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7581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28879.9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化全竹笋饮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将竹笋预处理后进行热提脱涩,之后经冷冻干燥后进行研磨破碎、超微粉碎与过滤分离成竹笋超微粉,之后与纯化水调配均匀后进行熟化处理,熟化后的物料进行一次均质,加入抗氧化剂、甜味剂与活性添加剂后进行二次均质,二次均质后灌装并经灭菌处理后制得微纳米化全竹笋饮品。本发明以新鲜竹笋为原料,经加工后制成的全竹笋饮品,纯天然,不含人工色素和防腐剂,脱去竹笋涩味、口感细腻、爽口柔滑,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产品符合“营养化、功能化”定位,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实现竹笋的高值化利用;同时,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2134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40996.2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42 , C01B3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吸附性能秸秆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将秸秆原料破碎、筛分后经过成型‑烘焙等致密化预处理,制得秸秆颗粒;秸秆颗粒经粉碎、筛分成适宜颗粒尺寸并去除部分杂质灰分,与质量分数为55%的磷酸活化剂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采用热渗透活化工艺在一定温度下预活化一定时间后置于管式炉、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一定活化温度活化,冷却至室温后,进一步通过离心洗涤脱灰后水洗至溶液pH为中性,干燥后即得低灰分、高比重、高吸附性能秸秆活性炭,得率47.24%,灰分4.12%、比重0.313g/mL,碘吸附值872mg/g,亚甲基蓝吸附值210mg/g,焦糖脱色率100%。
-
公开(公告)号:CN11215883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224378.1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18 , C01B32/348 , C01B32/354 , B22F9/30 , H01M4/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原子钴改性的多功能催化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生物质为原料,经过低温水热反应、碳化、KOH活化和钴磷复合改性、酸洗等步骤制备了具有氧还原反应(ORR)、析氧反应(OER)和析氢反应(HER)三种催化功能的活性炭(Co,P‑PAC)。具体步骤为:首先将生物质原料(泡桐木、构树木、灵芝)干燥、粉碎后,放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水、酸溶液,搅拌均匀,密封后放入烘箱中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热水洗涤,干燥;将干燥后样品在氮气气氛下高温焙烧、KOH活化、钴磷复合改性、酸处理、洗涤、研磨后得Co,P‑PAC。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可以用于催化ORR、OER和HER。
-
公开(公告)号:CN11071318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752162.3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42 , C01B32/324
Abstract: 一种利用速生材加工剩余物制得的成型颗粒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速生材加工剩余物破碎过筛,物料与磷酸溶液充分混合,在100~200℃下捏合不超过90min,随后置于油压成型设备中,压成直径为4mm的柱状颗粒,挤出后的柱状颗粒在140℃下硬化2h,在300~600℃下保温0.5~2h进行炭活化,反应结束后冷至室温,蒸馏水漂洗至pH值为5-6,干燥后即得活性炭。本发明速生材加工剩余物预处理制备成型颗粒活性炭无需外加粘结剂,方法简单,节约成本;可同时实现成型颗粒活性炭的高吸附性和高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9460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20219.7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热解自活化原位合成炭基La2O3催化剂的方法及其产品,属于炭基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木质纤维生物质和镧的盐溶液真空浸渍,得到镧掺杂改性的木质纤维生物质;然后将镧掺杂改性的木质纤维生物质经过管式炉催化热解自活化和焙烧,得到多级孔炭基La2O3催化剂。该催化剂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制备脂肪酸甲酯的得率达95%以上,催化活性为单一La2O3催化剂的5倍以上。利用本发明原位合成炭基La2O3催化剂,无需外加活化剂,掺杂的La可调控炭载体的微孔-介孔结构,并在介孔道中原位形成纳米氧化物,过程简便、环保,制得炭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452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192172.8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木质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木质颗粒原料在氮气保护下炭化,炭化后洗涤烘干,碳化料与硝酸镍溶液混合浸渍后低温烘干。在惰性气氛下煅烧使硝酸镍转化成单质镍。煅烧结束后,冷却升温采用水蒸气进行镍催化活化反应。活化完成后,降温后向活化炉内通入空气,将单质镍转化成氧化镍反应充分后冷却,磨粉,得到超大比表面积且载有氧化镍的超级电容活性炭。本发明即利用了镍的催化活性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又利用镍氧化物的法拉第电容效应,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并载有镍氧化物的超级电容活性炭。无需进行镍的回收,并将镍转化成镍氧化物制备出超级电容活性炭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高效、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728531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672074.3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48 , C01B32/318 , H01G11/24 , H01G1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24 , C01P2006/12 , C01P2006/17 , C01P2006/40 , H01G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孔径的可溶性海藻酸盐基超级电容活性炭材料及其一步炭化制备方法,与不同碱金属离子反应制备出可溶性海藻酸盐前驱体,采取简单的一步炭化法制备具有特定孔径分布的三维网络状多孔活性炭材料。通过改变可溶性海藻酸盐的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可得到不同类型的前驱体,在升温炭化过程中,碱金属离子因活化作用得到丰富的≤2nm的微孔与2-5nm的中孔结构,同时打通孔道获得内部孔隙互相连通的三维网络状碳框架结构,并产生很高的比电容。同时,此种三维多孔炭材料具有大量的表面含氧基团,具有极高的赝电容。因此类活性炭具有很大的堆积密度,从而得到极高的体积比电容,可减少实际应用中超级电容器器件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3496698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10476923.X
申请日:2013-10-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1/10
Abstract: 自生压活化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方法,原料预处理:将木质原料破碎,筛分,取0.3mm-10.0mm颗粒,原料添加水浸渍,搅拌,配成含水率10%wt-100%wt的原料;自生压活化:将上述原料置于活化转炉中,所述原料的加入量不超过转炉体积的10%-30%,以1℃-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自生压活化温度500-1000℃,保持系统压力在0.1MPa-1MPa,并保温30-300min,待自生压活化反应结束后,冷却,取出样品,经酸洗、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产品。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和高温水蒸气,生产过程清洁环保、工艺简便。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微孔结构发达,吸附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548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823661.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瑞安市杰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福建博海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颗粒注胶混合搅拌装置,包括装料筒、搅拌叶、清洗机构、开合机构,搅拌叶联动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与搅拌叶联动的转动轴,转动轴位于远离搅拌叶的端部联动有第一电机,混合搅拌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承重板,第一电机安装于第一承重板上,第一承重板联动有丝杆机构,丝杆机构联动有第二电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颗粒注胶混合搅拌装置,搅拌更充分,使活性炭与胶快速均匀地混合,确保活性炭滤芯内过滤层的结构稳定、吸附性能优良,为机油净化提供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416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58590.0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木质素热解制备碳材料过程碳利用率的方法,属于生物基碳材料制备及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木质素原料和磷酸水溶液混合;混合物料在惰性氛围保护下炭化;炭化结束后自然冷至室温,水洗,烘干得炭化中间体;炭化中间体在惰性氛围保护下高温精炼,高温精炼结束后自然冷至室温,即得木质素基高含碳量碳材料。利用磷酸对生物基高分子的催化脱水、缩合和芳香化重构作用,在不改变热解温度、升温速率等的条件下,实现了木质素热解制备碳材料过程碳利用率的大幅提升,解决了提升碳利用率常规方法存在的耗时长、能耗高、操作条件苛刻等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