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7757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80127.0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热量回收利用循环系统及船舶,涉及船舶工程装备技术领域,包括缸套水换热器、滑油换热器和循环泵;滑油换热器的低温进口与缸套水换热器的高温出口连通,滑油换热器的高温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通,循环泵的出口用于与热用户连通,以向热用户提供具有设定温度的热介质,热介质经过热用户后,回流至缸套水换热器的低温入口,或,缸套水换热器的高温入口用于与主机缸套水出口连通,缸套水换热器的低温入口与滑油水换热器的高温出口连通,缸套水换热器的高温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通,循环泵的出口用于与热用户连通。本发明能够对高温滑油和缸套水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以满足船员的日常生活,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43628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38790.1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燃油预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舱柜节能系统热交换箱及船舶燃油预热系统,以缓解现有的“小隔舱”形式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存在的吸口附近油温过低、输送泵冷启动抽吸困难的技术问题。该舱柜节能系统热交换箱包括注油管和抽油管;注油管的输入端的至少部分位于抽油管的抽吸端内;并且注油管的输入端套设有加热盘管。本发明降低了注油管附近燃油的粘度,降低了抽油管的输送阻力,使输送系统在启动时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因注油管内燃油温度过低造成输送泵启动的初始时刻阻力过大以至于输送泵工作负荷过大无法启动的现象,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080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248808.6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燃油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储存舱和沉淀柜之间设置燃油预热和输送两条分支管路,主管路共用,在沉淀柜附近分成两条支路,一路设置预热泵,为储存舱提供高温燃油,另一路设置输送泵,将加热的重油输送至沉淀柜,两条支路均设置相应方向的截止止回阀,防止管路方向错位;在储存舱一角设置小隔舱,所述小隔舱中间设置第一隔板,将隔舱X向一分为二,A、B管布置在第一分舱中;第一隔板右上角开孔,第二隔板左下角开孔,两孔呈对角布置;隔板底部开小孔,作扫舱用;隔舱上板设置若干透气孔,以保证产生的蒸汽及时溢出;所述A、B管与所述主管路连通,A、B管路各自设置调节阀。
-
公开(公告)号:CN10562632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62462.2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F02M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燃油预热系统中高温燃油获取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船舶燃油预热系统技术领域。一种船舶燃油预热系统中高温燃油获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定频预热泵从沉淀柜吸入高温燃油,进入蒸汽加热器;经蒸汽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燃油进入燃油储存舱的热交换箱,加热冷油,得到相对高温燃油;所述相对高温燃油经燃油输送泵抽出进入沉淀柜;在燃油输送泵进口处有一个温度取样点b,如果b点温度高于设定值,调整蒸汽阀门从而减小蒸汽量,反之,调整蒸汽阀门增加蒸汽量,最终使得燃油输送泵进口处燃油温度维持在恒定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436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26392.8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舱柜节能系统及船舶,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该舱柜节能系统包括燃油储存舱、沉淀柜、预热管路、输送管路、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预热管路分别与沉淀柜和输送管路流体连通,输送管路与沉淀柜流体连通;第一分支管路分别与输送管路和燃油储存舱流体连通,第二分支管路分别与预热管路和燃油储存舱流体连通;预热管路设有预热泵、加热器和第一控制阀;输送管路设有输送泵;第二分支管路设有第二控制阀。本发明提供的舱柜节能系统缓解了相关技术中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停止运行燃油预热系统,之后再次冷启动时,可能产生输送泵完全抽不动燃油的情况,对输送泵造成较大损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2632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162462.2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F02M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燃油预热系统中高温燃油获取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船舶燃油预热系统技术领域。一种船舶燃油预热系统中高温燃油获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定频预热泵从沉淀柜吸入高温燃油,进入蒸汽加热器;经蒸汽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燃油进入燃油储存舱的热交换箱,加热冷油,得到相对高温燃油;所述相对高温燃油经燃油输送泵抽出进入沉淀柜;在燃油输送泵进口处有一个温度取样点b,如果b点温度高于设定值,调整蒸汽阀门从而减小蒸汽量,反之,调整蒸汽阀门增加蒸汽量,最终使得燃油输送泵进口处燃油温度维持在恒定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5857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659524.5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nventor: 王成 , 杨红军 , 鲁鼎 , 王文中 , 李俊 , 汤瑾璟 , 罗蓉 , 宗明珍 , 郭锦程 , 黄运佳 , 郭林丽 , 袁鹤 , 李坤 , 牛晓泉 , 周健丰 , 刘镇剑 , 郑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首密封装置中积聚热量,安装换热器和泵,增加成本,安装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船舶尾轴密封装置、船舶动力输出机构及船舶。本发明提供的船舶尾轴密封装置,滑油泵从尾管滑油循环柜吸油,经过滑油冷却器,分成三路,其中一路进入首密封装置,之后首密封装置的密封油回到尾管滑油循环柜;取消首密封油柜,将首密封装置纳入整个强制循环尾管滑油系统中,无需额外增加冷却器和油泵,节省成本,且安装简便。船舶动力输出机构由于包括上述的船舶尾轴密封装置,因此也具备有节省成本且安装简便的有益效果。船舶由于包括上述的船舶动力输出机构,因此也具备有节省成本且安装简便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253277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96159.6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G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压机压载半潜船压载水舱下潜辅助系统,在空压机压载半潜船压载水舱的压载调节系统中增设压载补水泵,压载水舱透气管近空压机端设置溢流集管、溢流报警器、溢流舱;所述压载补水泵进水端与海水箱连接,出水端通过补水调节阀与各个压载水舱连接;所述溢流集管前设置溢流调节阀,并通过溢流报警器与溢流舱连通,所述溢流报警器接收溢流信号时报警,溢流结束信号时,停止报警。本发明的关键是设置了空压机压载系统的补水设施。也即设置了补水泵,溢流集管,溢流报警器及相应管路,使得任何工况下均能注满压载舱。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确保压载舱能够注满海水,杜绝了压载舱不能满舱给船舶的吃水和船舶稳性带来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525327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96159.6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G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压机压载半潜船压载水舱下潜辅助系统,在空压机压载半潜船压载水舱的压载调节系统中增设压载补水泵,压载水舱透气管近空压机端设置溢流集管、溢流报警器、溢流舱;所述压载补水泵进水端与海水箱连接,出水端通过补水调节阀与各个压载水舱连接;所述溢流集管前设置溢流调节阀,并通过溢流报警器与溢流舱连通,所述溢流报警器接收溢流信号时报警,溢流结束信号时,停止报警。本发明的关键是设置了空压机压载系统的补水设施。也即设置了补水泵,溢流集管,溢流报警器及相应管路,使得任何工况下均能注满压载舱。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确保压载舱能够注满海水,杜绝了压载舱不能满舱给船舶的吃水和船舶稳性带来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5201699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20976.3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套管形式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属于船舶燃油预热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套管形式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储存舱和沉淀柜之间设置燃油预热和输送两条管路,一路设置预热泵,为储存舱提供高温燃油,另一路设置输送泵,将加热的重油输送至沉淀柜,两条支路均设置相应方向的截止止回阀,防止管路方向错位;燃油预热管路比燃油输送管路直径小,位于储存舱内部的一段燃油预热管路B位于对应的燃油输送管路A之内,A、B管路各自设置调节阀;所述A管路的流量大于B管路的流量;所述管路A与管路B之间设有带截止阀的连通管C。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