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37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422303.4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姿态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星上运动部件的运动规律和干扰特性,设置前馈补偿力矩,计算提前补偿时间;根据星上运动部件的运动规律,获取换向过程结束时刻;根据换向过程结束时刻、提前补偿时间和理论运动曲线选取前馈补偿力矩角速度结束阈值和角度开始阈值;实时读取所述星上运动部件的角度和角速度信息,在到达所述减速时刻时,对卫星施加所述前馈补偿力矩并持续至第一阈值时间,以使卫星获得阈值补偿角动量;所述阈值补偿角动量与所述星上运动部件换向过程中产生的干扰角动量大小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89735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81822.3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卫星姿态机动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根据飞轮分配力矩与整星需求力矩的关系,推导得到飞轮分配力矩与飞轮分配矩阵、整星惯量参数、姿态机动空间轴及星体角加速度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基于飞轮分配矩阵、整星惯量、姿态机动空间轴及最大输出饱和力矩的约束,设计最大星体角加速度,并基于飞轮最大转速约束,设计卫星最大机动角速度,最后根据姿态机动角度以及设计的卫星最大机动角加速度以及卫星最大机动角速度,计算三段式轨迹规划所需的姿态机动时间及实时规划的姿态角。
-
公开(公告)号:CN118212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12473.9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星敏感器,其采用如下步骤提取单一星图的有效星空区域,首先对星图进行预处理,得到星图中各像素的显著度值,并生成星图显著图;然后以显著度值作为特征,将星图显著图做初始分割,得到预分割块,并对预分割块进行特征提取;以及最后,对特征进行聚类组合,以实现干扰区域的识别及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8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971542.3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全周期可视化分析方法,涉及航空器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卫星设计结构图通过建模软件导出和模型转化软件转化并进行参数调整,得到可被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识别的模型文件;建立卫星数学仿真系统,生成并输出信息;在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中进行卫星模型、卫星运行的配置、在轨运行可视化与期望的验证、建立分析工作所需的坐标系、向量和面,并将数据导出;根据导出的数据进行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计算。至少部分解决了理论计算过于繁琐且难以校验的问题,将计算结果与可视化显示进行比对校验,避免了纯理论计算可能导致的错误,也方便卫星设计人员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9735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0781822.3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卫星姿态机动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根据飞轮分配力矩与整星需求力矩的关系,推导得到飞轮分配力矩与飞轮分配矩阵、整星惯量参数、姿态机动空间轴及星体角加速度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基于飞轮分配矩阵、整星惯量、姿态机动空间轴及最大输出饱和力矩的约束,设计最大星体角加速度,并基于飞轮最大转速约束,设计卫星最大机动角速度,最后根据姿态机动角度以及设计的卫星最大机动角加速度以及卫星最大机动角速度,计算三段式轨迹规划所需的姿态机动时间及实时规划的姿态角。
-
公开(公告)号:CN114987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94780.9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运动部件信息的角动量前馈补偿控制方法,包括:针对按特定规律运动的运动部件的干扰影响,采用运动部件的广播的运动角度和角速度信息,替代运动部件的换向时刻信息,作为补偿力矩的计算依据;利用前馈以及卫星姿态控制PID计算获得叠加的力矩作为星载反作用轮的控制输入,利用卫星的姿态控制反作用轮进行摆镜的前馈补偿和姿态控制,以替代单独的平衡补偿轮或补偿轮轮组;设计的角度参数、角速度参数和补偿力矩参数通过地面指令修改,以增加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且当评估星载软件各项时延后,修改角度参数、角速度参数和补偿力矩参数以提高卫星平台的控制稳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22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883815.9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地面仿真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建模仿真方法,包括:确定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的建模部组件;确定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的理论模型;根据所述理论模型将所述建模部组件进行模块化拆分建模为航天器的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确定所述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的配置项、输入项、输出项以及辅助分析量,并且确定所述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的各模块之间的级联关系;以及利用所述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块构建航天器地面姿态动力学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148361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309856.2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引力加速度计算方法及轨道控制方法,针对传统方法计算航天器地球引力加速度存在奇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消除奇异的航天器引力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动力学模型是航天器轨道设计与控制的基础,其中,地球引力是构成近地轨道动力学模型的重要部分。利用传统计算方法航天器引力加速度时,当航天器地心纬度接近90°时,存在奇异情况。为增强算法的鲁棒性,避免奇异情况出现,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90104.4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夹角匹配的星敏感器星图识别方法,属于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构建导航星库,包括选取导航星、提取星模式特征并记录储存;步骤2:动态夹角初始匹配,包括构造待识别参考星动态夹角特征、在导航星库中搜索候选导航星、记录完成初始匹配的匹配组;步骤3:匹配度计算,包括定义参考星及导航星的夹角和距离特征、计算特征匹配数、定义匹配度得分、选取各侯选星的最大得分、取得分最大的侯选星为识别结果。本方法利用多组动态夹角特征作为后续匹配度计算的起始边,克服了依赖最近邻星作为起始星的问题,将唯一匹配改为多组匹配,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以及对噪声和伪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19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110029028.8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分析方法,涉及航空器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卫星设计结构图通过建模软件导出和模型转化软件转化并进行参数调整,得到可被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识别的模型文件;建立卫星数学仿真系统,生成并输出信息;在可视化实时计算系统中进行卫星模型、卫星运行的配置、在轨运行可视化与期望的验证、建立分析工作所需的坐标系、向量和面,并将数据导出;根据导出的数据进行星体对转动太阳帆板遮挡面积的计算。至少部分解决了了理论计算过于繁琐且难以校验的问题,将计算结果与可视化显示进行比对校验,避免了纯理论计算可能导致的错误,也方便卫星设计人员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