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9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9234.9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生态脆弱地区高桩承台的出渣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龙门吊出渣系统和溜管出渣系统;其中,所述溜管出渣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对原地面线进行测量放样,根据地面线设计合理的溜管安装高程;其中,设置溜管的坡面坡度≥40°;在各个变坡点、凹凸点搭设用于固定溜管的支撑架,确保溜管搭设为弧形且不能出现上坡;若溜管落于原地面上,则开挖用于放置溜管的管槽,且在管槽内铺设一层松质软土并夯实;溜管的内径不小于45‑50cm,壁厚不小于5mm;其中,配置要求为单个T梁桥墩柱配置一根溜管;最下端一节溜管的管口距地面不得高于5m;本发明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减少生态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2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84198.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防撞护栏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桥梁防撞护栏模板兼安全通绳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施工人员工作时其安全背带上安全绳的锁扣与第一支架上的安全通绳相连,降低了临边作业和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安全通绳还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检测组件相连,当施工人员或者施工设备从模板上掉落后,通过拉动安全通绳触发第一检测组件,触发掉落警报,便于实时监测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情况。在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分别通过第一检测杆和第二检测杆与外模板的顶端外沿和顶端内沿相抵接,使外模板的变形能够通过检测杆分别传递至检测组件内的压力传感器处,实现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模板状态,便于及时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66491.X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制T梁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T梁蒸汽养护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制梁台座左段、中间段、右段均设置有蒸汽出口,实现对整体预制T梁的同步养护操作,采集养护棚工况数据并计算棚内温度逸散状态,调整供气状态和时间确保养护过程中包裹T梁的蒸汽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恒温阶段,通过间歇式蒸汽供给让混凝土在恒温阶段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棚内温度升降过程中,采用阶梯式升降温方式,避免混凝土因快速升温或者降温而产生的热应力,减少混凝土开裂的风险。阶梯式升温避免水分急剧蒸发,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逐步降温让混凝土缓慢地适应温度变化,避免温度骤降导致的裂缝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4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15410.5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福勇 , 黄尧 , 胡科阳 , 谢智宇 , 钟涛 , 王勐祥 , 刘国权 , 申博文 , 罗鹏程 , 钟浩然 , 范国华 , 罗俊洲 , 李国强 , 杨俊杰 , 翁学新 , 吴哨兵 , 项海燕
IPC: E21F16/02 , F04B49/06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7/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方法及其系统,包括采集隧道地质勘察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建立描述隧道沿线地下水流动的瞬态流数学模型;将隧道沿线区域划分为网格,并将地质参数赋值到相应网格;设定初始水头分布,并设置边界条件;建立差分方程;将所述差分方程构建有限差分计算程序;运行程序模拟涌水量,在模拟的时间段内,计算每个网格点的水头变化,从而得到涌水量;根据模拟结果,设计排水系统的容量和布局;构建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器接收来自各级水仓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动态调整泵站的抽水能力。本发明通过集成先进的监测、模拟、控制和通信技术,实现了隧道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361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16694.0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顺层复杂地质隧道微台阶通道机械流水化挖掘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开挖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围岩三台阶法开挖,开挖的上台阶长度为4‑5m及高度0.45H,H为隧道开挖高度,中台阶长度为4m及高度0.35H,下台阶高度为0.2H及长度10m,采用多功能台阶拱架作业台车开挖,在中台阶和下台阶中部预留连续的斜坡开挖通道,并同时采用侧翻装载机配合装渣,并在初支护拱架未全部完成封闭期间,配合使用隧道导坑钢架,错位对隧道顺层围岩进行临时支护,并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喷射支护技术对隧道顺层围岩支护。本发明提高了挖掘和出渣工效,提高支护效率,有效避免顺层边坡开挖过程中出现坍方冒顶事故,并实现最低的沉降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37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60466.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设计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壁空心墩盖梁支架智能设计方法及系统,方法步骤包括:S10:建立选型数据库;S20:输入基础施工数据;S30:每个设计数据选出两个不同的初始值;S40:设置基础数据组和多个对比数据组;S50:将基础数据组和对比数据组进行成本计算和强度核算,再进一步计算出基础数据组和对比数据组的安全评分;S60:从安全评分上进行比较,将对比数据组按照差距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并按照排列顺序,对各个对比数据组中被替换的设计数据进行打分;S70:更新对比数据组并返回S50;S80:多次计算后,输出安全评分与成本比值最小的数据组作为最终设计结果。本发明能够智能得获得较优性价比的设计方案,有效提升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85223.5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FLED的低位照明设计方法、照明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通过分析,确定隧道照明的视觉影响因素,对隧道环境特征、隧道交通事故特征、公路隧道驾驶疲劳致因进行分析;对隧道驾驶疲劳规律进行现场测试;对隧道侧壁亮度对公路隧道光环境及人眼视觉特性的影响规律测试;通过分析影响驾驶人动态认知的因素,确定视觉参考系构建方法;通过软件Dialux模拟仿真和实体隧道试验验证,确定DFLED灯在隧道照明中的布灯方式、安装高度与间距及控制方法;既能保障交通安全又能实现节能照明。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83198.1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中书 , 刘国权 , 何豪 , 王龙 , 王筑楠 , 孔尖 , 罗俊洲 , 胡科阳 , 谢智宇 , 钟涛 , 王勐祥 , 钟浩然 , 杨俊杰 , 李国强 , 翁学新 , 吴哨兵 , 项海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长大断面隧道开挖施工室内模拟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应力释放率研究,相似比计算,根据相似比制备与实际围岩相似的试验材料,设计并构建模拟隧道的室内试验台架,在试验台架中布置测点,模拟不同施工工法进行开挖试验,采集并分析试验数据,优化施工工艺参数等步骤。本发明通过精确的相似比计算、多样化的材料选择、模型尺寸的优化、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对长大断面隧道开挖施工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的显著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3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20467.5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新疆那巴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新疆交投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埋止水卡具定位施工装置,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中埋止水带拱顶定位机构和拱顶支撑定位机构,中埋止水带拱顶定位机构包含有拱形钢条、连接条、支撑纵板、拆卸套、卡具和卡紧螺栓,拱形钢条设有两个且前后对应设置,两个拱形钢条通过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条连接形成中埋止水带拱形支架,中埋止水带铺设在中埋止水带拱形支架的上侧,两个拱形钢条的中部通过支撑纵板固定连接,支撑纵板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拆卸套。该中埋止水卡具定位施工装置,对中埋止水带的支撑效果好,浇筑时混凝土的压力不会造成止水带的边部变形,在隧道内的拱顶部分更容易让止水带处于浇筑层的中部,利于提升中埋止水带的止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6491.X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制T梁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T梁蒸汽养护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制梁台座左段、中间段、右段均设置有蒸汽出口,实现对整体预制T梁的同步养护操作,采集养护棚工况数据并计算棚内温度逸散状态,调整供气状态和时间确保养护过程中包裹T梁的蒸汽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恒温阶段,通过间歇式蒸汽供给让混凝土在恒温阶段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棚内温度升降过程中,采用阶梯式升降温方式,避免混凝土因快速升温或者降温而产生的热应力,减少混凝土开裂的风险。阶梯式升温避免水分急剧蒸发,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逐步降温让混凝土缓慢地适应温度变化,避免温度骤降导致的裂缝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