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0607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68080.9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波炉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过持续调节反射面位置提高微波炉加热均匀性的方法,在微波炉内垂直或者水平方向安装一个固定的可透过微波的玻璃窗口或者塑料窗口,在玻璃窗口或者塑料窗口后面设置一个深度小于20mm的空腔,空腔底部设置可移动的金属反射面,金属反射面的移动位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节,持续的往复运动,或在某一区间内运动或者在某一位置静止。本发明从原理上解决微波加热不均匀的难题,提高微波加热的均匀性;本发明不改变烹饪腔的尺寸,操作简单,此外还可以和现有的金属转子和转盘相结合,达到更好的加热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0766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10631067.9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和纳米材料功能化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末端转移酶扩增核酸链的核壳SERS结构的制备方法,将起始链组装在纳米材料表面,用末端转移酶表面进行DNA扩增反应,将脱氧核苷酸转移到纳米材料表面组装的起始引物链上,在纳米材料表面形成长单链DNA,获得纳米材料-长单链DNA复合物;再用化学还原法在纳米材料-长单链DNA复合物外覆盖金属壳层,形成核壳结构。这种核壳SERS结构具有的长链DNA,可用作拉曼报告小分子,能够输出高效均一SERS信号,增强拉曼信号强度。并且碱基位于核壳之间,增加了核壳结构内“热点”数目的同时,不会影响靶分子或抗体在核壳结构表面的吸附,可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可用于生物分析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8112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13589.4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H05B6/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6402 , H05B6/6411 , H05B6/6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量分布均匀的微波加热装置,属于微波加热装置领域。一种能量分布均匀的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腔,在加热腔的任一壁上开有微波输入口,微波输入口与波导管一端连接,波导管另一端设置磁控管,所述磁控管产生正弦波形的微波,所述加热腔中心距微波输入口的距离小于微波波长的1.2倍,实现近场加热,所述加热腔至少有一对相平行的侧面,两个相平行的侧面之间距离为0.2~1.2倍的微波波长,实现单模加热。利用单模微波腔实现微波能量在加热腔中部的分布均匀,对不同的食物进行较均匀的加热,克服了现有微波炉加热区域在边缘过度集中,不利于对食品均匀加热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72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14836.1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波加热方法与智能微波系统。该方法包括利用第一水循环系统将预热腔内的水加热到预热温度并对食品预热;利用微波将微波加热腔内的水加热到加热杀菌温度并对食品加热,利用第二水循环系统使水温维持在加热杀菌温度并对食品杀菌;利用第三水循环系统将冷却腔内的水加热到冷却温度并对食品冷却。该智能微波系统用于控制食品加载装置将食品移进/移出工作腔体及在腔体中移动、对腔体内水流速度和水温实时监控以及控制微波发生功率。本发明借助食品加载装置和智能微波系统,实现微波加热的工业化应用;利用独立的水循环系统,提高了食品加热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26145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610914840.8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化微波加热的食品加载装置。该装置包括食品载体和用于移动所述食品载体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工作腔体内部,所述工作腔体至少包括一个微波加热腔,所述食品载体沿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多个轴突,链条传送装置的链条上有多个凹口,所述轴突与链条上的凹口匹配,可拆卸地将食品载体固定在链条传送装置上。本发明借助食品加载装置,实现了微波加热的工业化应用;利用独立的水循环系统,提高了食品加热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37612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610914901.0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波加热的水循环装置,包括微波发生器和波导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工作腔体,所述工作腔体包括至少一个微波加热腔,在所述工作腔体内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工作腔体上部设置的进水口、工作腔体下部设置的出水口、工作腔体外设置的水泵和热交换器,水循环系统利用水泵和热交换器完成水在所述工作腔体内部的循环流动,且保持循环水的水温稳定,温度符合要求。本发明利用独立的水循环系统,提高了食品加热质量;借助食品加载装置和智能微波系统,实现了微波加热的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063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10631002.4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探针及利用末端转移酶介导、在纳米材料表面接枝DNA的检测方法。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接枝特异性DNA,并以特异性DNA为引物,利用末端转移酶的作用,将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转移到引物的3’-羟基末端,形成长单链DNA。并通过检测长单链DNA的信号,定性或定量检测靶分子或靶序列。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在纳米材料表面组装多种DNA,方法简单,灵敏度提高,可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6588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14904.4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H05B6/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6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微波能量分布的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微波发生器和波导系统,所述微波发生器连接波导系统,通过波导系统将微波传送到微波加热腔,所述波导系统的喇叭口通过第一法兰与盒式振荡腔连通,所述盒式振荡腔通过第二法兰和微波加热腔连通,在连通部分用工程塑料进行密封,经喇叭口扩散后的微波在盒式振荡腔内形成稳定的设定微波模式,所述盒式振荡腔的高度不小于设定微波的半波长。本发明通过在波导系统内设置微波调节器,改变了微波加热腔内部的能量分布,从而对食品的不同部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637612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14901.0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波加热的水循环装置,包括微波发生器和波导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工作腔体,所述工作腔体包括至少一个微波加热腔,在所述工作腔体内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工作腔体上部设置的进水口、工作腔体下部设置的出水口、工作腔体外设置的水泵和热交换器,水循环系统利用水泵和热交换器完成水在所述工作腔体内部的循环流动,且保持循环水的水温稳定,温度符合要求。本发明利用独立的水循环系统,提高了食品加热质量;借助食品加载装置和智能微波系统,实现了微波加热的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6784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68028.5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波辅助流态化冷风干燥的方法,包括清洗预处理、第一阶段流态化冷风干燥、第二阶段微波与流态化冷风联合干燥、第三阶段流态化冷风干燥四个步骤。其优点表现为:该方法可使干燥过程中食品物料的传热传质更加均匀,利用微波辅助冷风干燥,解决了传统冷风干燥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以二氧化碳作为干燥介质,可有效避免干燥过程食品与空气接触而导致的氧化褐变,提高食品干燥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