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8791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82125.6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 E21D11/003 , E21D11/10
Abstract: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双侧墙复合十字交叉法施工方法,以克服软岩大跨隧道施工中拱顶沉降不宜控制、支护结构易变形等技术难题,优化结构受力,提高施工便利性和确定施工安全。该方法先施工两侧导洞,并在导洞内施工初支边墙基础,作为上部初期支护体系的承载基础,解决软岩大跨隧道施工中拱顶沉降不宜控制,支护结构易变形的问题;基座仅作为初期支护的承载基础,在确保拱墙初期支护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拱墙二次衬砌仍可采用整体式模板台车施工,工艺简便,确保二次衬砌的整体性,防水效果好,施工质量可控;两侧导洞采用了弧形拱顶的开挖断面,与常规双侧壁导坑法导洞相比,结构受力更优,施工方便,支护体系施工质量易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1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285406.4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第一分修隧道台阶;S2: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上台阶和中台阶;S3:在第一分修隧道边墙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并锁紧,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中台阶边墙处的预应力钢管内压入混凝土;S4: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下台阶;S5:于第一分修隧道下台阶边墙部位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仰拱部位预应力钢管端头内压入混凝土。上述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替换中岩柱结构的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54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262766.2
申请日:2020-04-0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隧道长距离施工通风的整体式异形风道及构筑方法,以有效增大送风面积,增加通风距离,减少因通风需要而加大断面、增加副井或增设辅助坑道等,有效降低工程投资。辅助坑道内设置由混凝土模筑而成的整体式异形风道,该整体式异形风道由与辅助坑道模筑衬砌的拱部、边墙部和将断面分隔成上部异形风仓、下部通道的水平板构成。该整体式异形风道临近右线正洞的远端具有封闭上部隔离风仓的竖向隔板,竖向隔板上间隔设置供风孔,供风孔外安装压入风机和将新风引向右线正洞、左线正洞或平行导洞开挖面的风管。
-
公开(公告)号:CN11150268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62769.6
申请日:2020-04-0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上下分隔隧道辅助坑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提高单一辅助坑道运营期间使用率,减少救援站段辅助坑道数量,从而解决复杂艰险山区辅助坑道选址困难的问题,同时减小工程规模,降低工程造价。隧道辅助坑道的衬砌结构由拱墙初期支护结构、拱墙模筑衬砌结构和底板结构构成,所述隧道辅助坑道内设置将其断面上下分隔成人员疏散通道、排烟通道的钢筋混凝土隔板,该钢筋混凝土隔板板面下沿纵向设置与之固结为一体钢筋混凝土横梁,钢筋混凝土隔板和钢筋混凝土横梁的横向两端与拱墙模筑衬砌结构固结;所述拱墙模筑衬砌结构的拱部环向施工缝处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所述钢筋混凝土隔板上部设置防水板及水泥砂浆。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1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85406.4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第一分修隧道台阶;S2: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上台阶和中台阶;S3:在第一分修隧道边墙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并锁紧,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中台阶边墙处的预应力钢管内压入混凝土;S4: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下台阶;S5:于第一分修隧道下台阶边墙部位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仰拱部位预应力钢管端头内压入混凝土。上述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替换中岩柱结构的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287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60230.7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洞双线隧道拱顶转折形排烟道及施工方法,排烟道包括联络排烟道、平行排烟道和若干个竖井式排烟道;竖井式排烟道包括相连通的竖向段和横向段,竖向段与隧道正洞连通,竖井式排烟道的横向段与平行排烟道连通;平行排烟道沿隧道延伸方向设置且位于隧道正洞的斜上方,平行排烟道通过联络排烟道与隧道外部连通。本发明将平行排烟道移至正洞斜上方,缩短了竖井式排烟道的竖直长度,优化了排烟道的空间结构布置;在对竖井式排烟道的竖向段施工时,分层次施工,减小竖向段排烟道施工对已开挖洞室的扰动,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90581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440985.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墙脚空心纵梁承载拱形结构无仰拱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减小甚至消除地下水对隧道衬砌底部结构的作用,有效解决岩溶或地下水发育地区隧道仰拱上浮变形或隧底结构开裂破坏的问题,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拱墙二次衬砌结构两侧边墙底部设置与之固结的纵梁,两侧纵梁之间为隧道底部结构,纵梁具有纵向空腔,既作为拱墙初期支护结构与拱墙二次衬砌结构的承载结构,又作为隧道纵向排水通道。拱墙范围排水系统包括环向排水盲管及边墙泄水管,环向排水盲管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于无纺土工布与防水板间并于边墙下部直接引入纵向空腔中,边墙泄水管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并伸入围岩一定长度,以疏干边墙范围地下水并泄压。
-
公开(公告)号:CN10605026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73815.8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1/00 , E02D29/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3 , E02D29/045
Abstract: 一种超大跨度桩基托梁承载拱形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受力明确,施工方便,可有效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跨度隧道拱脚位移不易控制导致拱部结构沉降过大引起衬砌开裂的问题,以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包括由内而外设置的超前支护结构、初期支护结构和二次衬砌结构。拱部初期支护结构、拱部二次衬砌结构的左侧拱脚支承于左侧托梁上且与之连接,右侧拱脚则支承于右侧托梁上且与之连接;左侧托梁、右侧托梁下分别沿隧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左侧桩基、右侧桩基,左侧桩基、右侧桩基的上端分别与左侧托梁、右侧托梁固结,下端则位于地基稳定岩土层内。
-
公开(公告)号:CN10790581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711440985.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墙脚空心纵梁承载拱形结构无仰拱型衬砌,减小甚至消除地下水对隧道衬砌底部结构的作用,有效解决岩溶或地下水发育地区隧道仰拱上浮变形或隧底结构开裂破坏的问题,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拱墙二次衬砌结构两侧边墙底部设置与之固结的纵梁,两侧纵梁之间为隧道底部结构,纵梁具有纵向空腔,既作为拱墙初期支护结构与拱墙二次衬砌结构的承载结构,又作为隧道纵向排水通道。拱墙范围排水系统包括环向排水盲管及边墙泄水管,环向排水盲管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于无纺土工布与防水板间并于边墙下部直接引入纵向空腔中,边墙泄水管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并伸入围岩一(56)对比文件CN 206386150 U,2017.08.08CN 206429265 U,2017.08.22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漫话京沪高速铁路.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第1版),216.周超.湘湖停车场隧道排水型衬砌和防水型衬砌比较.铁道勘测与设计.2011,(第05期),34-37.喻天金;唐可;焦苍.合武铁路大别山隧道防排水施工设计优化.铁道建筑.2010,(第03期),41-43.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251248.0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方法,施工时,先在水平段排烟道的底部,测量放样出对应竖直段排烟道的中心位置,以中心位置为基准,从内向外依次标记先导洞的内圈位置以及竖直段排烟道开挖轮廓的外圈位置;然后人工分段开挖先导洞,对先导洞的洞口端施作锁口圈梁,并对其侧壁及时施作护壁;贯通先导洞完成后,分段施工开挖轮廓,依次设置上部圈梁、中部圈梁及下部圈梁,并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施作初期支护,最后进行衬砌施工,进行二次支护。本发明采用先开挖先导洞后扩挖的方式,结合了钻爆法施工的经济、灵活性和反井施工井底出渣的高效、便捷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