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13174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36992.9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7B41/02 , C07C37/01 , C07C39/17 , C07C39/12 , C07D333/22 , C07C39/14 , C07D213/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芳环或芳杂环的硼酯或硼酸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室温下加入仲胺,反应2-72小时后旋干反应溶液,色谱柱分离即得酚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贵重的催化剂,一些活性基团可以保留,副产物少,且可随意选择不同种类的芳环或芳杂环的硼酯或硼酸衍生物合成相应的酚,普适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314714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039966.0
申请日:2008-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毒品分子有传感功能的荧光共轭聚合物材料,其结构通式如附图所示,其中,碳-9位置的末端为胺基、酰胺或胺基盐酸盐的碳链取代的芴单元,即R1或R2为:CnH2nNH2、CnH2nNHBoc或CnH2nNH3Cl;为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长链取代基;Ar为芳基,包括杂环、苯环或稠环取代基;k为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数,为1至200的正整数;表示碳原子或烷氧链重复单元数目的n为0~20的正整数。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方法。提供的荧光共轭聚合物材料用于毒品的磷酸盐、醋酸盐、碳酸盐、硫酸盐或硝酸盐的检测。具有方便、快速、灵敏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84903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710047742.X
申请日:2007-11-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硝基化合物有传感功能的荧光共轭聚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在芴单元的碳-9位置引入含末端醇和醚以及末端氨基或仲氨的碳链取代基,然后与含有增溶基团的功能性单体共聚而成;所述的荧光共轭聚合物的结构通式中,R1:CnH2nOH、CnH2nOCmH2m+1、-(CH2CH2O)m-、CnH2nNH2或CnH2nNH-CmH2m+1,n和m均为从0到20的正整数;n、m可为相同正整数,也可为不同正整数,但不能同时为零;R2等于R1,或不等于R1,为离子型、非离子型长链取代基,或含离子型、非离子型长链的其它取代基;Ar:为芳基,K为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数。所述的聚合物对TNT、硝铵和太安的检测,且当羟基的芴单元的含量由57%减少为50%时,聚合物对TNT的传感灵敏度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907937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030474.6
申请日:2006-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蝶烯对苯二醌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步法制备是将对苯二醌或对苯多醌、蒽、四氯苯醌化合物,溶于溶剂中,加热至回流反应,趁热过滤,用乙醚洗涤滤饼,真空干燥;所述的对苯二醌或对苯多醌、蒽、四氯苯醌三种化合物的摩尔比为依次为1mmol∶1.2~5mmol∶1.2~10mmol;对苯二醌或对苯多醌化合物与溶剂的用量比为1mmol∶3~200mL;所述的回流反应温度为117-118℃,时间为6-24小时。本发明提供的一步合成方法,产率最高可达88.5%,这高于文献报道值,且环境友好型,适合于规模合成和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688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92145.2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基荧光传感芯片及系统,硅基荧光传感芯片包括光波导、待检测物质通道和感光元件,通入光波导内的激光激发荧光材料层产生荧光信号,荧光材料与待检测物质通道通入的待检测物质反应后,产生变化的荧光信号并耦合至感光元件。本发明通过光波导进行荧光的产生、传导和检测反应,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效率,缩小荧光传感器的尺寸,降低功耗,简化结构,制备方法与半导体工艺兼容,降低成本;同时利用光波导内进行光传导的方法,降低荧光传导过程中的损耗,避免荧光与其他光源发生串扰;另外通过将光波导与待检测物质通道垂直设置,提高检测灵敏度;最后利用多模干涉耦合器分束激光,使产生的荧光信号更均匀,检测结果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11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111596868.9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MOF‑聚苯乙烯微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MOF‑聚苯乙烯微球复合材料包括聚苯乙烯微球和MOF晶体;所述MOF晶体为选自Cu3(HITP)2、Ni3(HITP)2和Co3(HITP)2)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MOF晶体负载于所述聚苯乙烯微球上。本发明的MOF‑聚苯乙烯微球复合材料用于气敏材料检测H2S时,在常温下具有较好的电导率和传感性能,室温下可直接对H2S气体进行电化学检测,有效解决了传统金属氧化物工作温度高的问题,而且对H2S气体的灵敏度和响应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256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48934.1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形电极的碳管气体传感器,所述碳管气体传感器包括:分形电极(1,2),所述分形电极(1,2)沉积在单晶硅片(5)两侧;取向有序的碳纳米管(6),所述碳纳米管(6)沉积在单晶硅片(5)的两个分形电极(1,2)之间;敏感材料(7),所述敏感材料(7)和碳纳米管(6)相互复合,作为检测气体的敏感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分形电极,碳管可以在分形角的强电场下诱导从而取向有序生长,得到的传感器具有高的迁移率和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0421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880270.6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相中有机胺的检测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系列浓度的多种有机胺的标准液相及其对应的第二荧光图像与第一荧光图像的色值差,建立多种有机胺的种类、浓度与色值差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待测液相对应的第二荧光图像与第一荧光图像的色值差和所述关系模型,确定待测液相中有机胺的种类和浓度。本发明基于荧光探针分子与标准液相中有机胺的相互作用,产生荧光图像色值的差异,采用判别分析中的典则判别函数建立多种有机胺的种类、浓度与色值差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获取待测液相对应的色值差与关系模型归类,实现液相中的有机胺的实时现场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41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811593297.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荷转移复合物的检测氯膦酸二乙酯气体和/或沙林毒气的方法,包括步骤:由含N,N二甲基芳香胺结构的第一化合物和含四氰二甲基对苯醌结构的第二化合物在溶剂中通过分子间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得到电荷转移复合物的溶液;将传感材料负载到电极的表面形成传感器件;将传感器件放入含氯膦酸二乙酯气体和/或沙林毒气的氛围中进行检测。本发明通过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在溶剂中混合形成的电荷转移复合物,具有高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在复合的同时保持了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自身独立的化学物理特性,可以作为电化学传感的探针来检测沙林毒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沙林毒气的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低,手段复杂和成本昂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73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10769804.6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7D519/00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具有下式(I)的硼氮芳环化合物;S2,在基底上制备基于硼氮芳环化合物的荧光传感材料,该荧光传感材料是通过旋涂法制备的传感薄膜,或者通过浸泡后自然风干的方法制备的传感试纸;S3,待测物与荧光传感材料接触并通过荧光传感材料的荧光强度变化来对待测物中的过氧化氢进行检测。根据本发明的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通过基于硼氮芳环化合物的荧光传感材料进行检测,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简单方便,反应迅速,可在几分钟内反应完成,无需额外的催化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