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0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14675.9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西华师范大学 , 哈尔滨吉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B37/02 , A61K31/715 , A61P1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荪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竹荪多糖的制备过程如下:将竹荪子实体粉末和水混合后进行水浴提取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顺次进行浓缩、除色素、除蛋白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与乙醇混合后顺次进行离心、干燥得到竹荪多糖粗提物;将竹荪多糖粗提物、水和CTAB溶液混合后进行静置沉降得到沉淀;将沉淀与NaCl溶液混合后进行透析得到透析液,将透析液浓缩后与乙醇混合,顺次进行沉降、干燥得到沉淀物粉末;顺次应用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和分子排阻柱层析法分别对沉淀物粉末进行分离纯化、洗脱处理即得竹荪多糖。该竹荪多糖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16970.1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IPC: H02J3/06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F17/10 , G06N3/006 , G06F17/11 , H02J3/14 , H02J3/26 , H02J3/48 , H02J3/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智能软开关柔性互联的有源配电网结构形态优化方法,包括:构建有源配电网系统中新能源代表性场景聚类框架,对有源配电网系统中新能源场景进行缩减,得到聚类后的代表性场景;构建智能软开关的位置候选集生成框架;确定智能软开关尺寸优化框架的考虑因素;综考虑因素构建智能软开关的电压源变流器有功损耗函数关系表达式;构建智能软开关的运行约束条件;构建有源配电网系统与上游电网的有功交换功率约束条件;考虑智能软开关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各种约束条件,结合有功损耗函数关系表达式,构建有源配电网系统结构形态优化模型;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有源配电网系统结构形态。本发明可以实现更高效、可靠和可控的电力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09922.3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多类型故障的微电网群柔性互联协调控制方法,包括:(1)采用微分方程描述单个微电网内部功率、频率以及其他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构建单个微电网的动态响应模型;(2)综合考虑不同微电网之间输电线路和柔性互联装置的通信连接关系,构建多个微电网群的动态响应模型;(3)综合考虑动态响应模型中微电网之间输电线路或柔性互联装置故障、微电网内发电机跳闸故障、微电网内负荷失电故障、微电网之间通信线路故障,判断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类型判断结果,实施微电网群柔性互联协调控制。本发明提高了网络的代数连通性和鲁棒性,使得系统更加稳定,可以有效保障微电网群的稳定、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9345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11518.5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赛思倍斯(绍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2/0882 , G06F12/1009 , G06F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parc V8多核处理器AMP模式下内存分区保护方法,对处理器的整个内存空间进行划分,为每个处理器核分配内存区域,相互之间不重叠,设置每个处理器核对应一个页表,处理器中每一个处理器核可访问的有效空间分布可能是一样的,也可能是不一样的,意外跳转或强行访问不可访问空间的地址会使处理器产生异常,处理器的异常处理机制会捕捉到异常并进行处理,避免非经许可的访问对正常数据造成影响,在一个页表出错导致一个处理器核工作不正常的情况下,其它处理器核还能使用各自对应页表继续工作,从而实现分区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20521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493109.3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枢纽机场摆渡车动态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依据航班计划到达时刻建立规划时间轴内的预调度模型;步骤二、引入航班到达时间差调节参数,调节摆渡车动态调度策略,以摆渡车在规划时间轴内行驶距离最短,以及摆渡车服务保障容量最大为目标,分别构建目标函数;步骤三、在由参数感知模型及预调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萤火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摆渡车动态调度方案。本发明根据航班计划实时动态调整调度方案,有利于优化地服保障的效率,减少因调度不及时造成的延误,提高机场场面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462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36591.6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酰亚胺基膜浸入己二胺和异丙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交联处理;浸泡在含有多酚单体的缓冲液中涂覆;多酚涂覆膜浸泡在有机溶剂中浸入进行溶剂交换,以去除膜表面残留水分,然后取出并用模具固定;将异氰酸酯有机相溶液加入至固定多酚涂覆膜的模具中,使有机相溶液浸没多酚涂覆膜,在膜表面进行界面交联;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聚氨酯复合纳滤膜。本发明通过溶剂交换法去除界面交联过程中多酚涂覆膜表面的水分,可以有效避免水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小分子胺化合物和气体,减缓聚氨酯选择层中缺陷的产生,突破了"tradeoff"效应,在保证截留率的前提下,提高了通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0734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310317.7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扭簧驱动楔块式低冲击可重复锁紧释放机构及其工作方法,锁紧释放机构包括被动端和主动端,被动端包括收纳筒和被动连接组件,被动连接组件包括预紧螺母、脱出弹簧、连接螺杆、辅助驱动弹簧、弹簧盖和若干楔形块;推动连接螺杆使其进入主动端,脱出弹簧被压缩,转动驱动绳轮,使其带动传动组件旋转,推动解锁推杆伸入连接螺杆内并推动楔形块伸出卡紧外壳组件,预紧扭簧和压缩辅助驱动弹簧,实现被动端和主动端的锁紧;释放驱动绳轮约束,扭簧带动传动组件回转解除对解锁推杆的限位,辅助驱动弹簧回位驱动解锁推杆移出连接螺杆,脱出弹簧回位带动连接螺杆缩回至收纳筒内,实现被动端和主动端的释放。本发明解锁冲击力小,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97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93119.7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班延误下的机场地服保障设备需求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航班延误预测模型;步骤二、建立旅客保障模型、行李货物保障模型和航空器保障模型;步骤三、根据上述步骤中的模型,建立地服保障设备需求预测模型,得出机场地服保障设备需求预测方案。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机场地面保障服务供应各方和需求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提高机场地面保障服务效率和资源使用利用率的同时,减小了航班延误率,保障机场场面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20880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1002301.X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可重构桁架式抓捕机构及其抓捕方法,抓捕机构包括基座和两个可重构桁架式抓捕手指,每个可重构桁架式抓捕手指均包括对接插头桁架单元、对接接口桁架单元、若干模块化可扩展桁架单元和若干直线驱动装置,每个可重构桁架式抓捕手指的一个对接插头桁架单元、若干个模块化可扩展桁架单元和一个对接接口桁架单元均顺次连接,每个可重构桁架式抓捕手指的相邻两桁架单元之间连接一直线驱动装置。本发明可实现抓捕手指与基座之间对接或分离,两手指之间对接与分离,可以根据抓捕任务的不同需求选择两手指协同的方式进行抓捕或两手指对接形成加长手指的方式完成抓取;对接扩展、结构简单,质量轻,抓捕空间大,对抓捕物体适应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62826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023788.1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效率的悬挂式复合材料贮箱结构,属于航天器减重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四个复合材料贮箱、环形框和十字梁;十字梁固定在环形框的内侧,形成四个框梁支架,框梁支架为90°圆心角的扇形框架结构;四个复合材料贮箱分别固定在四个框梁支架上,贮箱仅承担内压载荷和自身质量产生的载荷。本发明利用框梁支架固定四个复合材料贮箱,在结构总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每个贮箱容积的同时,减少了贮箱的数量,从而增加了结构可利用的空间,达到了降低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效率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