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5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3107.9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构的穿戴式健康监测电路,包括:核心模块,其具有连接器;以及可拆卸模块,包括生物电模块、生理信号模块、姿态模块和电化学模块,可拆卸模块均具有与所述连接器匹配的引脚,能够择一与核心模块可拆卸地结合且可彼此切换;其中,不同的可拆卸模块的穿戴位置不同,所述核心模块是柔性结构且厚度小于3.5mm,以避免影响可拆卸模块的穿戴。本发明的可重构的穿戴式健康监测电路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不同健康监测功能的快速重构,显著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03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81910.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A61B5/1477 , A61B5/0205 , A61B5/1455 , H03M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电路拼搭的可穿戴汗液传感器,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以及用于检测汗液成分的电化学模块、用于诱导汗液的催汗模块和用于检测生理指标的物理信号检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模块,其中,微控制器模块和电化学模块拼搭,以在出汗状态下对汗液成分进行检测;或微控制器模块、电化学模块和催汗模块拼搭,以在静息状态下进行汗液导出和成分检测;或微控制器模块、电化学模块、催汗模块和物理信号检测模块拼搭,以在静息状态下进行汗液导出、成分检测和生理信号检测;或微控制器模块和物理信号检测模块拼搭,以对生理指标进行检测。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块拼搭来实现特定的功能,无需重新设计和定制,能节约成本,提高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842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11943.0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引物探针组、PCR试剂及试剂盒,所述的引物探针组包括:引物组和检测探针组;所述引物组和所述检测探针组以肺炎支原体的P1基因序列、23SrRNA基因的A2063G和A2064G突变型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而成;所述引物组包括核苷酸序列:SEQ ID No.1‑4;所述检测探针组包括核苷酸序列:SEQ ID No.5‑7,本申请能够同时在数字PCR平台和荧光PCR平台上使用,其引物和探针序列扩增效率高,且对单个分子的扩增效率较为一致,使得检测结果更快且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4513855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707763.X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力学优化的高特异性核酸杂交方法,包括:该方法主要根据核酸反应热力学最近邻模型,计算DNA以及RNA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从理论上阐明探针特异性的理论极限,同时计算出不同单碱基突变的特异性差异与热力学性质,并在计算机上模拟预测出不同的核酸反应结果;设计出具有理论优化过的具有高特异性的核酸探针。本发明基于热力学计算设计出的探针特异性达到了理论上最优结果;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检测过程及其简单;且检测时间短;检测过程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同时不受溶液中盐离子浓度影响;该方法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在医学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84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43107.9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构的穿戴式健康监测电路,包括:核心模块,其具有连接器;以及可拆卸模块,包括生物电模块、生理信号模块、姿态模块和电化学模块,可拆卸模块均具有与所述连接器匹配的引脚,能够择一与核心模块可拆卸地结合且可彼此切换;其中,不同的可拆卸模块的穿戴位置不同,所述核心模块是柔性结构且厚度小于3.5mm,以避免影响可拆卸模块的穿戴。本发明的可重构的穿戴式健康监测电路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不同健康监测功能的快速重构,显著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6889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0089765.7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芯片及检测方法,该检测芯片包括气道层、弹性膜层、流体层及底层。本发明的检测芯片集成了样品前处理和PCR核酸扩增功能,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等的检测,其中,芯片借助外部气压控制芯片中的微阀开合,活塞驱动微流道中的液体流动,外设加热设备可实现与芯片相连的PCR管的加热。该芯片能够实现病原微生物检测所需的所有功能,包括:细胞裂解、裂解溶液和PCRmix混合、混合液平均分配到与芯片相连的多个PCR管中、PCR扩增、荧光检测器实时记录PCR过程。一体化、自动化的操作流程使用方便、避免操作人员感染、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可望加速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在医院得到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182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31593.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可穿戴汗液贴片的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1~2g聚四氟乙烯加入装有60~100mL无水乙醇的烧杯中,封口膜密封,超声分散5~10min,搅拌40~60min,获得均匀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溶液;S2:加入氨水,封口膜密封,搅拌30~50min;S3:加入1~3mL硅酸四乙酯和0.4~1.2mL含氟硅烷,封口膜密封,搅拌24~32h,即得。本发明只需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实现涂层的制备,不仅不会改变可穿戴汗液贴片本身柔性的特点,还极大地改善了现有可穿戴汗液贴片汗液残留的问题,通过贴片的重复使用还避免了频繁更换贴片带来的不一致性误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4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89234.6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70 , C12Q1/685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核酸快速检测微流控系统以及应用,所述系统包括:用于高通量快速筛查待测核酸样本的阵列微腔芯片,以及用于快速定量核酸基因拷贝数的微流控液滴芯片或微流控微腔芯片,所述阵列微腔芯片、微流控液滴芯片或微流控微腔芯片共用一个快速热循环平台,可在15分钟内完成单次检测。本发明既可以实现对待测样本的高通量快速筛查,还可以实现对确诊病例的病毒载量的快速精准定量,并且具有检测时间短、检测精度高的优点,在进行新冠核酸检测时,能够对疑似阳性患者的核酸样本进行高通量的快速筛查,还能对感染病例的病毒载量完成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绝对定量分析,有效评估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具有深远的临床检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52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23384.2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76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力学优化的双链置换核酸探针高特异性检测单碱基改变的方法,包括:(1)针对预检测的目的序列,设计双链置换探针,并设计出相应的PCR扩增引物;通过引物扩增出目的靶序列;通过探针和引物设计,使反应1的自由能变化量接近于0,达到理论最优的特异性;(2)根据步骤(1)的设计,合成出实际的探针与引物,实现目的靶序列的高特异性检测。本发明设计出的双链置换探针进一步提高了单碱基改变检测特异性;不受检测序列长度影响;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检测过程及其简单;且检测时间短;检测过程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同时不受溶液中盐离子浓度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0442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25217.4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414 , H10K1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可拉伸的延伸栅极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件,所述器件由构建在同一基底上的器件端和延伸栅极组成。本发明相比使用导线连接的方式,降低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和损耗。此外,在充分利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原位放大和可拉伸能力的同时,将延伸栅极与晶体管隔离,减小了待测液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且,延伸栅极可以独立于晶体管进行设计和修饰,使得单元器件的制造更加简单灵活,可以更加低成本地制造可穿戴传感设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