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268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62769.6
申请日:2020-04-0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上下分隔隧道辅助坑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提高单一辅助坑道运营期间使用率,减少救援站段辅助坑道数量,从而解决复杂艰险山区辅助坑道选址困难的问题,同时减小工程规模,降低工程造价。隧道辅助坑道的衬砌结构由拱墙初期支护结构、拱墙模筑衬砌结构和底板结构构成,所述隧道辅助坑道内设置将其断面上下分隔成人员疏散通道、排烟通道的钢筋混凝土隔板,该钢筋混凝土隔板板面下沿纵向设置与之固结为一体钢筋混凝土横梁,钢筋混凝土隔板和钢筋混凝土横梁的横向两端与拱墙模筑衬砌结构固结;所述拱墙模筑衬砌结构的拱部环向施工缝处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所述钢筋混凝土隔板上部设置防水板及水泥砂浆。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1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85406.4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第一分修隧道台阶;S2: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上台阶和中台阶;S3:在第一分修隧道边墙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并锁紧,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中台阶边墙处的预应力钢管内压入混凝土;S4: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下台阶;S5:于第一分修隧道下台阶边墙部位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仰拱部位预应力钢管端头内压入混凝土。上述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替换中岩柱结构的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287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60230.7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洞双线隧道拱顶转折形排烟道及施工方法,排烟道包括联络排烟道、平行排烟道和若干个竖井式排烟道;竖井式排烟道包括相连通的竖向段和横向段,竖向段与隧道正洞连通,竖井式排烟道的横向段与平行排烟道连通;平行排烟道沿隧道延伸方向设置且位于隧道正洞的斜上方,平行排烟道通过联络排烟道与隧道外部连通。本发明将平行排烟道移至正洞斜上方,缩短了竖井式排烟道的竖直长度,优化了排烟道的空间结构布置;在对竖井式排烟道的竖向段施工时,分层次施工,减小竖向段排烟道施工对已开挖洞室的扰动,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50661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170774.3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层状围岩大变形的判定方法,以快速和方便的判定层状围岩大变形等级,减少对隧道施工的干扰。包括如下步骤:①根据掌子面围岩揭露情况和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特征判断隧道是否处于层状围岩中;②判断掌子面揭露围岩中的软弱夹层(1)和相对较硬的岩层(2),并按下式计算软弱夹层(1)的含量;③根据软弱夹层的含量和已开挖段初期支护变形监控量测的数据对层状围岩是否发生大变形以及大变形的量级进行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9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51248.0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方法,施工时,先在水平段排烟道的底部,测量放样出对应竖直段排烟道的中心位置,以中心位置为基准,从内向外依次标记先导洞的内圈位置以及竖直段排烟道开挖轮廓的外圈位置;然后人工分段开挖先导洞,对先导洞的洞口端施作锁口圈梁,并对其侧壁及时施作护壁;贯通先导洞完成后,分段施工开挖轮廓,依次设置上部圈梁、中部圈梁及下部圈梁,并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施作初期支护,最后进行衬砌施工,进行二次支护。本发明采用先开挖先导洞后扩挖的方式,结合了钻爆法施工的经济、灵活性和反井施工井底出渣的高效、便捷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74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2013.2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15 , G06F18/241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岭隧道震害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具体为:调研国内外地震事件,对产生震害的隧道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隧道地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引入主客观综合求权法,根据所选中指标的变异程度计算出各指标的熵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风险评价等级;结合隧道抗震设计有关规范和工程实际,确定不同的地震风险评价等级;采用距离函数计算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确定关联函数;通过关联度与相应的权重系数得到风险等级下的综合关联度;确定隧道震害风险等级。本发明可以在隧道初步设计阶段对其震害风险进行评价,根据风险等级可以在设计阶段做针对性设计,减小隧道坍塌的风险,降低地震所带来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48262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0860248.5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分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Y字形辅助坑道及其施工方法,Y字形辅助坑道包括左侧坑道、中部坑道和右侧坑道,中部坑道位于左侧坑道与右侧坑道之间,左侧坑道位于中部坑道的左侧,左侧坑道与中部坑道斜相交,右侧坑道位于中部坑道的右侧,右侧坑道与中部坑道斜相交;先进行中部坑道的施工,然后分别沿中部坑道的左侧和右侧两个延伸方式施工,得到左侧坑道和右侧坑道,左侧坑道用于与隧道正线相交形成第一交汇处,右侧坑道用于与隧道正线相交形成第二交汇处,采用以上结构,将隧道大小里程施工分割开来,降低原有施工交通汇集处的干扰问题,同时避免出现施工机械车出现转弯困难的同时,避免出现后期施工通风管道的小角度折弯产生风阻。
-
公开(公告)号:CN111287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010260230.7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洞双线隧道拱顶转折形排烟道的施工方法,排烟道包括联络排烟道、平行排烟道和若干个竖井式排烟道;竖井式排烟道包括相连通的竖向段和横向段,竖向段与隧道正洞连通,竖井式排烟道的横向段与平行排烟道连通;平行排烟道沿隧道延伸方向设置且位于隧道正洞的斜上方,平行排烟道通过联络排烟道与隧道外部连通。本发明将平行排烟道移至正洞斜上方,缩短了竖井式排烟道的竖直长度,优化了排烟道的空间结构布置;在对竖井式排烟道的竖向段施工时,分层次施工,减小竖向段排烟道施工对已开挖洞室的扰动,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68519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1023070.5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及其设防延伸段长度的计算方法,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断层错动前铁路线路、断层错动后需调节线路和断层错动后铁路线路;断层错动后需调节线路位于活动断层穿越区;活动断层穿越区包括断层破碎带和两个设防延伸段;设防延伸段的长度L2按照公式一计算:L2≥(L‑L1)/2;公式一中,L为活动断层穿越区的长度,L1为断层破碎带的宽度;其中,活动断层穿越区的长度L按照公式二计算:D/L+R=Rt;公式二中,D为断层错动量,R为断层错动前铁路线路的坡度,Rt为断层错动后需调节线路的坡度。该隧道在出现断层多动后通过调整铁路隧道线路坡度实现顺接,满足列车第一时间通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1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26678.9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分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排水系统,隧道排水系统设置在隧道拱墙内,隧道拱墙包括沿着隧道径向自外而内依次布置的初期支护、防水层和二次衬砌,隧道拱墙的底部设置有沿着隧道的纵向延伸的侧边水沟;隧道排水系统包括环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和横向泄水管,环向排水管位于初期支护和防水层之间,纵向排水管埋设在隧道拱墙的底部并沿着隧道的纵向延伸,横向泄水管的内端与纵向排水管和/或环向排水管连通,横向泄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侧边水沟;横向泄水管的斜度大于或等于5%,横向泄水管的出水端朝下弯折并向下延伸至靠近侧边水沟的底壁处,横向泄水管的折弯位置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孔。该隧道排水系统可彻底解决隧道内排水管道钙化物结晶体淤积堵塞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