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条件下的大功率直流电源调试负载

    公开(公告)号:CN10714479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80405.6

    申请日:2017-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40 G01R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电流条件下的大功率直流电源调试负载,所述调试负载包括:N层加热管、导电板、绝缘支撑件、入口冷却水管、分流箱、支路冷却水管、绝缘管、调节阀、出口冷却水管、法兰,加热管两端分别焊接一个导电板;冷却水从入口冷却水管进入到入口段的分流箱,通过分流箱进入到入口段的支路冷却水管,经过两段绝缘管后进入加热管进行冷却,两段绝缘管之间设有调节阀,然后经过绝缘管进入到出口段的支路冷却水管,最后通过出口段的分流箱至出口冷却水管,实现了输电线路绝缘结构的免拆卸式维护,不仅提高了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减小了维护工作量,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固态金属热流密度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3466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73782.1

    申请日:2013-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固态金属热流密度的测量方法,包括(A)确定被测物体导热系数l(W/m.℃);(B)测量孔的加工;(C)在测量孔内分别安装温度测量装置;(D)位于A点、B点的温度测量装置分别测量A点、B点的温度,得到A点温度为TA,B点温度为TB;(E)根据公式计算出被测物体中A点至B点方向的热流密度。本发明测量孔的存在对被测固体影响较小,可实时、精确的测量获得金属固体内部被测点之间的热流密度,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易于实现,热流密度测量范围宽,可针对1kW/m2~10MW/m2之间的热流密度进行高精度测量,还具有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一种基于Modelica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建模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8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33331.0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odelica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建模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模型进行拆分;步骤2:建立原电池元件模型;步骤3:建立电池模组组件模型;步骤4:建立储能变流器模型;步骤5:建立电化学储能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储能电池的建模,充分利用了Modelica语言的特点,对电池单体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提高了模型的重用型、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进而提升了建模效率;对电池模组采用了多领域统一建模,实现电、热耦合仿真,为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多物理领域仿真提供了初步思路。

    一种可拆换式通道结构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4735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44206.7

    申请日:2013-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换式通道结构,主要包括金属体、连接件、密封件和下部封隔结构;连接件对称设置于金属体的两侧;密封件通过可拆卸连接与连接件连接,密封件整体或部分位于金属体的下方;下部封隔结构与密封件的底部连接;连接件、密封件和下部封隔结构都沿金属体轴线的方向延伸至金属体的两端;金属体的底面、连接件、密封件和下部封隔结构共同构成两端开口的通道。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在便利和付出较少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多种冷却流道几何结构参数对金属体临界热流密度和外表面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的实验。

    一种焊接电路及便携式可调节冲击焊机

    公开(公告)号:CN11417865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592791.8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电路及便携式可调节冲击焊机,焊接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电能值可调节的储能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储能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当所述储能模块处于放电状态时,所述储能模块释放的电能将待焊接物焊接至待焊接表面;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多条放电支路,所述放电支路并联且所述放电支路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串联的电容和开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电路及便携式可调节冲击焊机,既能让热电偶端头与被测金属表面可靠连接,又能避免热电偶由于焊接造成损伤。

    一种大电流直流输电线路的绝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14666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80404.1

    申请日:2017-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7/58 H01B17/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电流直流输电线路的绝缘结构,所述结构包括:上部支撑件、下部支撑件、绝缘薄膜、螺栓套件、环氧树脂绝缘垫圈上层、环氧树脂绝缘垫圈下层、PVC套管、底部支撑钢板;其中,上部支撑件底部和下部支撑件顶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壁设有绝缘薄膜层,输电线路穿过所述卡槽进行固定,上部支撑件与下部支撑件均设有螺栓孔,PVC套管穿过螺栓孔,螺栓套件穿过PVC套管对上部支撑件与下部支撑件进行固定,不仅提高了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减小了维护工作量,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反应堆专设安全系统热工水力综合性能模拟器

    公开(公告)号:CN10709347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01386.3

    申请日:2017-0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专设安全系统热工水力综合性能模拟器,包括用于冷却剂的模拟实验的冷却剂实验系统、蒸汽冷凝系统、非能动安注及余热排出实验系统、再循环实验系统、卸压实验系统、失水事故实验系统、供电系统、以及热工参数采集控制系统。本发明实现了从高功率正常运行状态、全压破口喷放、高压注入、系统卸压、中压安注、低压注入至建立低压下的长期自然循环共七个阶段全过程的连续实验研究,实现了从高功率正常运行状态进入全厂断电阶段建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直至事故后72小时的连续实验研究,具有设计参数高、参数范围广,全面涵盖了目前新型反应堆的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装置的调节性和控制性好,模拟事故序列的可调性、可控性优良。

    一种可拆换式通道结构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47355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144206.7

    申请日:2013-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换式通道结构,主要包括金属体、连接件、密封件和下部封隔结构;连接件对称设置于金属体的两侧;密封件通过可拆卸连接与连接件连接,密封件整体或部分位于金属体的下方;下部封隔结构与密封件的底部连接;连接件、密封件和下部封隔结构都沿金属体轴线的方向延伸至金属体的两端;金属体的底面、连接件、密封件和下部封隔结构共同构成两端开口的通道。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在便利和付出较少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多种冷却流道几何结构参数对金属体临界热流密度和外表面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的实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