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67631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184269.5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及测量方法,在人造激光信标回光、自然信标回光共用光路中设置光束选通开关;在分离出的人造激光信标回光光路中设置有与信标高度相匹配的准直透镜;在相对分色镜前表面传输等光程的位置,设置自然信标微透镜阵列、人造激光信标微透镜阵列。利用自然信标无聚焦非等晕误差的特性,选用光束选通开关、分色镜、准直透镜等分别测得同时段、同大气传输路径的人造激光信标回光波面和自然信标回光波面,继而对比得到人造激光信标的聚焦非等晕误差。本发明可适应不同高度人造激光信标、不同大气湍流条件下的测量,测量原理简单,测量精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63851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101260.2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化布局的外腔反馈式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系统,包括二极管激光器、慢轴转换柱透镜、衍射光栅、聚焦柱透镜和外腔镜,所述衍射光栅位于慢轴转换柱透镜的后焦面上;所述外腔镜与衍射光栅之间设置一个聚焦柱透镜,所述聚焦柱透镜与慢轴转换柱透镜组成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的等效前焦面位于慢轴转换柱透镜前端一倍焦距以内,且二极管激光器位于透镜组的等效前焦面上,所述外腔镜位于透镜组的等效后焦面;所述二极管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慢轴转换柱透镜、衍射光栅及聚焦柱透镜后,光束将平行出射,且垂直入射到外腔镜上,经外腔镜反射后,激光经过原光路返回原发光单元,形成完整的振荡回路;本发明使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系统减小近一半的尺寸,从而降低了激光器系统的整体体积规模,进一步实现了系统的紧凑化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76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412305.3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互锁模式的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系统,包括二极管激光器线阵,从二极管激光器线阵发射的激光光路上还依次包括慢轴转换柱透镜、反射式平面光栅和外腔镜;所述反射式平面光栅与外腔镜之间设置有滤波装置。该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系统消除了因互锁模式导致合成激光束远场旁瓣,极大改善了合成光束光束质量,并提高了光谱合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44356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35451.2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波长快速切换调Q激光器,用于切换输出1.06μm激光和1.57μm激光。所述激光器包括两条激光输出光路,两条激光输出光路共用一个高反镜、一个泵浦头和一个偏振镜。两条光路在偏振镜的透射和反射方向进行光路分离,在偏振镜的透射光路上,第一Q开关,第一输出镜顺序排列,构成1.06μm激光的输出光路。在偏振镜的反射光路上,折转镜,第二Q开关,分色镜,光参量振荡器晶体,第二输出镜顺序排列,构成1.57μm激光的输出光路。通过对两个Q开关分别施加调Q电压实现1.06μm和1.57μm激光的选择输出。本发明的双波长快速切换调Q激光器电场切换快速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42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456723.2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S1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距信号处理方法及信号处理电路,该方法具体为,S1:接收目标回光信号;S2:对目标回光信号进行可变增益放大;S3:可变增益放大后的目标回光信号经过比较器后输出包含噪声信号的回光信号;S4: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在包含噪声信号的回光信号中提取回光信号,根据出光信号和回光信号的计时时刻得到目标距离。本发明通过同一个目标的回光信号计时终点时刻的相关性以及噪声信号与回光信号计时终点时刻的不相关性,数字处理方法从噪声中提取目标回光信号而得到目标距离,在激光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测量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0477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65455.6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激光准直及光束测量的折反射无遮拦光学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激光准直及光束测量的折反射无遮拦光学装置,包括主分光镜、凹面主反射镜、转折反射镜、平面分光镜、远场探测器、小孔、聚焦镜和激光耦合组件;激光远场测量时,激光依次经主分光镜透射、凹面主反射镜反射、主分光镜反射、转折发射镜反射、平面分光镜透射后到达远场探测器;多波长准直激光输出时,多束不同波长的激光依次经激光耦合组件耦合、聚焦镜聚焦到小孔、平面分光镜反射、凹面主反射镜反射、主分光镜反射、凹面主反射镜反射、主分光镜透射。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激光准直及光束测量的折反射无遮拦光学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7549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44348.1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反式光瞳光轴传感器,包括前端光学系统,设置于被探测的光瞳面的一侧;光路整合系统,设置于所述前端光学系统的一侧,且接收从光路反射单元反射而出的光束,所述光束由光路整合单元的一端进入并分为两路射出;光瞳探测器,设置于其中一路光束的出口位置,以用于探测光瞳面处的光束截面光斑强度分布,获得光瞳位置处的光束对准误差;光轴探测器,设置于其中另一路光束的出口位置,以用于探测激光束远场光强分布,获得光轴方向误差。本发明提出的折反式光瞳光轴传感器,在一套设备内同时实现了运动平台宽频振动复杂环境搭载激光系统中激光器输出光束相对于望远镜的光瞳位置和光轴方向的测量,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329294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1077232.2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晶体棒,包括晶体棒、底座和设置在底座底面的冷却机构,沿着晶体棒设置方向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底座顶面连接的凸起部,沿着晶体棒设置方向的凸起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模块环,所述每一个凸起部上设置有棒热沉,所述晶体棒穿过每一个模块环和棒热沉,且所述棒热沉的与晶体管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每一个棒热沉的上面设置有一个压块,压块将棒热沉压在凸起部上;由于晶体棒是直接与棒热沉焊接成一体,焊料与晶体棒充分接触,更好的将热量导到棒热沉,减少了晶体棒由于受热不均造成的热应力,改善了其输出光斑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86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656319.X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闭环调整的板条激光扩束准直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板条激光器、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第二球透镜、计算机、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相互正交放置;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分别与步进电机连接;计算机分别与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连接;板条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依次穿过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和第二球透镜后射入远场探测系统;计算机接收远场探测系统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运行从而控制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的位置。该方案能够保证板条激光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都具有较好的准直效果,调节精度高,准直效果好,操作安全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56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92001.2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式共轭成像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能够实现二极管激光的光谱合成的二极管激光叠阵、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反射式平面光栅、外腔镜,二极管激光叠阵包括有多个二极管激光线阵;二极管激光线阵的出光面的光路上设置有快轴准直微透镜;二极管激光线阵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穿过快轴准直微透镜、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和反射式平面光栅后射入外腔镜,能够消除二极管激光线阵“smile”效应及二极管激光叠阵快轴指向性误差对光谱合成效率及光束质量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