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孔腹腔镜平台的小儿疝气结扎术辅助夹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695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62414.1

    申请日:2023-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孔腹腔镜平台的小儿疝气结扎术辅助夹钳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对腹腔镜进行支撑,同时不会影响使用的基于单孔腹腔镜平台的小儿疝气结扎术辅助夹钳装置,包括有放置板、安装板Ⅰ、紧固螺栓Ⅰ、调节架、显示器、升降组件等;放置板顶部设置可前后滑动的安装板Ⅰ,安装板Ⅰ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Ⅰ。本发明通过将腹腔镜主体放置在万向球内,使得腹腔镜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得到支撑,不需要医务人员用手承担腹腔镜主体的重量,同时腹腔镜主体在万向球的作用下,也可以进行位置的调节,不会影响腹腔镜主体的使用。

    渐开线激光辅助的晶圆切割加工方法、系统及应力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055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138134.6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渐开线激光辅助的晶圆切割加工方法、系统及应力检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切口处粗糙度高、残余应力大的缺陷。该方法,包括:将晶圆固定于转台上,转台放置于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在X‑Y平面上的位置,使激光器聚焦在晶圆中心;驱动转台匀速旋转,并驱动激光器沿X轴或Y轴水平匀速运动,使激光在晶圆上的运动曲线为渐开线;在激光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控制激光脉冲的峰值能量和脉冲宽度从而切割晶圆。本发明加工速度更加高速、平稳,内爆位置更加精确,产品切口较为平滑、残余应力较低。

    一种智能管理胰岛素注射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59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83703.0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管理胰岛素注射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中,本装置内共包括胰岛素规范注射卡,标记后胰岛素注射规范卡,红外热成像扫描装置,终端装置,智能桌垫,该智能管理胰岛素注射的装置,本发明可以更加智能化地管理患者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的注射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规范的注射习惯,有效地避免因不当注射产生皮下脂肪增生的概率,结合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注射点位科学地做出区分,使患者在注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不可注射区域;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针对每一位患者定制化制定其胰岛素注射的相关规范,一对一地进行胰岛素注射计划的制定;同时材质的选择可以解放出双手,注射过程中更加安全。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固液界面传热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799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5544.6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固液界面传热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了(1)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2)设定模拟区域的边界条件;(3)势函数的选取;(4)系统弛豫;(5)设定和模拟相关参数;(6)核心算法仿真计算;(7)系统内部平衡态演化;(8)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处理。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基于微观尺度,以碳化硅‑水界面传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碳化硅‑水界面传热的动态过程进行分子动力学数值分析,对界面热导率,汽泡形核速率进行分析,揭示碳化硅‑水界面的的微观传热作用机制。

    一种碳化硅内部激光聚焦平面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5211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825592.0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内部激光聚焦平面检测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位移台和光束耦合的皮秒脉冲激光和共聚焦拉曼发生器,通过皮秒激光聚焦对待检测碳化硅内部形成损伤,并得到标准碳化硅拉曼光谱的拉曼峰位置;调整待检测碳化硅在Z轴上的位置得到多个拉曼采样点的拉曼信号;根据采样点的拉曼峰位置与标准碳化硅拉曼光谱的拉曼峰位置相比得到采样点的拉曼峰位移;进而通过双轴模型计算得到每个拉曼采样点的拉曼残余应力,根据拉曼残余应力最大时所对应的采样点位置确定真实聚焦平面位置。本申请可以实现小范围短时间内对拉曼残余应力的原位检测,快速测量皮秒脉冲激光的实际聚焦平面的位置,计算与设定聚焦平面的误差。

    渐开线激光辅助的晶圆切割加工方法、系统及应力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055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38134.6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渐开线激光辅助的晶圆切割加工方法、系统及应力检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切口处粗糙度高、残余应力大的缺陷。该方法,包括:将晶圆固定于转台上,转台放置于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在X‑Y平面上的位置,使激光器聚焦在晶圆中心;驱动转台匀速旋转,并驱动激光器沿X轴或Y轴水平匀速运动,使激光在晶圆上的运动曲线为渐开线;在激光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控制激光脉冲的峰值能量和脉冲宽度从而切割晶圆。本发明加工速度更加高速、平稳,内爆位置更加精确,产品切口较为平滑、残余应力较低。

    一种碳化硅内部激光聚焦平面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5211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25592.0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内部激光聚焦平面检测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位移台和光束耦合的皮秒脉冲激光和共聚焦拉曼发生器,通过皮秒激光聚焦对待检测碳化硅内部形成损伤,并得到标准碳化硅拉曼光谱的拉曼峰位置;调整待检测碳化硅在Z轴上的位置得到多个拉曼采样点的拉曼信号;根据采样点的拉曼峰位置与标准碳化硅拉曼光谱的拉曼峰位置相比得到采样点的拉曼峰位移;进而通过双轴模型计算得到每个拉曼采样点的拉曼残余应力,根据拉曼残余应力最大时所对应的采样点位置确定真实聚焦平面位置。本申请可以实现小范围短时间内对拉曼残余应力的原位检测,快速测量皮秒脉冲激光的实际聚焦平面的位置,计算与设定聚焦平面的误差。

    用于小RNA检测的探针组以及用此探针组检测小RNA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1709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84474.8

    申请日:2009-05-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席建忠 姚波 李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RNA检测的探针以及用此探针检测小RNA的方法,属于小RNA的检测领域。本发明的用于检测小RNA的DNA探针组由至少两个探针组成,所述至少两个探针连接起来以后,包括所有连接点在内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与目标小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本发明的检测小RNA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探针与目标小RNA杂交、在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最后通过凝胶电泳或者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检测目标小RNA。本发明的检测小RNA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廉价等优点,在与小RNA探测相关的科学实验、临床诊断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通学行为识别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996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35914.7

    申请日:2025-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学行为识别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手机信令数据和学校AOI数据,并对所述手机信令数据和所述学校AOI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所述手机信令数据和所述学校AOI数据,确定基于所述学校的固定驻留对象、固定驻留对象对应的类型;所述类型为对象所到访或驻留的地理网格对应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和所述对象的基础信息,基于预设分类策略,确定所述对象的人群类别、通学行为的起点和终点。本申请结合大规模手机信令数据和学校AOI数据,确定所述对象驻留类型;进而对人群类别和通学行为进行精细划分,有利于提升人群识别的精细程度。本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消毒科室的可分离式器械车

    公开(公告)号:CN1198679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0743.6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毒科室的可分离式器械车,包括:污染车;区域清洁车;区域清洁车与污染车配合卡接相连;污染车朝向区域清洁车的一侧,以及区域清洁车朝向污染车的一侧均为密封隔绝钢板;车体卡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污染车和区域清洁车二者其一上插接板结构,以及设置在污染车和区域清洁车二者另一上、与插接板结构相适配的插接槽结构。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地实现通过一辆可分离式器械车,替代现有的两辆完全独立的器械车,从而解决两辆独立的器械车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回收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诊室空间狭窄物品交替工作困难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