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6376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367157.8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27/42 , C07C22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赖氨酸盐酸盐晶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赖氨酸盐酸盐料液进行浓缩结晶,其中,当料液中的晶体含量达20-50重量%时,将浓缩结晶获得的晶浆液进行分级,控制分级的条件,使得粒径小于425μm的晶体从晶浆液中分离出来,并将部分或全部分级得到的含有粒径小于425μm的晶体的晶浆液返回与赖氨酸盐酸盐料液混合一起进行浓缩结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获得了粒度均匀、杂质含量低且堆积密度高的赖氨酸盐酸盐晶体。而且,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赖氨酸盐酸盐的产品一次合格率且获得的晶体产品无需经过筛步骤,因此,提高了赖氨酸盐酸盐晶体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69529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718455.2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固态培养系统,该微生物固态培养系统包括微生物固态培养装置(100)和流体源(200),该微生物固态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10)、第一进入管(120)和排出管(130),所述第一进入管(120)与所述流体源(200)连通,其中,所述微生物固态培养装置还包括具有筛孔的筛板(140),所述筛板(140)设置在所述箱体(110)内,并将该箱体(1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两层,所述第一进入管(120)与所述箱体(110)的下层相通,所述排出管(130)将所述箱体(110)与外部连通。通过在箱体的底部设置筛板后,从形体的底部箱体内通入无菌空气或水蒸汽,无菌空气或水蒸汽上升并穿过堆积在筛板上的物料,从而使得物料上层和下层之间具有较小的温度差和湿度差。
-
公开(公告)号:CN10472525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22400.9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29/26 , C07C22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赖氨酸发酵液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赖氨酸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浊度为10-30NTU的赖氨酸清液;(2)将步骤(1)得到的赖氨酸清液调pH值至4.5-6.0,并浓缩结晶,得到晶体含量为30-65重量%的赖氨酸晶浆液,然后固液分离并烘干得到晶体;其中,所述赖氨酸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为130-180克/升,SO42-的含量≤8克/升。本发明方法,不影响赖氨酸盐酸盐成品纯度,且不需要经过离子交换、脱氨等工序,缩短了提取工艺路线,降低了原辅料消耗,不产生废水,降低了提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16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03252.1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制备赖氨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赖氨酸发酵菌种接入赖氨酸发酵培养基中,在流加碳源和流加氮源的条件下,进行发酵以生成赖氨酸,所述发酵过程包括菌种生长阶段和菌种产酸阶段,在菌种生长阶段的发酵温度为30-38℃,在菌种产酸阶段的发酵温度为32-42℃,且在菌种生长阶段的发酵温度低于在菌种产酸阶段的发酵温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来生产赖氨酸,有效地提高了产赖氨酸浓度和发酵转化率,并且缩短了发酵周期、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277978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75581.5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曲霉种子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黑曲霉接种到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黑曲霉接种到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之前,将黑曲霉孢子进行预培养,所述预培养的条件包括:pH值为6.2-7.2。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酵制备柠檬酸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黑曲霉种子液的制备方法,能够缩短黑曲霉在种子罐中的培养时间,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同时提高了种子液的质量,使发酵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具有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276942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73344.5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59/265 , C07C51/487 , C07C51/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487 , C07C51/47 , C07C59/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柠檬酸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柠檬酸溶液与钙盐接触反应,所述接触反应的条件使得含柠檬酸溶液中的柠檬酸转化为柠檬酸钙和/或柠檬酸氢钙,将接触反应得到的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相,再依次用水洗涤和用酸酸解所述第一固相,其中,至少部分优选全部洗涤第一固相所用的水为硅元素含量小于3ppm的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不降低柠檬酸收率的前提下降低了柠檬酸产品中的硅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773745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398902.6
申请日:2012-10-18
Applicant: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N9/12 , C12N15/54 , C12N15/63 , C12N1/15 , C12N1/19 , C12N1/21 , C12N5/10 , C12P13/08 , C12P13/12 , C12P13/06 , C12Q1/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Y207/02004 , C12N9/1217 , C12P13/06 , C12P13/08 , C12P1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冬氨酸激酶,所述天冬氨酸激酶的氨基酸序列在对应于SEQ?ID?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340位的氨基酸残基为非天冬氨酸。本发明的天冬氨酸激酶能高效解除L-赖氨酸的反馈抑制,并且能有效用于生产L-赖氨酸。本发明还提供包含编码所述天冬氨酸激酶的基因的宿主细胞以及利用所述宿主细胞或天冬氨酸激酶产生L-赖氨酸的方法。本发明的天冬氨酸激酶或包含本发明天冬氨酸激酶的宿主细胞还用于产生L-苏氨酸、L-甲硫氨酸、L-异亮氨酸或L-缬氨酸。本发明还提供利用所述天冬氨酸激酶或宿主细胞产生L-天冬氨酰-4-基磷酸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891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10009450.8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赖氨酸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赖氨酸发酵菌种接入赖氨酸发酵培养基中,在流加碳源和流加氮源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培养15小时后,向发酵液中流加营养盐,所述营养盐包括氯化钾、硫酸镁和硫酸锰。本发明提供的赖氨酸的生产方法,可提高终点赖氨酸含量、单罐供酸量和转化率,即提高赖氨酸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48318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62436.8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59/265 , C07C51/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43 , C07C59/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水柠檬酸晶体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循环搅拌的条件下,将柠檬酸溶液进行结晶,得到晶浆液,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改变晶浆液的初始温度以对晶浆液中的晶体进行修复,得到含有无水柠檬酸晶体的料液;所述改变晶浆液初始温度的方法包括:1)将结晶后得到的晶浆液升温2-20℃,2)将结晶后得到的晶浆液降温1-10℃,或者3)先将结晶后得到的晶浆液升温2-20℃,再将升温后的晶浆液降温2-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消除晶体表面的凹陷,降低晶体中母液的残留,从而降低了晶体中的水分含量。并且在修复的过程中晶体表面的无水柠檬酸分子发生重排,使其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且降低了易碳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180768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068226.1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安徽中粮生化燃料酒精有限公司 ,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减压蒸馏的条件下,将乙醇发酵醪液蒸馏,得到第一气相产物和蒸馏残液;(2)将第一气相产物冷却,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第一乙醇水溶液和第二气相产物;(3)将第一乙醇水溶液加热气化,得到第三气相产物;(4)在气体膜分离条件下,用气体渗透膜对第三气相产物进行渗透分离,回收得到无水乙醇气体和残留气体。上述方法通过在将含乙醇的气体进行渗透分离之前,先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其中沸点低于乙醇的组分,之后再将乙醇气化后进行渗透分离,可以提高气体渗透膜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气体渗透膜的使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