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9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185360.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N3/048 , G01N25/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igmoid函数的土体热导率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下限/上限热导率计算:根据土的孔隙率,获得土的下限热导率和上限热导率;二、Ke值计算:根据土体饱和度、土体含砂率,对Ke值进行计算;三、土体热导率计算:根据土体下限热导率、上限热导率与Ke值,计算得出土体热导率k。本发明全方位考虑饱和度、含砂率、干密度对Ke的影响,并对三种Ke模型进行了比较,三种模型考虑了受饱和度单独作用、饱和度&含砂率耦合作用、饱和度&含砂率&干密度耦合作用影响。此模型拟合参数来自超过700个测试数据,能更为准确地预测土的热导率,可被方便应用于工程与科学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5631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87993.3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全过程动态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采石场进行各规格矿料的取样,确定各规格矿料的初步掺配比例,按此比例进行前期的备料,在进料的同时对所进矿料进行筛分试验,记录并整理每次筛分结果,直至备料至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全过程的5%‑10%;进行备料前期的目标配合。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对目标配合比动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传统的配合比设计结果与全过程动态设计配合比结果偏差较大,并分析了传统设计方法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说明了目标配合比全过程动态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果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同时期进场矿料变异性导致的配合比偏差,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静态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82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1602256.1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道路用冰冻可逆变色警示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属于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冬季道路融雪后二次结冰路段,缺少显著的路域警示表征,同时也解决当前可逆温致变色材料只有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可以自由变色,缺少低温条件下能够可逆变色的材料问题。制备方法:一、制备芯材;二、制备壁材;三、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冰冻可逆变色材料微胶囊。本发明用于道路用冰冻可逆变色警示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95433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1811448839.6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N19/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的热机械分析曲线转折点的测定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沥青混合料热机械分析曲线转折点难以确定的问题。测定方法:一、测量随温度变化的热机械参数,建立温度数组和热机械参数数组;二、建立温度—热机械参数数据组;三、基于温度—热机械参数数据组,计算温度数据组与热机械参数数据组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平方,得到R2数据组,以T为横坐标,以R2为纵坐标,绘制R2—T曲线图;四、以R2≥0.995作为温度应力曲线转折点的界定条件,则R2相对应的温度作为测定的转折点温度TT。本发明以皮尔逊相关系数为指标,通过分析计算热机械分析参数与温度数据点之间的相关系数,准确确定沥青混合料热机械分析曲线的转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50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721521.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6
Abstract: 基于X‑ray CT扫描图像的路表与橡胶接触区域测量方法及系统,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对粗糙表面与橡胶等弹性材料接触区域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将路表试件与橡胶置入两块相同的树脂夹具之间,利用压力试验机对上树脂板加载至设定的压力,取出夹具;利用X‑ray CT对夹具进行断层扫描,得到竖向断层灰度图像,截取橡胶与路表试件接触的断层灰度图像,绘制灰度直方图,设定直方图中两个峰值区域的灰度值范围,采用双峰高斯分布函数确定橡胶和集料的灰度阈值;通过阈值从断层灰度图像中提取路表试件的轮廓和橡胶与路表试件的接触区域;三维重构出路表试件表面轮廓以及路表试件与橡胶的接触区域。本发明用于路表与橡胶接触区域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371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82161.4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42
Abstract: 一种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低温性能测定方法,属于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为了解决目前乳化沥青蒸发方法高温下易导致蒸发残留物老化、缺乏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低温性能评价方法等问题。本发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试样准备;步骤二:高温蒸发乳化沥青样品;步骤三:低温减压蒸发乳化沥青样品;步骤四:观察质量变化;步骤五:制备温度扫描试件;步骤六:温度扫描;步骤七:低温性能评价。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的乳化沥青蒸发方法相对于现有蒸发方法可更高效制备轻老化程度的乳化沥青样品;基于流变学原理评价蒸发残留物低温性能,更能准确反映蒸发残留物本质力学性能,评价结果与乳化沥青实际路用低温性能相关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45786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808603.7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数字散斑方法的离散元图像建模方法,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合料数字化设计技术领域,它要解决现有基于图像的离散元模型缺乏局部受力状况验证的问题。建模方法:一、采集沥青混合料断面图像;二、断面图像导入数字散斑软件中,得到水平方向应变场分布信息;三、提取砂浆位置应变场;四、建立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离散元模型;五、施加与步骤一中间接拉伸试验过程相同的荷载参数,得出基于离散元计算的砂浆应变场分布;六、量化离散元法和数字散斑实测法的应变场均值的差异;七、将应变场计算误差百分率P作为评价离散元建模精确性的指标。本发明在细观尺度上评价基于图像的离散元模型计算精确性,从而优化离散元图像的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038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10713404.8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精确控制沥青膜厚度的夹心试件成型装置,它涉及成型试验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集料‑沥青‑集料夹心试件的成型试验过程中,沥青膜厚度难以精准控制,同时集料表面纹理容易发生破坏,产生碎集料粉末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支架、温度箱、中心轴、粗调旋钮、微调旋钮、上试件安装套和下试件安装套,中心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中心轴上由上至下依次旋装有粗调旋钮和微调旋钮,粗调旋钮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圆环,粗调旋钮的下端设有第二限位圆环,微调旋钮的上端设有第三限位圆环,微调旋钮的下端设有第四限位圆环,中心轴的下端设有上试件安装套,上试件安装套的正下方设有下试件安装套,下试件安装套内部的下端设有弹簧。本发明用于夹心试件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7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144354.X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2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分离触变性和非线性影响的沥青疲劳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基于动态剪切模量的沥青疲劳损伤性能测试方法由于触变性和非线性的影响而无法准确表征沥青损伤程度的问题。测试及评价方法:一、确定线性粘弹性范围的临界值;二、在t‑R|G*|曲线上设置n个低应变水平扫描测试节点;三、进行改进的时间扫描试验;四、基于第1个测试节点得到的相位角和动态剪切模量数据,对δ‑|G*|关系模型进行拟合,得到沥青触变性特征关系模型;五、计算损伤度。本发明提出的分离触变性和非线性影响的沥青疲劳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剔除由触变性和非线性对模量的影响,准确量化沥青真实的损伤程度,有利于分析沥青疲劳损伤的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41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21591.1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5/08 , G01N23/046
Abstract: 一种多孔介质连通孔隙结构单元的划分系统,涉及交通材料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多孔介质空隙结构单元划分不准确的问题,包括:孔隙断层图像获取模块、孔隙断层分析模块和单元划分模块;本申请保证了孔隙结构单元识别的可靠性和唯一性,本申请提出了孔隙结构单元的划分系统,明确了不同典型结构单元的根本差异,实现了孔隙结构单元的快速准确划分,方便了研究工作者对孔隙结构单元的划分以及形态特征评价。与现有单元划分方法相比,本申请提出了定量的孔隙单元划分系统,避免了现有人工划分带来的主观性;同时本发明可实现批量化、快速化结果输出,避免了现有划分方法操作难度大、效率低等弊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