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式船用餐桌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1507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977396.8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式船用餐桌,其包括桌面,桌面底部固设有若干个桌脚,船舶甲板上嵌设有底座,底座包括上端板和底板,上端板的上表面与船舶甲板的上表面齐平;上端板和底板之间固设有两个外支撑板,两个外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内支撑板;上端板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内支撑板的内壁之间形成桌脚容置部;内支撑板上穿设有弹性卡合部件,桌脚开设有卡合槽;当桌脚插进桌脚容置部后,弹性卡合部件卡接于卡合槽;当桌脚受到使桌脚脱离桌脚容置部的外力后,弹性卡合部件脱离卡合槽。本发明具有安装方便、操作过程简单、使用时安全可靠的优点。

    一种内旋双桨船舶的船艉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3060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05254.1

    申请日:2016-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127 Y02T70/128 B63B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旋双桨船舶的船艉结构,包括一对小双尾鳍,从俯视图上看,自前向后具有向船体中轴的水平倾角,小尾鳍内的一对支撑轴也倾斜同样的角度。向内倾斜的小尾鳍与船艉流场的方向相顺应,减少了尾部水流分离,从而降低了阻力。另外,与桨的旋向相反的预旋流与桨发生作用的结果使桨后尾流旋转减弱或消除,达到了降低尾流能量的损失、提高推进效率的效果。本发明有效地改善了尾部流场,降低了螺旋桨激振力,将设计吃水下的螺旋桨一阶激振力降低到了1.5kPa之下,提高了船舶舒适性;结构相对简单,没有增加或改变尾部附体结构和尺寸,利于优化实施;在经济性和快速性上做了很好的兼顾。

    一种双机双桨船艉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53971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1019545.8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机双桨船艉复合结构,船艉一对螺旋桨的连接轴部位各自设有尾鳍(2);船体纵向方向上位于尾鳍(2)与舵之间的范围内,且船体横向方向上位于中间位置上设有小型呆木(1),小型呆木(1)纵向方向上位于螺旋桨位置或螺旋桨后方。本发明小型呆木最大程度保留了传统呆木形式对航向稳定性的贡献;相比传统呆木形式,减去与尾鳍侧面积重合的部分,只保留一个桨盘面附近的小呆木。小型呆木与尾鳍相互配合,维持船舶航行的稳定性;小型呆木减小了一大部分湿表面积,从而降低摩擦阻力,从而降低了船体的总阻力;剖面厚度由上到下均匀减小,呈楔形样式。

    一种双尾鳍自卸水泥船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90860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10433620.0

    申请日:2011-12-21

    Inventor: 孙家鹏 曹山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货运船舶的结构,特别是涉及运输散装水泥的一种船舶结构和船体尾部形状,即一种双尾鳍自卸水泥船。所述水泥船后体左右对称;尾鳍由尾鳍外折角线和尾鳍内折角线构成,并呈正水滴型;尾部不包括尾鳍在内的外板由自船底向上的斜平板通过尾折角线与继而向上的弧形板连接构成;型值表所描述的包括尾鳍在内的后体形状所有数值均在±5%范围内。所述水泥船的型深为11米,半宽为11.25米,或者为15000载重吨。本发明在不降低推进效率的同时,可降低阻力5%。同时,本发明分离式正水滴型尾鳍的设计,便于加工制造;双桨双舵的推进形式,吃水浅,操纵灵活,可以方便地航行于国内大部分江河中,节省了营运成本,有利促进基本建设的发展,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一种锂电池集装箱电源应急灭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652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66620.0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集装箱电源应急灭火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船舶尾部的两舷处,底座上用于放置锂电池集装箱电源;固定单元,设置在底座的四周,固定单元能够升起后固定锂电池集装箱电源,固定单元还能够下降后使锂电池集装箱电源与底座相分离;顶升单元,设置在底座的内部,顶升单元用于将锂电池集装箱电源的一侧进行顶升,使其滑落底座并至投放入海;电路连接单元,可拆式设置在锂电池集装箱电源和船舶之间;液压动力单元,分别与顶升单元和固定单元相连接。本发明能快速的对锂电池集装箱电源进行灭火,避免了锂电池着火后的二次灾害和人员危害,解决了船舶装载锂电池集装箱电源的安全隐患。

    适用于滚装船的电池箱布置型式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18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310623.8

    申请日:2023-03-28

    Inventor: 孙家鹏 王侃 张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滚装船的电池箱布置型式,其包括电池箱和拖车板架;电池箱固设于拖车板架上;车辆舱内设有电池舱,电池舱由围壁和船体外板围设而成;电池箱和拖车板架均位于电池舱内;位于电池舱区域内的船体外板上开设有通风口;围壁上设有水密门;电池舱内设有固定件。本发明降低了整体营运成本,提高了安全性,不会影响船舶外形;还降低了船舶重心高度,提升了船舶稳性。

    滑动式感应门
    17.
    发明公开
    滑动式感应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49801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74249.1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式感应门,其包括防火门;防火门为移门;钢围壁上固设有滑轨,移门顶部设有连接装置;移门通过连接装置挂设于滑轨上;钢围壁上还设有止停装置;所述滑动式感应门还包括蓄能器、浸水液位开关、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及驱动控制装置。蓄能器、浸水液位开关和驱动机构均通过电线连接于控制系统及驱动控制装置。本发明的滑动式感应门,把造成中间进水阶段的防火门的影响消除,使破舱计算的生存概率大大提高,可以提高船舶的稳性,使得全船的总布置更加灵活,更方便地满足不同需求的布置,减少舱室布置对破舱稳性计算结果的影响。

    客船与小艇对接方法及登离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454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0583821.6

    申请日:2017-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船与小艇的对接及登离艇方法,在客船左右两舷设置两个小艇隧道,隧道后侧设置小艇入口,隧道前侧设置小艇出口,小艇入口和小艇出口之间与海水相通;小艇从小艇入口驶入,进入隧道后,停靠在隧道旁的登艇平台,该登艇平台高于海面一定距离;登艇时:乘客通过登艇平台登上小艇,然后小艇从小艇出口驶离客船;离艇时:乘客从小艇,爬上登艇平台。本发明设有专门的游客登艇区,能保证乘客安全、且效率高、使用方便;乘客登离小艇的舒适度高,安全系数高,效率也高;登离小艇的成本较低;将隧道设计成可以收缩和展开的形式,不影响正常行驶状态下,船舶的宽度;尤其适用于适合豪华邮轮。

    客船与小艇对接方法及登离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454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83821.6

    申请日:2017-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船与小艇的对接及登离艇方法,在客船左右两舷设置两个小艇隧道,隧道后侧设置小艇入口,隧道前侧设置小艇出口,小艇入口和小艇出口之间与海水相通;小艇从小艇入口驶入,进入隧道后,停靠在隧道旁的登艇平台,该登艇平台高于海面一定距离;登艇时:乘客通过登艇平台登上小艇,然后小艇从小艇出口驶离客船;离艇时:乘客从小艇,爬上登艇平台。本发明设有专门的游客登艇区,能保证乘客安全、且效率高、使用方便;乘客登离小艇的舒适度高,安全系数高,效率也高;登离小艇的成本较低;将隧道设计成可以收缩和展开的形式,不影响正常行驶状态下,船舶的宽度;尤其适用于适合豪华邮轮。

    中高速双桨船
    20.
    发明公开
    中高速双桨船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1902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64275.8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高速双桨船。中高速双桨船包括船体、两个推进装置和两个轴支撑组件。船体的船尾的底部设有两个沿船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鼓包;两个推进装置沿船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并与两个鼓包一一对应设置,推进装置包括主机、齿轮箱、推进轴和螺旋桨,主机设置于船体内,齿轮箱设置于鼓包内并与主机连接,推进轴的一端连接于齿轮箱,另一端穿设于鼓包并连接于螺旋桨;每个推进轴均设有轴支撑组件,轴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推进轴,另一端连接于船体,以支撑推进轴。该中高速双桨船能够降低阻力,提高推进效率,同时伴流较好,有助于改善螺旋桨空泡性能,降低螺旋桨对船体产生的脉动压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