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间安全分离包络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635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541700.5

    申请日:2017-07-05

    Abstract: 本发明的航天器间安全分离包络设计方法包括:选取两分离体中构型布局相对变化较少者为安全分离包络设计基准体;以基准体的外轮廓包络为基准,给定最小动态安全距离,由基准向外扩最小动态安全距离形成分离包络;搜索分离包络上的所有突出点,对每个突出点,以该突出点为起点,做与基准体分离运动方向夹角为α的射线;若所有射线均落在分离包络以内,则该分离包络即是安全分离包络;若有射线落在分离包络之外,则以落在分离包络之外且能围住其他射线的射线及分离包络围成的图形为安全分离包络。本发明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分离动态过程影响,可靠性极高,可快速给出航天器间的安全分离包络,无需分离动力学仿真分析,省时省力。

    一种基于轴流泵驱动的航天器单相流体回路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4212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046432.1

    申请日:2016-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要应用于航天器的单相流体回路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流体管路、轴流式机械泵(轴流泵)、表面张力管理式补液器/储液器。本发明主要应用与航天器热量的转移与传递。流体回路包括热量收集端(热交换区Ⅰ)、热量释放端(热交换区Ⅱ)、以及传递回路组成。流体回路采用两套轴流式机械泵进行驱动。轴流泵运转时驱动传导流体工质携带热量进行传递,在轴流泵停止运转时,由于工质流动停止,只有流体及管路本身的热量传导。所以该传热装置的传热开关比或传热调节范围大,能够满足热量变化较大航天器传热需求。

    航天器间安全分离包络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635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0541700.5

    申请日:2017-07-05

    Abstract: 本发明的航天器间安全分离包络设计方法包括:选取两分离体中构型布局相对变化较少者为安全分离包络设计基准体;以基准体的外轮廓包络为基准,给定最小动态安全距离,由基准向外扩最小动态安全距离形成分离包络;搜索分离包络上的所有突出点,对每个突出点,以该突出点为起点,做与基准体分离运动方向夹角为α的射线;若所有射线均落在分离包络以内,则该分离包络即是安全分离包络;若有射线落在分离包络之外,则以落在分离包络之外且能围住其他射线的射线及分离包络围成的图形为安全分离包络。本发明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分离动态过程影响,可靠性极高,可快速给出航天器间的安全分离包络,无需分离动力学仿真分析,省时省力。

    一种基于轴流泵驱动的航天器单相流体回路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4212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1046432.1

    申请日:2016-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要应用于航天器的单相流体回路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流体管路、轴流式机械泵(轴流泵)、表面张力管理式补液器/储液器。本发明主要应用与航天器热量的转移与传递。流体回路包括热量收集端(热交换区Ⅰ)、热量释放端(热交换区Ⅱ)、以及传递回路组成。流体回路采用两套轴流式机械泵进行驱动。轴流泵运转时驱动传导流体工质携带热量进行传递,在轴流泵停止运转时,由于工质流动停止,只有流体及管路本身的热量传导。所以该传热装置的传热开关比或传热调节范围大,能够满足热量变化较大航天器传热需求。

    天线及其高频电缆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24462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895751.2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及其高频电缆的安装结构,包括:天线,所述天线通过天线支架安装在远离舱体的位置,所述天线支架通过穿舱口与所述舱体连接;高频电缆,所述高频电缆的一端采用SMA接头连接所述天线,所述高频电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天线支架的内壁、穿舱口后进入舱体,采用SMA接头与所述舱体内的应答机连接,中间没有转接,所述高频电缆通过扎带固定于所述天线支架内和舱体内。本发明无额外插入损耗的整体电缆设计、可靠的电缆穿孔及绑扎保护、封闭式悬臂轻质天线支架设计、封闭天线支架内高频电缆固定设计,实现了低插入损耗、天线远离舱体布局无遮挡等有益效果,可降低系统插入损耗,保证测控分系统的性能。

    一种用于地磁尾探测的太阳帆飞行器星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2025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267184.6

    申请日:2018-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1021 B64G1/1085

    Abstract: 一种用于地磁尾探测的太阳帆飞行器星座系统,包括多颗太阳帆飞行器,多颗太阳帆飞行器分布于对应的多个轨道上形成多星组网的多点联合立体探测空间,且各个太阳帆飞行器均利用太阳光压力进行轨道升交点赤经的摄动,使太阳帆飞行器形成与地磁尾转动速度相同的非开普勒轨道。由于通过多颗太阳帆飞行器在多个轨道上形成多星组网,及利用太阳光压力进行轨道升交点赤经的摄动,使太阳帆飞行器形成与地磁尾转动速度相同的非开普勒轨道,从而可以一直保持其供线位于地磁尾区域,各个太阳帆飞行器每圈均飞越地磁尾区域,大大延长地磁尾联合探测的有效观测时间,获得比常规卫星4倍以上的地磁尾区域有效探测时间,从而大大增加了捕获磁层亚暴事件的概率。

    一种飞行器分离仿真方法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53869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310375166.7

    申请日:2013-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分离仿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多点‑点式分离机构、主被动飞行器结构设计参数;建立分离机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飞行器分离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影响飞行器分离性能的各种参数,并进行单因素影响仿真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参数;综合考虑主要影响参数对飞行器分离性能的耦合仿真分析。本发明通过建立的仿真分析模型,综合考虑多个主要影响因素,对飞行器分离全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并且经济、高效。

    一种探测器推进舱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7586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38413.6

    申请日:201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器推进舱,包括一设于该推进舱前端的前盖,还包括:设于所述前盖内部的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用于配电、供电以及控制该推进舱,一内部设有一容置结构的推进舱本体和一设于所述容置结构内的燃料单元,以及一用于固定所述燃料单元的固定结构,该推进舱通过接口结构与运载火箭及地面支持设备的对接并通过安装在该推进舱外侧的的动力单元为该推进舱加速、制动和姿态调整;本推进舱的工作方法包括奔火动作、近火制动及环火飞行动作等动作。本发明可用于火星探测和其他深空星际探测轨道运输任务,其结构简单,设计风险较小,尤其适用于无人探测器远距离深空探测任务。

    月球探测航天器轻型多功能热控多层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5345360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20647956.0

    申请日:2015-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月球探测航天器轻型多功能热控多层支架。该支架根据月球探测航天器的一种“外-中心承力筒”的具体构型,采用整体支撑方式搭载热控多层。该支架由骨架、锥形绳网和圆形绳网构成。骨架选用碳纤维材料,由梁、环和立柱组成,连接外承力筒与仪器圆盘。绳网使用高强聚乙烯绳,在碳纤维骨架的立柱与中心承力筒之间编织成锥形绳网,在中心承力筒内侧编织成圆形绳网。绳网与立柱和中心承力筒的连接采用尼龙扎带过渡、调节、拉紧。该支架利用了碳纤维材料和高强聚乙烯绳的密度小、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实现承载大面积热控多层,避免了在主结构间安装支架次结构造成的力学耦合,该支架的碳纤维立柱又可多梯次地搭载电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