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换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9218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80035628.1

    申请日:2018-02-16

    Abstract: 电容器(C)具有寄生电感分量(Lp),在正极线(PL1)与负极线(NL)之间电连接。转换器(10)构成为包括设置于正极线(PL1)的电抗器(Lc),进行通过电容器(C1)平滑化后的直流电压的电压变换。逆变器(20)构成为通过开关控制进行转换器(10)与交流马达(M)之间的直流交流变换。正极线(PL1)中的连接直流电源(B)和电容器(C)的路径(PATH1)的电感小于负极线(NL)中的连接直流电源(B)和电容器(C)的路径(PATH2)的电感。路径(PATH2)的电感和路径(PATH1)的电感的差小于寄生电感分量(Lp)的2倍。

    电力变换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83082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510303006.0

    申请日:2010-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217 H02M200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具备将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的高功率因数转换器部、平滑电容器、DC/DC转换器部以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高功率因数转换器部使得一边控制交流的功率因数一边使直流电压追踪目标值,并且对半导体开关元件进行占空控制使得从DC/DC转换器部向负载的直流电压追踪指令值。然后控制电路根据直流电压来调整高功率因数转换器部的直流电压目标值使得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占空比接近设定值,使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占空比最佳化来降低电力损耗。

    电力变换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1875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080067139.8

    申请日:2010-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217 H02M2001/007

    Abstract: 电力变换装置具备将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的高功率因数转换器部(100)、平滑电容器(10)、DC/DC转换器部(200)以及控制电路(16)。控制电路(16)控制高功率因数转换器部(100)使得一边控制交流的功率因数一边使直流电压(Vdc)追踪目标值(Vdc*),并且对半导体开关元件(11a~11d)进行占空控制使得从DC/DC转换器部(200)向负载(2)的直流电压(Vout)追踪指令值。然后控制电路(16)根据直流电压(Vout)来调整高功率因数转换器部(100)的直流电压目标值(Vdc*)使得半导体开关元件(11a~11d)的占空比接近设定值,使半导体开关元件(11a~11d)的占空比最佳化来降低电力损耗。

    DC/DC转换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3984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180066536.8

    申请日:2011-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5 H02M3/33507

    Abstract: 在通过变压器(3)使初级侧与次级侧绝缘的DC/DC转换器中,具有阳极分别连接于变压器(3)的次级绕组两端而阴极相互连接的两个二极管(9a,9b);以及将电阻(11)与电容器(10)串联连接而成的串联电路,具备将二极管的(9a,9b)的阴极连接于电阻(11)与电容器(10)的连接点来构成的缓冲电路(8)。而且,将在变压器(3)的次级侧产生的浪涌电压通过电容器(10)的电压进行钳位,将蓄积在电容器(10)中的浪涌能量经由电阻(11)在负载7中再生,由此通过容易的结构抑制在变压器(3)的次级侧产生的浪涌电压,并且可靠地有效利用浪涌能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