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9367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092255.X
申请日:2015-02-2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22C3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合锻造成型的高强韧性非调质钢,通过微合金化作用,提高非调质钢再结晶温度,使其适用于复合锻造(热锻+温锻)成型,并改善非调质钢强韧性。本发明的调质钢经复合锻造成型后,锻件的抗拉强度Rm≥900MPa,屈服强度Rp0.2≥750MPa,屈强比≥0.85,延伸率A ≥17%,断面收缩率Z ≥50%,该锻件能够满足高冲击载荷的性能要求,具有与同用途调质钢相媲美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缩短工艺流程、节能和降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7128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56441.2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0 , B21J1/06 , B21J5/002 , B21J5/02 , B21J5/08 , B22D18/02 , C21D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采油树关键部件用钢锻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F22合金钢和Fe-Ga中间合金为原料,在中频电炉冶炼成优质钢水,然后在液压机上进行液态模锻,并在1200℃左右脱模,采用自由锻加束缚锻的复合锻造方式对坯料进行锻造,得到二次锻坯;然后对二次锻坯采用水冷-空冷两次循环交替方式进行淬火热处理;最后,对淬火后的二次锻造坯采用回火-水冷-再回火-再水冷的二次回火处理,即得到所述深海采油树关键部位用钢锻件。本发明的锻造工艺与热处理工艺的组合有效地防止了形状复杂的大锻件淬火开裂,而且制造的深海采油树关键部件用钢锻件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是低温韧性大幅度提高,能很好地适用于深海低温工况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3589487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542096.X
申请日:2013-11-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10M169/04 , C10M177/0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重载装备用复合润滑剂,按质量分数,由以下组分组成:微纳米天然矿物微粉5%-45%,油溶性纳米金属颗粒2%-15%,性能调节剂5%-30%,催化剂1%-5%,表面改性剂3%-20%,分散介质30%-7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境友好型高速重载装备用复合润滑剂,具有良好的理化相容性,并可显著改善其润滑抗磨特性,提升润滑油的服役寿命,延长换油周期,显著降低能量和资源消耗;适用范围广,能够在摩擦副表面诱发形成富含Si的保护层,显著提高摩擦表面的磨损抗力和润滑能力,实现装备运行表面的原位在线强化与修复;其制备采用油基“细化-改性-分散”一体化工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788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71796.0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跨尺度多相原位增强效应的耐热合金钢成分及其微结构调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wt%的合金元素:C:0.20~0.45,Mn:1.0~2.0,Cr:2.0~4.0,Ni:1.5~3.0,Ti:0.3~0.8,Mo:0.01~0.1,Cu:0.2~0.8,N:0.005~0.015,RE:0.001~0.008,P:≤0.005,S:0.005~0.01;还包括V、Nb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跨尺度多相原位增强效应的耐热合金钢成分及其微结构调控工艺,能够显著改善合金钢的强韧性、耐磨性、高温组织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并且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962887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68047.0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带微孔结构的纳米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设备及工艺,该制备设备包括电磁场发生控制器、磁极、超声发生器、测温系统、容器,所述电磁场发生控制器与所述磁极相连接,所述超声发生器、所述测温系统分别与所述容器相连接。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表面带微孔结构的纳米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其是在施镀步骤,借助磁极、超声发生器向施加电磁场和超声波,与传统化学复合镀相比,在较低沉积温度下,通过电磁-超声复合场协同作用可快速制备组织细小、结构致密的纳米复合镀层,效率明显提高、能耗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593671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92255.X
申请日:2015-02-2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22C3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01 , C22C38/005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合锻造成型的高强韧性非调质钢,通过微合金化作用,提高非调质钢再结晶温度,使其适用于复合锻造(热锻+温锻)成型,并改善非调质钢强韧性。本发明的调质钢经复合锻造成型后,锻件的抗拉强度Rm≥900MPa,屈服强度Rp0.2≥750MPa,屈强比≥0.85,延伸率A≥17%,断面收缩率Z≥50%,该锻件能够满足高冲击载荷的性能要求,具有与同用途调质钢相媲美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缩短工艺流程、节能和降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8948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42096.X
申请日:2013-11-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10M169/04 , C10M177/0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重载装备用复合润滑剂,按质量分数,由以下组分组成:微纳米天然矿物微粉5%-45%,油溶性纳米金属颗粒2%-15%,性能调节剂5%-30%,催化剂1%-5%,表面改性剂3%-20%,分散介质30%-7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境友好型高速重载装备用复合润滑剂,具有良好的理化相容性,并可显著改善其润滑抗磨特性,提升润滑油的服役寿命,延长换油周期,显著降低能量和资源消耗;适用范围广,能够在摩擦副表面诱发形成富含Si的保护层,显著提高摩擦表面的磨损抗力和润滑能力,实现装备运行表面的原位在线强化与修复;其制备采用油基“细化-改性-分散”一体化工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289279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1446967.3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南京中盛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变形夹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串联式制动盘淬火防变形夹紧装置,包括电机托板,所述电机托板的上端中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电机托板的上端两侧连接有两根相对称的立柱,每个所述压缩弹簧均位于每个压板的下方,每两个所述压板之间均放置有制动盘工件,所述顶板的上端中部设有油缸支座,所述油缸支座上装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上端设有吊环,所述油缸的下端与滑板连接,所述油缸的上端一侧通过油管连接有液压站。本实用新型采用串联式的压紧方式,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装夹工件方便,效率高用时少,生产效率高可以一次装夹同时淬火多个工件,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预防工件的变形,非常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219576826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1169396.3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底座的涂装机,包括喷涂箱,喷涂箱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头,喷涂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对发电机底座运输的输送线,输送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承载组件,喷涂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对带动承载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承载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安装于输送线的顶部,安装板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座。本实用新型利用喷涂箱、喷头、输送线、承载组件和驱动组件的配合使用方式,从而在输送线的运输下,承载组件带动发电机底座运动至驱动组件相对应处时,驱动皮带就可以带动连接套筒、承载座和发电机底座转动,从而使其处于转动状态喷涂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211757698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22281504.6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南京星乔威泰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IPC: B21C37/02 , B21B45/00 , B21D37/16 , B21D37/10 , B21D37/12 , B21C51/00 , B21D43/08 , B21B37/74 , B21B37/00 , C21D1/74 , C21D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钢的形性梯度控制装置,包括传送架,传送架上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之间依次设置第一加热炉、轧制装置和第二加热炉;传送架的输出端与冲压装置连接;冲压装置包括相匹配的上凸模和下凹模,下凹模面对面设置的侧面上安装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边辊轨道;上凸模和所述下凹模的内部均匀布设若干冷却水道,每个冷却水道单独控制,且每个冷却水道均受热电偶监控温度。有效实现超高强度钢板材刚度、强度、韧性梯度的同步控制,使得超高强度钢的形性具有梯度,在保证刚度设计要求的同时实现轻量化。(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