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38289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480018610.9
申请日:2004-07-12
IPC: H02M3/1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5/4585
Abstract: 一种控制装置(30),基于扭矩指令值(TR1(或TR2))和电机转数(MRN1(或MRN2))计算升压变换器(12)的电压指令值,并基于所述计算得到的电压指令值和来自电压传感器(10)的DC电压(Vb)计算NPN晶体管(Q1)的占空比(D_ON_1)。当所述占空比(D_ON_1)被NPN晶体管(Q1,Q2)的死区时间影响时,所述控制装置(30)将所述占空比(D_ON_1)固定为1.0,以控制NPN晶体管(Q1,Q2)从而对所述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
-
公开(公告)号:CN101288222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80016323.3
申请日:2006-05-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村贤树
Abstract: 通过矩形波控制框(400),将振幅等于转换器(12)的输出电压(VH)的矩形波电压施加到AC电动机(M1)。基本上通过根据转矩偏差(ΔTq)改变矩形波电压的电压相位(φv),来进行AC电动机(M1)的转矩控制。当电动机转数(Nmt)突然变化时,VH命令值修正单元(320)根据电动机转数的变化比设置转换器(12)的输出电压(VH)的电压命令值(VH#)。通过根据电动机转数的突然变化改变施加到电动机的电压,而不用等待控制响应较低的转矩反馈控制,这就提高了电动机电流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982113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610169469.3
申请日:2006-1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50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L3/0084 , B60L3/12 , B60L15/20 , B60L2210/20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W10/08 , B60W20/00 , B60W2510/081 , B60W2510/083 , B60W2710/083 , H02P29/02 , Y02T10/6239 , Y02T10/645 , Y02T10/725 , Y02T10/7275
Abstract: 根据对于电机的输出请求,高级ECU产生转矩指令值T1(S100)。根据电机的运行状态,低级ECU计算用于校正原始转矩指令值T1的转矩指令值T2(S210),并根据通过合并转矩指令值T1与T2设置的最终转矩指令值Tf(S220),对电机进行控制(S230)。高级ECU从低级ECU接收被传送给它的电机状态量以及转矩指令值T2,并通过由电机状态量判定的实际转矩值Tj(S120)与用反映到其中的转矩指令值T2判定的最终转矩指令值Tf(S130)之间的比较,检测电机控制中的异常(S150-S170)。
-
公开(公告)号:CN1816963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480018610.9
申请日:2004-07-12
IPC: H02M3/1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5/4585
Abstract: 一种控制装置(30),基于扭矩指令值(TR1(或TR2))和电机转数(MRN1(或MRN2))计算升压变换器(12)的电压指令值,并基于所述计算得到的电压指令值和来自电压传感器(10)的DC电压(Vb)计算NPN晶体管(Q1)的占空比(D_ON_1)。当所述占空比(D_ON_1)被NPN晶体管(Q1,Q2)的死区时间影响时,所述控制装置(30)将所述占空比(D_ON_1)固定为1.0,以控制NPN晶体管(Q1,Q2)从而对所述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
-
公开(公告)号:CN11005360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0031397.3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第1齿轮机构,其在内燃机与电动发电机之间以增速的方式使内燃机的动力向电动发电机侧传递;第2齿轮机构,其在电动发电机与车辆驱动轴之间以减速的方式使电动发电机侧的动力向车辆驱动轴传递;第3齿轮机构,其在驱动电机与车辆驱动轴之间以减速的方式使驱动电机侧的动力向车辆驱动轴传递;离合机构,其切换电动发电机的驱动轴与第1齿轮机构或第2齿轮机构的连接和该连接的断开;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离合机构。在通常行驶时,电动发电机不与车辆驱动轴和内燃机双方同时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758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1294103.3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力系统,在抑制对于热负载的耐性的恶化的同时将多个转换器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电力系统(30)具备:第一控制装置(37),生成第一指令信号(C1*)及第二指令信号(C2*),基于第一指令信号来控制第一转换器(33),并将第二指令信号向第二控制装置(38)发送;第二控制装置(38),基于接收到的第二指令信号来控制第二转换器(34),第一控制装置在将第一及第二转换器的双方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的情况下,生成第一及第二指令信号,以使得:第二转换器的状态向上臂及下臂固定为断开的第三状态切换,然后第一转换器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然后第二转换器的状态从第三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005360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031397.3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第1齿轮机构,其在内燃机与电动发电机之间以增速的方式使内燃机的动力向电动发电机侧传递;第2齿轮机构,其在电动发电机与车辆驱动轴之间以减速的方式使电动发电机侧的动力向车辆驱动轴传递;第3齿轮机构,其在驱动电机与车辆驱动轴之间以减速的方式使驱动电机侧的动力向车辆驱动轴传递;离合机构,其切换电动发电机的驱动轴与第1齿轮机构或第2齿轮机构的连接和该连接的断开;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离合机构。在通常行驶时,电动发电机不与车辆驱动轴和内燃机双方同时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945535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1003313.8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力系统(30)具备:第1电力转换器(33)及第2电力转换器(34);第1控制装置(37),生成第1指令信号(I1*)及第2指令信号(I2*),基于第1指令信号控制第1电力转换器,将第2指令信号发送给第2控制装置;及第2控制装置(38),基于接收的第2指令信号控制第2电力转换器,第1控制装置修正第1指令信号,使得第2电流的过与不足由第1电流补偿,第2控制装置在第1指令信号未达到第1上限值(Ilim1)时基于第2指令信号控制第2电力转换器,在第1指令信号达到了第1上限值时基于第2上限值控制第2电力转换器。能抑制在规定在一个电力转换器中流动的电流的工作指令达到了上限时在其他的电力转换器中流动的电流也会不足的期间的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991037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154604.0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转换电路系统,通过准确地检测循环电流,使循环电流减少来提高转换效率。具备:电力转换电路,由具备左臂以及右臂的初级侧转换电路和具备左臂以及右臂的次级侧转换电路构成;以及控制电路,控制初级侧转换电路以及次级侧转换电路的开关晶体管的开关。将初级侧转换电路和次级侧转换电路的相位差设为φ,控制电路在从载波计数器的波峰和波谷的时刻中的至少任一个经过了π/2+φ/2的时刻中的至少任一个时刻检测循环电流,并以使得所检测到的循环电流为零的方式进行反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968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081435.2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2M3/1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42 , H02M1/14 , H02M3/158 , H02M3/1582 , H02M2001/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升压控制装置。在单元件控制中,执行恰当的占空比控制。升压控制装置(30)具备:电流值变化量检测单元(310),在仅驱动第1开关元件(Q1)以及第2开关元件(Q2)的一方的单元件控制中,检测流过电抗器(L1)的输出电流(IL)的第1规定期间中的变化量;判定单元(320),在变化量小于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输出电流在零附近;控制单元(330),在输出电流不在零附近的情况下,进行利用第1控制参数的第1占空比控制,在输出电流在零附近的情况下,进行利用与第1控制参数不同的第2控制参数的第2占空比控制。在第2占空比控制中,与输出电流对应的占空比被设为比第1占空比控制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