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34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80983.3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高分辨率物质流分析的生活源氮污染核算与控制方法,涉及氮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城乡居民食物氮含量得到城乡居民食物源氮排泄量,其中,所述城乡居民食物源氮排泄量包括城市居民食物源氮排泄量和农村居民食物源氮排泄量;根据所述城乡居民食物源氮排泄量得到食物源氮流向分析结果,其中,所述食物源氮流向分析结果包括污水末端处理氮含量;通过所述污水末端处理氮含量得到氮排放流向分析结果;根据所述氮排放流向分析结果制定针对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的生活源氮污染治理调控策略,根据所述生活源氮污染治理调控策略对所述城乡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对于城乡居民水污染的精准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2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91147.3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8/243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15 , G06Q50/26
Abstract: 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河流水质时空自适应预测方法,涉及环境工程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河流水质关键特征难以筛选,且水质进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收集目标区域的河流水质特征数据进行清洗和补全,构建数据集;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特征进行粗筛选,然后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两种训练设置,选择IncMSE和IncNodePurity两种方法得出河流水质特征的重要性得分,对两种重要性得分进行归一化并重新排序,找到其关键特征;进而找到最优训练方式及其对应模型,实现整个河网的水质指标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73133.0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15 , G06N3/042 , G06N3/049 , G06N3/0464 , G06N3/098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流域多站点水质时空预测方法,属于水质监测预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预处理、时空数据构建、模型构建、模型训练、模型评估。本发明具有高精度预测、广泛适用性,通过交叉验证和超参数优化,提升模型的稳定性,在处理噪声和异常值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0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48815.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长余辉稀土材料辅助减缓菌藻共生MBR反应器膜污染的方法。解决常用技术形成的废水的处理效率低,增加了膜污染速度的问题。将菌藻共生MBR反应器放置在污染水体中,在长余辉稀土材料和菌藻共生系统的作用下实现减缓膜污染;所述MBR反应器包括生物反应器,膜组件和曝气装置;所述生物反应器中含长余辉稀土材料构成的填料;所述填料本体外形呈球状,是空心球结构;所述填料是一种光致发光材料;所述填料内部黏附有菌藻共生系统。本发明填料发光亮度高,余辉时间长达10小时,且无毒无害无辐射,能在夜晚为菌藻提供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特定波长的光,增强菌藻共生体系对生活污水中碳氮磷的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49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95273.9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据动态特征挖掘的水环境时序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水环境预测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水环境数据动态特征挖掘方法存在复杂度高、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确定目标流域的目标变量,采集目标流域目标变量及相关变量的历史数据,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建立初始输入数据集;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对目标变量的特征与相关变量的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与目标变量相关性超过阈值的变量;采用SSA对STL进行参数寻优,利用参数寻优后的STL对目标变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解;建立LSTM模型,利用分解获得的数据和相关性超过阈值的变量对LSTM模型进行训练,获取SSA‑LSTM模型。本发明适用于水环境的预测及动态特征挖掘。
-
公开(公告)号:CN117901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7567.0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中建中环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仿生机器狗的城市水务巡检装置,属于城市水务领域。解决了现有智能水务巡检方法检测方式单一、识别精度低、以及非定点智能巡检方式需人工投放且无法实现跨水系自主作业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智能机器人、传感设备、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巡检流程与管理系统;智能机器人包括四足仿生机器狗和搭载在四足仿生机器狗上的仿生机械臂;传感设备搭载在机器狗上实现对水务系统多维度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搭载在机器狗上,用于对传感设备的多维度监测得到的多源传感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巡检流程与管理系统搭载在机器狗上进行路径规划、传感设备状态感知、预报预警与编队巡检。本发明主要用于城市水务巡检。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38201.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F18/243 , G06F18/25 , G06Q50/26 , G06N5/01 , G06F18/213
Abstract: 基于定量定类数据分析融合的污染负荷量与组分感知系统,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针对传统预测方法,在进行复杂空间要素的统一预测时,由于要素的数量级差异,进而导致了垃圾分类产量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根据定量、定类数据类型的一一对应以及两类模型在相同时空单元下的关联耦合,完成多种生活垃圾在小空间尺度内的精准协同预测,避免了在进行复杂空间要素的统一预测时,由于不同要素的数量级差异,进而导致垃圾分类产量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进而提升了垃圾产量预测的准确率。本申请技术方案在多个场景下的固废智能管理及远景规划都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839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93275.1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赖氨酸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城市地表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地表水体中存在多种致病病原体而引发的微生物污染与潜在公共健康风险。本发明方法:步骤1、将富炭固体分散于Tris‑HCl缓冲溶液中,加入ε‑聚赖氨酸和多巴胺盐酸盐,利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碱性,室温下搅拌反应并确保溶液中的溶解氧充足;步骤2、步骤1反应完成后,真空过滤,收集的固体用超纯水洗涤5~8次,50℃~70℃干燥后过筛。本发明制备得的改性生物炭可在短时间内实现水体细菌及病毒的高效吸附去除,展现了良好的去除效果及稳定性,对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无毒无害,为环保型病原体吸附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813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52563.5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污水回用自适应多膜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应用方法存在设施管理繁琐、出水水质不稳定、建造及运维成本高的问题。进水泵通过进水管连通至沉淀池的下部,沉淀池的上部连通至蚯蚓生物慢滤单元,蚯蚓生物慢滤单元的底部与低压自驱动型超滤单元之间通过第一出水管路连通,沉淀池的底部出泥口通过排泥管与蚯蚓培养池连通,低压自驱动型超滤单元与电控柜电连接,且低压自驱动型超滤单元中的水经提升水泵及循环管路进入沉淀池上部循环。多级膜滤结合生物降解的方式,在稳定出水水质的同时解决了现有人工运维成本高、建造成本高及灌溉水源短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4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38111.9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循环膜电解/陶瓷膜滤耦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常规碱性含盐有机废水处理流程长、药剂消耗量大、资源回收能效低的问题。进水箱内装有碱性含盐有机废水,进水箱通过进水泵及管路连接至阴极室顶部,阳极液储备箱通过注液泵及管路连接至阳极室顶部,阳极室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至浓水箱,阳极室底部通过清洗泵及管路分别连接至第一陶瓷膜滤内室底部及第二陶瓷膜滤内室底部,第一陶瓷膜滤内室顶部及第二陶瓷膜滤内室顶部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阳极室顶部,阴极室底部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第一陶瓷膜滤内室底部及第二陶瓷膜滤内室底部。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物,降低反渗透处理工艺的脱盐负荷,提高回用水的回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