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99421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61112.8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筛选血管生成相关microRNA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含:步骤1,进行目标细胞的培养和铺板;步骤2,配置microRNA/DNA/脂质体的混合物,对步骤1所述的细胞进行共转染;步骤3,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该步骤3包含:将步骤2所得的共转染后的细胞,用一种含有VEGFA基因3′UTR与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以及一种海肾荧光素酶载体分别进行转染;然后将得到的细胞经过培养后,进行收集;将所收集的细胞进行裂解;取15-20μl细胞裂解液于离心管中,加入工作液,然后用发光仪进行测读。该报告基因为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用来筛选血管生成相关的microRNA、研究血管生成与microRNA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研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的机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293749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10136.1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该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是以马钱子碱为活性成分,以羧基化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作为药物包被辅料,外链接抗人AFP单克隆抗体制成的免疫靶向纳米微粒。本发明提供的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制备工艺简便,包封率高,药物释放稳定,成球性好,可用于制备抗肿瘤免疫靶向药物,该药物能用于抗肝癌治疗,通过外周静脉给药后,抗人AFPMcAb-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载体能够增加马钱子碱在肝癌细胞聚集,使药物在局部缓慢释放,延长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时间,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马钱子碱全身毒性;具有精准靶向肿瘤组织细胞药物聚集、药物释放稳定,抗癌效果好,安全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277383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217195.1
申请日:2011-08-0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HIPK2基因的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包含HIPK2基因的编码序列以及载体质粒DNA序列。其中载体质粒DNA序列包含与HIPK2基因可操作地连接的调节序列,该载体质粒是可以在宿主中复制和生存的真核表达质粒。该重组质粒的构建包括引物设计、PCR扩增、NheI和KpnI双酶切及纯化、目的片段和载体质粒的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以及重组质粒酶切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等步骤。该重组质粒可用于HIPK2基因在肿瘤血管新生、增殖凋亡、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理的研究,以及基于HIPK2基因的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和生产,从而提供预防和治疗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310717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710041027.5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IPC: A61K31/343 , A61K9/19 , A61K47/3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一种丹参酮IIA聚乳酸载药纳米粒制剂以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载药纳米粒的活性组分为丹参酮IIA,所用载药纳米材料为聚乳酸,纳米粒粒径范围为50nm~300nm,纳米粒载药量为1%~30%,纳米粒包封率为70%~90%。所述的载药纳米粒制成冻干粉针剂。本发明能提高药物在载体材料中的分散程度,改善药物的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而且可以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增加肝靶向性,于丹参酮的注射给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较好地解决脂质体、微乳等制剂中药物易泄露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108262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610149139.8
申请日:2006-11-1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肿瘤介入栓塞剂剂,本发明以去甲斑蝥素为活性成分,以生物降解材料海藻酸和聚酸酐作为药物辅料,建立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工艺,制备去甲斑蝥素-海藻酸/聚酸酐微球。本发明的去甲斑蝥素微球,用于肿瘤的介入治疗,通过肝动脉介入给药,对肿瘤血管栓塞时间长达一个月以上,引起肿瘤坏死;同时微球能够靶向分布在肿瘤组织,药物在局部缓慢释放,延长药物对肿瘤组织的作用时间,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性。具有靶向分布在肿瘤组织、血管栓塞时间长、药物释放稳定,抗癌效果好,安全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308325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2772.0
申请日:2013-01-2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酮ⅡA-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用途,该微球采用水包油型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其油相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二氯甲烷溶液,水相为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微球中丹参酮ⅡA的载药量为1%~10%,包封率为60%~90%,微球粒径范围为30~200mm。本发明提供的丹参酮ⅡA-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适用于肝癌的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肝肿瘤末梢血管栓塞作用,有效栓塞时间为7~60天。该微球能够靶向分布在肿瘤组织,缓释药物,提高药物局部浓度,延长药物代谢时间,明显抑制动物肝肿瘤生长,延长动物的生存期。微球栓塞后可抑制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减少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1608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84482.X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IPC: A61K9/14 , A61K47/34 , A61K31/47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马钱子碱纳米微粒及其用途。本发明以马钱子碱为活性成分,以羧基化聚乙二醇和聚乳酸作为药物辅料制成,该纳米微粒中携载马钱子碱含量为4.2%~4.6%,包封率为67%~82%。本发明的马钱子碱纳米微粒,用于抗肝癌治疗,通过外周静脉给药后,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载体能够增加马钱子碱在肝脏肿瘤组织聚集,使药物在局部缓慢释放,延长药物对肿瘤组织的作用时间,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马钱子碱全身毒性。具有肿瘤组织药物聚集、药物释放稳定,抗癌效果好,安全等优势。该纳米药物的发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293750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210143.1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用于制备抗肝癌靶向药物的用途,该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是以马钱子碱为活性成分,以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作为药物包被辅料,外链接抗人AFP单克隆抗体形成的免疫靶向纳米微粒。本发明提供的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工艺简便,包封率高,药物释放稳定,成球性好,可用于制备抗肿瘤免疫靶向药物,该药物能用于抗肝癌治疗,通过外周静脉给药后,抗人AFPMcAb-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载体能够增加马钱子碱在肝癌细胞聚集,使药物在局部缓慢释放,延长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时间,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马钱子碱全身毒性;具有精准靶向肿瘤组织细胞药物聚集、药物释放稳定,抗癌效果好,安全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293749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210136.1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该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是以马钱子碱为活性成分,以羧基化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作为药物包被辅料,外链接抗人AFP单克隆抗体制成的免疫靶向纳米微粒。本发明提供的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制备工艺简便,包封率高,药物释放稳定,成球性好,可用于制备抗肿瘤免疫靶向药物,该药物能用于抗肝癌治疗,通过外周静脉给药后,抗人AFPMcAb-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载体能够增加马钱子碱在肝癌细胞聚集,使药物在局部缓慢释放,延长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时间,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马钱子碱全身毒性;具有精准靶向肿瘤组织细胞药物聚集、药物释放稳定,抗癌效果好,安全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310717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710041027.5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IPC: A61K31/343 , A61K9/19 , A61K47/3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一种丹参酮IIA聚乳酸载药纳米粒制剂以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载药纳米粒的活性组分为丹参酮IIA,所用载药纳米材料为聚乳酸,纳米粒粒径范围为50nm~300nm,纳米粒载药量为1%~30%,纳米粒包封率为70%~90%。所述的载药纳米粒制成冻干粉针剂。本发明能提高药物在载体材料中的分散程度,改善药物的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而且可以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增加肝靶向性,于丹参酮的注射给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较好地解决脂质体、微乳等制剂中药物易泄露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