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7055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38134.6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B23K26/38 , B23K26/402 , B23K26/082 , G01N21/65 ,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渐开线激光辅助的晶圆切割加工方法、系统及应力检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切口处粗糙度高、残余应力大的缺陷。该方法,包括:将晶圆固定于转台上,转台放置于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在X‑Y平面上的位置,使激光器聚焦在晶圆中心;驱动转台匀速旋转,并驱动激光器沿X轴或Y轴水平匀速运动,使激光在晶圆上的运动曲线为渐开线;在激光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控制激光脉冲的峰值能量和脉冲宽度从而切割晶圆。本发明加工速度更加高速、平稳,内爆位置更加精确,产品切口较为平滑、残余应力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37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1426582.1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作用的纳观多相界面瞬态观测装置,包括:微针鳍散热结构芯片,其放置在显微检测扫描平台上,在微针鳍散热结构芯片内设有微柱阵列,透镜结构和光纤耦合器,在微柱阵列的微流道中通有包含金纳米颗粒的悬浮溶液,将微针鳍散热结构芯片和显微检测扫描平台置于暗盒中,双脉宽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脉冲在光纤耦合器作用下对准透镜结构,聚焦后从侧面进入微柱阵列中,照射悬浮溶液中的金纳米颗粒,在暗场环境中,对金纳米颗粒被激光脉冲照射后形成的多相界面瞬态进行观测。该装置能够对微柱阵列中产生的纳观多相界面瞬态进行高分辨率暗场观测,能够控制微柱阵列的温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作用的纳观多相界面瞬态观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11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25592.0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内部激光聚焦平面检测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位移台和光束耦合的皮秒脉冲激光和共聚焦拉曼发生器,通过皮秒激光聚焦对待检测碳化硅内部形成损伤,并得到标准碳化硅拉曼光谱的拉曼峰位置;调整待检测碳化硅在Z轴上的位置得到多个拉曼采样点的拉曼信号;根据采样点的拉曼峰位置与标准碳化硅拉曼光谱的拉曼峰位置相比得到采样点的拉曼峰位移;进而通过双轴模型计算得到每个拉曼采样点的拉曼残余应力,根据拉曼残余应力最大时所对应的采样点位置确定真实聚焦平面位置。本申请可以实现小范围短时间内对拉曼残余应力的原位检测,快速测量皮秒脉冲激光的实际聚焦平面的位置,计算与设定聚焦平面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322036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90591.5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领域和边缘计算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系统模型的任务卸载方法。一种MEC‑智能交通系统,包括:路边单元、基站、核心网络、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MEC‑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任务时延模型和MEC服务器能耗模型,并据此定义了MEC‑智能交通系统中的MEC服务器总能耗最小化问题。该求解方法在传统粒子群算法基础上结合了模拟退火算法中概率突跳的思想克服了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更易得到全局最优解,并进一步与遗传算法相融合,提高了算法收敛性和算法全局搜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4404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065763.X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L23/473 , H01L23/538 , H01L23/552 , H01L21/76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嵌散热腔的低损耗射频垂直电连接结构和制作方法。一种内嵌散热腔的低损耗射频垂直电连接结构,包括:上下两层的垂直对称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硅基板,其上有凹槽;设置在硅基板凹槽底部设置有硅通孔TSV;硅通孔TSV为圆柱体结构;包括:铜芯3、内硅柱4、铜屏蔽筒5和外硅柱6;内硅柱4包裹所述铜芯3;第一部分的凹槽和第二部分的凹槽形成密闭的冷却介质腔存储冷却介质;以及第一部分的硅通孔TSV和第二部分的硅通孔TSV一一对应连接。本发明通过硅基板内嵌散热腔使用冷却介质进行冷却,提高了散热功能。通过设置外层的铜屏蔽筒5,可以减小铜芯3的信号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180065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48734.3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4N21/2343 , H04N21/4402 , H04N21/472 , H04N21/6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解码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视频解码方法通过在对图像码流进行解码之前,先将待播放视频的不同视点所对应的背景帧码流进行解码,得到重建背景帧,使得提前完成了解码图像码流时的所必须的部分操作,减轻了设备在进行图像码流解码时的处理负担,提升了整体的视频解码效率;通过在解码时仅参考重建背景帧的这一独立参照依据对各路目标视频所对应的图像码流进行解码,由于各图像码流解码仅依赖重建背景帧,而不依赖已解码的其他图像,因此达到不同视点对应目标视频间的实时自由切换并流畅播放的目的,同时较之完全无帧间依赖的方式,具有更高的视频压缩效率,以及系统实现的简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3167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0141265.6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4N19/124 , H04N19/4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量化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基于量化块的尺寸对所述量化块中每个量化系数进行置零判定,判定所述量化系数对应的反变换系数是否可以直接置0;当所述量化系数对应的反变换系数不可以直接置0时,对所述量化系数进行反量化计算,获取对应的反变换系数。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量化方法通过置零判定,在反量化计算前就将反量化后得到的反变换块中的非0系数控制在合适区域,从而控制反变换块的复杂程度,进而有效控制反变换过程的复杂程度,并最终降低软硬件解码器的实现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31670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41265.6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4N19/124 , H04N19/4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量化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基于量化块的尺寸对所述量化块中每个量化系数进行置零判定,判定所述量化系数对应的反变换系数是否可以直接置0;当所述量化系数对应的反变换系数不可以直接置0时,对所述量化系数进行反量化计算,获取对应的反变换系数。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量化方法通过置零判定,在反量化计算前就将反量化后得到的反变换块中的非0系数控制在合适区域,从而控制反变换块的复杂程度,进而有效控制反变换过程的复杂程度,并最终降低软硬件解码器的实现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8526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30455.0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Retinex的逆色调映射图像转换方法,基于多尺度Retinex模型,将逆色调映射分为动态范围扩展子任务和细节纹理恢复子任务;针对逆色调映射的子任务设计不同的逆色调映射网络,得到恢复后的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再基于多尺度Retinex模型进行合并,得到高动态范围图像。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具有减少色偏,恢复过曝区域信息等优势;能够鲁棒地完成低动态范围图像向高动态范围图像转换。在扩展动态范围的同时,还能恢复过曝区域纹理以及保证颜色不失真。
-
公开(公告)号:CN10687533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037483.6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G06T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全景图像的非对称映射方法,包括映射过程和反向映射过程;映射过程通过非对称前向映射方法将原始图转换成非对称图;包括:将经纬图坐标映射为原始全景图坐标;计算经纬图感兴趣区域横向和纵向上的最大下采样比例;建立从映射图到经纬图相同点坐标的映射关系;生成非对称映射图;反向映射过程通过非对称反向映射方法将非对称图反映射成原始图。原始图为任意格式的全景图。本发明对全景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使用较高的采样精度,对非感兴趣区域使用较低采样精度,由此降低图像分辨率,进而降低全景图像的数据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