后扩挖的方式,结合了钻爆法施工的经济、灵活性和反井施工井底出渣的高效、便捷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