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装多功能剪切型框架结构动力学实验模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923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92692.6

    申请日:2021-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剪切型动力学实验装置,包括底板、外框架、四层框架、激振器和带质量偏心飞轮的激励电机。外框架与四层框架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四层框架中,第一层板由四根长柱通过长角码、长垫片与底板连接,第二层板、第三层板、第四层板的层间均由四根短柱通过短角码、短垫片连接固定,电机通过四颗螺钉固定在第一层板上,外框架短边两端各自布有两个通孔,用于紧固件连接外框架与第一层板,第二层板两端各自布有两根螺纹短柱,用于连接件连接第一层板与第二层板,激振器固定在外框架上并通过顶杆与第一层板相连接。本发明用于结构动力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单自由度系统刚度与阻尼比测量实验、多自由度系统模态试验、多自由度系统受迫振动实验。

    一种纳米二氧化铪强化Ni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7189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0410126.1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一种纳米二氧化铪强化Ni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Ni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NiAl金属间化合物存在高温强度和低温塑性不足的问题。方法:一、将金属Ni粉末、金属Al粉末和金属Hf粉末和钴铬15球混合;二、向混粉桶中通入氧气,再将混粉桶放到滚筒式球磨机上混粉;三、向均匀的混合粉末施加压力;四、放电等离子烧结;五、降温,得到NiAl‑HfO2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NiAl金属间化合物存在高温强度和低温塑性不足的问题,可获得成形良好、力学性能优良的NiAl‑HfO2复合物,较纯NiAl有较大提高。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纳米HfO2强化NiAl复合材料。

    一种制备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520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58424.0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一种制备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制备NiAl金属间化合物存在能耗高,工序复杂,易引入杂质和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方法:一、将金属Ni粉末、金属Al粉末和钴铬15球混合;二、利用滚筒式球磨机混粉;三、向均匀的混合粉末施加压力;四、放电等离子烧结;五、降温,得到NiAl金属间化合物。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铸造和热压烧结法制备NiAl金属间化合物能耗高,耗时长,易偏析等问题,减少了预合金化的步骤优化了工艺,采用低能球磨可有效减少杂质元素的引入,可获得成形良好、力学性能优良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块体材料。本发明可获得一种NiAl金属间化合物。

    飞机垂直安定面与机身连接强度试验的可调刚度支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9481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0842763.9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垂直安定面与机身连接强度试验的可调刚度支撑系统,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杆系,每组杆系均包括前杆系、中前杆系、中后杆系和后杆系,两组杆系的前杆系、中前杆系、中后杆系和后杆系的布置与飞机垂直安定面的连接处位置相对应,每组杆系与飞机垂直安定面连接处均设有一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与飞机垂直安定面的连接处相连接用的螺栓孔,前杆系包括第一接头、第一可变刚度杆、第一竖向固定耳座、第一侧向杆和第二侧向杆。本发明模拟飞机垂直安定面与机身的连接约束条件,测试连接接头的极限承承载能力及破坏模式,给结构强度分析计算提供试验依据,从而降低全尺寸试验的风险。

    一种用于夹芯结构板侧压试验的组装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5241751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627784.5

    申请日:2015-09-28

    Abstract: 一种用于夹芯结构板侧压试验的组装夹具,为解决大尺寸、非对称的夹芯板在进行侧压性能试验时,难以压心对中,挠度大的问题。上夹头与下夹头上下设置,且上夹头的深槽与下夹头的U型槽相对设置,四个竖限位板呈矩形布置上夹头与下夹头之间,每个竖限位板的上端位于深槽内,每个竖限位板的下端位于U型槽内,横向平行的两个竖限位板之间的上端设置有一个通用垫块和一个调整垫块,横向平行的两个竖限位板之间的下端设置有一个通用垫块和一个调整垫块,两个通用垫块上下正对设置,两个调整垫块上下正对设置,两个端板分别设置在上夹头和下夹头的上下端,上夹头上的上锥楞和下夹头上的下锥楞分别嵌入相对应的V型槽中。本发明用于夹芯结构板侧压试验。

    超薄壁圆筒形件的缩口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9941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65532.2

    申请日:2016-0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41/04 B21D37/10

    Abstract: 超薄壁圆筒形件的缩口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涉及圆筒形件的缩口装置及应用方法,它为了解决超薄壁圆筒形件缩口时产生的起皱缺陷。本发明超薄壁圆筒形件的缩口装置包括模座、外壁支撑软模、内壁支撑软模、连杆、筒口支撑软模、定位器和缩口模,其中连杆的下端连接有刚芯,圆筒形件设置在模座的凹腔中,外壁支撑软模嵌入模座中,圆筒形件内装有内壁支撑软模,内壁支撑软模的外壁与圆筒形件的内壁贴合,定位器固定筒口支撑软模使其上端面与圆筒形件的筒口平齐,在圆筒形件的筒口上方设置有缩口模。本发明通过外壁支撑软模和内壁支撑软模的共同夹持作用,避免了缩口后的圆筒形件产生纵向失稳起皱和横向失稳起皱缺陷。

    一种提高大型薄壁曲面件型面精度的充液拉深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077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293243.9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一种提高大型薄壁曲面件型面精度的充液拉深成形方法,涉及充液拉深成形方法。解决曲面件拉深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局部起皱影响型面精度的问题。将辅助成形板料上表面刻画一定间距的同心圆,将辅助成形板料和目标成形板料叠放在凹模上进行拉深成形。利用辅助成形板料和目标成形板料回弹产生的间隙分离拉深件,测量辅助成形板料成形件的同心圆直径及厚度,在对应位置对初始拉深凸模型面母线进行法向内侧偏置,对偏置点拟合获得考虑辅助成形板料变形减薄的型面母线,根据拟合后的型面母线进行初始拉深凸模修整获得理想的拉深凸模型面,重新进行辅助成形板料和目标成形板料的拉深成形、分离,可获得型面精度得到改善的大型薄壁曲面件。

    双向压缩剪切复合加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35545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27384.1

    申请日:2012-07-04

    Abstract: 双向压缩剪切复合加载试验装置,它涉及一种复合加载试验装置。该装置为解决目前加载装置结构复杂、费用高且不能实现对加筋壁板类结构的双向拉伸或压缩载荷与面内剪切载荷的复合加载的问题。第一分配梁和第二分配梁平行设置,第一分配梁上设有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第二分配梁上设有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四对加载夹板和试件设在第一分配梁和第二分配梁之间,试件的四个边通过四对加载夹板可拆卸连接,第一对传力杆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五销轴转动连接,第二对传力杆通过第二销轴和第六销轴转动连接,第三对传力杆通过第三销轴和第七销轴转动连接,第四对传力杆通过第四销轴和第八销轴转动连接。本发明用于航空航天加筋壁板类结构部件的复合加载试验。

    复杂曲面空腔零件液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6261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92425.5

    申请日:2012-08-16

    Inventor: 刘伟 刘钢 苑世剑

    Abstract: 复杂曲面空腔零件液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金属板材成形装置和方法,以解决现有用于复杂曲面零件的冲压和拉深成形技术存在焊接变形大,焊接残余应力较高的问题,以及双板液压成形技术存在在成形初期,需要较大的合模力压制双板坯以保证充液口的液体密封,在成形复杂曲面空腔零件时,导致型腔两端的板坯很难流入模具型腔,较大的胀形变形使壁厚减薄,零件难以成形的问题。它包括上模、下模、下充液镶块、上充液镶块、弹性部件、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上凹槽内有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弹性部件和上充液镶块,下凹槽内设置有下充液镶块,第二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本发明用于复杂曲面空腔零件的成形。

    一种双层板材成对胀形成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7584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41820.3

    申请日:2011-11-02

    Abstract: 一种双层板材成对胀形成形的方法,它涉及板材成形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双层板材成对胀形时法兰区材料受到较大摩擦力,材料流动困难的技术问题。方法:将模具的法兰区外围加工后只保留内圈较窄的凸台;将板材叠放在模具间,设置好介质通道;合模后,对板材施加压边力使板材密封;将压力介质通入板材间使板材发生胀形;成形后,释放压力介质,得到零件。本发明成形过程中,模具法兰区与板材的直接接触区域面积小,板材向模具型腔流动阻力小。本发明的双层板材成对胀形成形的方法可用于板材塑性加工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