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茎秆表型信息获取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4644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06116.2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表型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植物茎秆表型信息获取装置与方法,其中植物茎秆表型信息获取装置包括螺旋轨道和滑块,螺旋轨道围设的区域用于放置植物茎秆;螺旋轨道包括导电部和导轨部,导电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导轨部的两侧的导电片,导轨部用于绝缘隔离两个导电片;滑块上设有行走机构、图像获取机构以及与导电片一一对应的电刷,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滑块沿螺旋轨道运动;图像获取机构的镜头朝向螺旋轨道的内部;电刷的刷头端滑动连接于导电片,电刷的输出端电连接于行走机构和图像获取机构。该植物茎秆表型信息获取装置利用滑块的螺旋运动实现对植物茎秆的多角度图像获取,人工干预少,易于实现规模化。

    一种作物群体最适研究尺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9491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0264957.0

    申请日:2017-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物群体最适研究尺度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作物群体的三维点云数据C;对获取的三维点云数据C进行均匀重采样,得到采样后的三维点云数据统计采样后的三维点云数据在各个预设体素内的数据点数量,并根据采样后的三维点云数据在各个预设体素内的数据点数量确定最适行数和每行的最适植株数,并由最适行数和每行的最适植株数确定目标作物群体的最适研究尺度范围。本发明通过三维数据获取装置获得的具有遮挡关系的作物群体三维点云,能够获取作物群体的最适研究尺度范围,进而对于提高作物群体试验小区的使用效率、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作物群体光分布模拟的计算效率等具有重要作用。

    智慧餐厅
    1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1552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01552.5

    申请日:2019-08-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餐厅,包括:餐桌和多个第一类投影机,餐桌上包括交互式触摸屏、雾幕发生器、控制器和多个第二类投影机,所述交互式触摸屏、所述雾幕发生器、所述多个第一类投影机以及所述多个第二类投影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中存储有菜肴3D模型、就餐背景模式3D视频。通过第一类投影机和第二类投影机将餐饮文化、就餐背景模式以及菜肴的虚拟现实进行整合,构建沉浸式智慧餐厅,可以实现点菜-上菜-就餐多环节、全方位的交互体验,提升就餐的沉浸感。

    大田作物抗倒伏能力鉴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8194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20422.6

    申请日:2018-12-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田作物抗倒伏能力鉴定方法及装置,属于农业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风速下大田作物植株倒伏比例;根据大田作物植株倒伏比例,计算大田作物抗倒伏指标,并根据大田作物抗倒伏指标,确定大田作物抗倒伏能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预设风速下大田作物植株倒伏比例,根据大田作物植株倒伏比例,计算大田作物抗倒伏指标,并根据大田作物抗倒伏指标,确定大田作物抗倒伏能力。在大田风洞装置开展农作物抗倒伏试验的基础上,计算大田作物抗倒伏指标,从而为大田作物抗倒伏能力的鉴定和不同品种的对比分析提供定量化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一种植物生长3D直播装置
    1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9934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30138.6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信息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植物生长3D直播装置,包括采集组件,用于采集植物的生长结构数据;中控组件,中控组件与采集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采集组件定时获取生长结构数据,生成植物3D模型和虚拟场景;显示组件,显示组件与中控组件电连接,用于显示植物3D模型和虚拟场景;交互组件,交互组件与中控组件电连接,用于感应识别交互者的输入信息,根据输入信息与虚拟场景内的植物3D模型形成交互。本发明通过采集组件定时获取植物生长数据,基于中控组件和交互组件实现实际数据的植物生长3D直播等交互体验,为植物教学和植物知识科普提供一个新型的教学系统,并为生态系统和科普教具系统的研制,提供一个小型化、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一种植物掌状叶片多尺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874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989834.4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掌状叶片多尺度建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掌状叶片的多级叶片特征;从该掌状叶片的点云几何模型中提取多级叶片特征的结构化特征点,以获取该掌状叶片的叶缘特征线、褶皱特征线、一、二、三级叶脉特征线;离散上述各个特征线;并以叶缘特征线为边界构建该掌状叶片的参数化曲面;根据不同采样参数在参数化曲面上获取不同网格尺度的结构特征线采样点集以及参数化曲面采样点集;分别连接将每种尺寸对应的结构特征线采样点以及参数化曲面采样点以形成约束线;在上述约束线的基础上获取掌状叶片的网格模型。该装置基于上述方法实现。本发明可在保证叶脉特征同时构建多尺度的掌状叶片网格模型,且通过降低网格数量提升效率。

    作物根系空间划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08735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989947.4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作物根系空间划分方法及系统,能够描述根系围绕植株生长的圆柱形分布特征。方法包括:S1、对待划分的作物根系进行建模,得到由有序三维折线段组成的根系模型,其中,建模所用的三维坐标系的原点为根系初生位置,Z轴为过根系初生位置且与地面垂直的直线;S2、指定根系划分的范围界定圆柱体与各体素的尺度参数,根据所述范围界定圆柱体与尺度参数将根系生长空间进行体素的划分,其中,所述范围界定圆柱体的轴心线为所述Z轴所在的直线;S3、将所述范围界定圆柱体范围内的各级根在各体素内进行分配,对各体素内的根系参数进行统计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到所述作物根系在各体素内的量化分布。

    一种玉米群体三维重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90341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959251.7

    申请日:2015-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群体三维重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从俯视图像中获取玉米群体范围以及每株玉米的二维生长点坐标与植株方位平面角;确定重建玉米的品种与生长期,并获取该品种及生长期的N个玉米植株的多个株型参数,并生成每个株型参数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利用各株型参数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生成M株玉米植株骨架;将生成的M个玉米植株骨架沿Z轴旋转植株方位平面角的角度,并平移至各植株的二维生长点后生成群体三维拓扑骨架结构;从玉米器官三维模板资源库中选择玉米器官匹配群体三维拓扑骨架结构,以获取玉米群体网格模型。该装置基于上述方法实现。本发明能够大幅提高玉米群体网格模型的精度,实现玉米冠层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

    一种植物三维模型网格无缝融合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99318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410829834.3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三维模型网格无缝融合的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实时构建不同器官的网格相连接的植物三维模型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植物的三维模型,并记录所述三维模型中枝条的三维网格曲面上的检测点信息;利用所述检测点信息对所述三维模型中的枝条进行相交检测;对所述枝条进行网格更新;对所述枝条进行网格修补。本发明适用于需要能够实时构建不同器官的网格相连接的植物三维模型的场合。

    一种大田农业生产情景感知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14786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410086008.4

    申请日:2014-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田农业生产情景感知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作物的双目图像数据和生长环境数据;根据采集的双目图像数据,进行点云数据处理,计算出作物的株高和株行距;根据采集的双目图像数据,进行数字图像处理,计算出作物的冠层郁闭度和长势信息;计算所得的株高、株行距、冠层郁闭度和长势作为作物的形态结构指标,对作物生长模型进行实时优化;根据生长环境数据,结合优化后的作物生长模型,计算作物器官的生长状态。本发明合理集成计算机图形图像、视觉、自动化技术,对作物的形态结构指标进行检测,作为辅助分析参数,对大田农业生产的产量进行预测,增加了生产管理辅助决策的完整成度,从而提升了大田农业生产管理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