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1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85406.4

    申请日:2020-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替换中岩柱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第一分修隧道台阶;S2: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上台阶和中台阶;S3:在第一分修隧道边墙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并锁紧,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中台阶边墙处的预应力钢管内压入混凝土;S4:开挖第二分修隧道下台阶;S5:于第一分修隧道下台阶边墙部位向第二分修隧道的方向穿入预应力钢管,预应力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初支固定,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分修隧道的第二初支固定并锁紧,第二分修隧道仰拱部位预应力钢管端头内压入混凝土。上述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替换中岩柱结构的功能,操作方便快捷。

    一种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19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51248.0

    申请日:2020-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拱顶竖直段排烟道施工方法,施工时,先在水平段排烟道的底部,测量放样出对应竖直段排烟道的中心位置,以中心位置为基准,从内向外依次标记先导洞的内圈位置以及竖直段排烟道开挖轮廓的外圈位置;然后人工分段开挖先导洞,对先导洞的洞口端施作锁口圈梁,并对其侧壁及时施作护壁;贯通先导洞完成后,分段施工开挖轮廓,依次设置上部圈梁、中部圈梁及下部圈梁,并在开挖过程中及时施作初期支护,最后进行衬砌施工,进行二次支护。本发明采用先开挖先导洞后扩挖的方式,结合了钻爆法施工的经济、灵活性和反井施工井底出渣的高效、便捷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

    一种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及其设防延伸段长度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519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1023070.5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及其设防延伸段长度的计算方法,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断层错动前铁路线路、断层错动后需调节线路和断层错动后铁路线路;断层错动后需调节线路位于活动断层穿越区;活动断层穿越区包括断层破碎带和两个设防延伸段;设防延伸段的长度L2按照公式一计算:L2≥(L‑L1)/2;公式一中,L为活动断层穿越区的长度,L1为断层破碎带的宽度;其中,活动断层穿越区的长度L按照公式二计算:D/L+R=Rt;公式二中,D为断层错动量,R为断层错动前铁路线路的坡度,Rt为断层错动后需调节线路的坡度。该隧道在出现断层多动后通过调整铁路隧道线路坡度实现顺接,满足列车第一时间通过的要求。

    隧道排水系统
    20.
    发明公开
    隧道排水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4831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26678.9

    申请日:2022-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排水系统,隧道排水系统设置在隧道拱墙内,隧道拱墙包括沿着隧道径向自外而内依次布置的初期支护、防水层和二次衬砌,隧道拱墙的底部设置有沿着隧道的纵向延伸的侧边水沟;隧道排水系统包括环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和横向泄水管,环向排水管位于初期支护和防水层之间,纵向排水管埋设在隧道拱墙的底部并沿着隧道的纵向延伸,横向泄水管的内端与纵向排水管和/或环向排水管连通,横向泄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侧边水沟;横向泄水管的斜度大于或等于5%,横向泄水管的出水端朝下弯折并向下延伸至靠近侧边水沟的底壁处,横向泄水管的折弯位置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孔。该隧道排水系统可彻底解决隧道内排水管道钙化物结晶体淤积堵塞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