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0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33484.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策略的棒控棒位设备工况标注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工业时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针对棒控棒位设备的运行数据,通过规则知识判别的工况按预设规则进行自动化标注,需专业人员根据经验标注的工况以人机交互的方式高效识别和标注,标注过程更加高效、快捷、准确,标注后的数据能够组成故障诊断模型构建的数据集,提高模型精度。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棒控棒位设备的待标注工况运行数据;采用滑动窗方式按照预设工况识别规则对待标注工况运行数据进行工况标注;将标注后的工况运行数据发送至用户所持终端,以使用户对标注后的工况运行数据进行纠正和标注;获取用户基于所持终端反馈的工况运行数据标注结果并存储至数据库。
-
公开(公告)号:CN117742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1853372.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郑勇 , 李茂禾 , 刘东 , 陈冲 , 唐霄 , 李庆 , 王雪强 , 涂晓兰 , 刘盈 , 芦韡 , 陈长 , 刘余 , 潘俊杰 , 汤琪芬 , 于洋 , 赵文博 , 田俊科 , 吴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堆芯MOC程序与CFD程序网格映射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独立于MOC程序和CFD程序的耦合中间件实现两者的几何网格映射和耦合参数插值计算,将耦合参数插值系数以二进制格式保存至文件中,为耦合计算过程中MOC程序向CFD程序的耦合参数插值传递、CFD程序向MOC程序的耦合参数插值传递提供依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MOC方法的三维堆芯输运程序计算网格与基于CFD方法的流固耦合程序计算网格之间的高效快速映射及耦合参数计算传递,为三维堆芯精细化核‑热耦合计算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50721.9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18/213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视图生成式判别学习的流场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流场数据集;将数据集向量使用Mask算法得到不同视图的向量;输入流场向量形式特征数据,再使用次成分分析算法得到降维后的特征向量;将上述向量的耦合结果输入到生成器进行结果生成,得到一流场结构图的特征向量;将上述向量的耦合结果进行CFD软件模拟,得到另一流场结构图,并使用图像特征提取器得到其特征向量;将上述流场结构图的特征向量输入到鉴别器,计算损失值,通过损失值优化生成器和鉴别器;重复重复上述四个步骤,迭代优化模型,直到收敛;输入测试数据,利用优化模型得到输出作为流场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77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09399.2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东 , 陈俊辑 , 陈奇隆 , 彭航 , 潘俊杰 , 张斌 , 李庆 , 涂晓兰 , 陈长 , 肖聪 , 芦韡 , 李文杰 , 范佳锟 , 向迪 , 卢宗健 , 曾辉 , 崔显涛 , 赵晨 , 江勇 , 庞志鑫 , 邓平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深度机器学习求解连续性积分方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包含未知函数和积分项的连续性积分方程中的积分项转化为被积函数的原函数表达式,将原积分方程转化为没有积分项的微分方程;给出被积函数原函数特定解的生成方法;对未知函数和被积函数原函数分别映射为神经网络函数,对未知函数和被积函数原函数的神经网络函数交替进行深度机器学习;完成深度机器学习的未知函数和被积函数原函数的神经网络函数分别为未知函数和被积函数原函数的数值解。本发明避免了积分项有限和代替积分项带来的系统性误差以及被积函数缺乏唯一性带来的收敛性问题,使其有效应用于中子输运理论、流体力学以及热力学等工业领域的核心方程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50723.8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N3/0895 , G06N3/0499 , G06N3/0442 , G06F18/214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判别回归流场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半监督流场预测数据集;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流场预测模型;通过预热策略获得初步收敛的深度流场预测模型;利用神经网络记忆效应划分难样本、简单样本数据集;利用判别回归方法训练优化深度流场预测模型;利用深度流场预测模型执行预测,获取回归测试结果。本发明利用神经网络记忆效用实现判别回归预测方法,缓解流场预测半监督学习过拟合的问题;通过将伪标注和真实标注的样本混合,并利用GMM将样本划分为难易样本,有利于后续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来增强模型的判别性,进而提高性能;同时利用优化的深度流场预测模型计算样本的预测值,获取回归测试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809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08186.6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16 , G06F17/12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耗稀疏矩阵求解方法及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燃耗稀疏矩阵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燃耗稀疏矩阵A并预先对燃耗稀疏矩阵A中的核素燃耗进行排序处理;S2、采用消去树算法获取经过排序处理后燃耗稀疏矩阵A的超级节点,并对超级节点进行处理;S3、更新步骤S2获取的各个超级节点的右侧列数据;S4、根据数值分解结果对步骤S3获取的燃耗稀疏矩阵A的矩阵方程进行求解。本发明所述求解方法采用超级节点进行求解,不仅可以节点的数量,且通过缓存优化实现更优的性能,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230057.2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芯栅元燃耗特性的重构方法及装置。本公开针对堆芯组件轴向上划分为的每个节块,采用中子扩散模型确定该节块中每个能群的中子通量,以及每个能群的微观截面,并采用调制方法,对堆芯进行栅元级别精细网格的微观燃耗计算,进而更加精准的得到栅元内微观反应率、重要核素核子密度等参数。由于中子扩散模型相较于中子输运模型运算量小,速度快,这样,本公开既能够节省大量计算资源实现高效计算,又能够更加精确的得到栅元内的微观反应率、重要核素核子密度等参数,大大提高了堆芯燃耗特性计算的精确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83476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054596.3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数值求解器易扩展软件系统、调用方法及终端,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裹函数层提供统一的函数接口;数据层将线性系统所需数据以并行数据结构进行存储;数值方法层,将线性系统所需数据实现具体运算的数值算法进行相互独立存储;控制功能封装层提供类封装、测量函数注册以对所管理的参数列表进行测量和属性判断;结构底层存储实现数值算法的通用程序代码,并将程序代码以功能类别划分成多个核心部分进行独立储存,以及向数值方法层提供固定的函数接口。本发明能适应串行情况和分布式内存并行情况,并可提升程序模块的可扩展性和可测量性,便于集成新的数值求解算法和派生满足不同需求的数值求解接口。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40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94218.1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燃耗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所述燃料燃耗计算方法在修正步求解通过核素的微观反应率时,使用三次样条插值,对燃耗计算修正步所使用核素的微观反应率进行求解,减少线性插值带来的计算误差,从而提高计算精度。本发明的燃料燃耗计算方法能够适用于微观反应率与核子密度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的燃料,例如钆毒物棒。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0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83741.6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涂晓兰 , 柴晓明 , 潘俊杰 , 唐霄 , 芦韡 , 刘东 , 安萍 , 尹强 , 冯晋涛 , 马永强 , 曾辉 , 强胜龙 , 陈定勇 , 郭凤晨 , 马党伟 , 郑勇 , 秦志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热工耦合可视化全堆芯复杂几何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核反应堆堆芯设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绘制得到栅元几何;对栅元几何进行自动识别得到多边形网格;以物理程序划分的网格为基础进行物理和热工属性定义处理,得到相应的栅元网格;将多个栅元网格集成处理完成组件和反射层结构构建,得到组件模型;以物理程序建立的组件模型为基础建立热工程序的子通道信息,得到组件栅元模型;将多个组件栅元模型集成处理后,得到全堆芯模型;以特定格式输出全堆芯信息以及物理程序和热工程序的网格间映射关系。本发明能够快速、简便的进行物理程序和热工程序间的网格映射和数据传递,降低了物理计算程序和热工计算程序耦合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