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人机驾驶混合交通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7871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1132245.9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人机驾驶混合交通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对应路口通路数量的若干个协同控制器,各协同控制器设置于对应路口的信号灯旁且信号灯所影响的路口通路为协同控制器针对的协同控制区,协同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采集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利用车联网以及V2I技术,实现协同控制系统与有人驾驶车辆和无人驾驶车辆之间的通信,信息采集单元从通信网络中获取有效信息,经过处理单元分析处理后,得到对无人驾驶车辆的控制信号,并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进入协同控制区的无人驾驶车辆接管以后,按照处理单元给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无人驾驶车辆通过拥堵路口,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无人驾驶车辆通过拥堵交叉路口的问题。

    一种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3944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545038.X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接口、充电正极继电器、充电负极继电器和结构变换继电器组,通过结构变换继电器组中的多个结构变换继电器的闭合、断开状态组合改变动力电池组内电池单元的串并联结构,电池管理系统根据充电电压的上限控制充电正极继电器、充电负极继电器和结构变换继电器组内各结构变换继电器的闭合、断开状态切换。通过改变动力电池组的串并联结构在在不提高充电电流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充电功率,缩短了充电时间,同时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减小了锂离子电池因大电流充电而造成的提前老化或过热现象发生的风险,实现动力电池组的安全、快速充电。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管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862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588795.5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管控方法,该方法先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在云端仿真平台上搭建与物理实体(混合动力汽车)相匹配的混合动力汽车数字孪生云端虚拟模型并将其仿真工作环境配置为与物理实体的实际工作环境一致,再由数字孪生云存储计算平台实时动态收集物理实体运行产生的物理数据和云端虚拟模型运行产生的虚拟数据后进行数据分析融合处理,进而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实时与当前混合动力汽车运行数据比较以及实时更新云端虚拟模型的属性特征,并基于物理实体标定性能和当前状态结合云端在线仿真技术获得最新模型相应的最优控制策略,将最优控制策略输入到物理实体中以自动改变混合动力汽车运行控制,整体实现动态最优控制。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机械耦合模型及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774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559821.1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机械耦合模型及建模方法,在锂离子电池经典电化学准二维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电池在使用中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热量,同时采用三维集总参数热模型模拟电池循环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建立全寿命周期下电池的机械损伤模型用以描述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离子扩散诱导应力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并利用动态参数补偿方法对模型进行耦合。使用本发明模型建立方法生成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机械耦合模型可以用于电池热管理系统(BTM)的单体温度的估计与预测、电池物性变化和热失控的研究,为锂离子电池性能演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对减缓电池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663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589033.7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先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在仿真平台上搭建与物理动力系统相匹配的数字化孪生的虚拟动力系统,配置虚拟动力系统的仿真工作环境与物理动力系统的实际工作环境保持一致,再由数字孪生平台收集物理动力系统运行产生的物理数据和虚拟动力系统运行产生的虚拟数据后进行数据分析融合处理,并对分析融合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建立及更新动力系统控制模型并基于物理动力系统标定性能和电动汽车当前状态结合在线仿真技术获得最新控制模型下相应的最优控制策略,将最优控制策略封装进物理动力系统中以自动改变物理动力系统运行控制,同时将最优控制策略通过服务终端展示给用户,实现优化控制。

    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故障模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48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237424.2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故障模拟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先建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测模型,利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测模型进行生热估计,再基于原边副边的无线能量传输原理设置锂离子电池的模拟单体,计算模拟单体相应参数的期望值,再对原边相应参数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模拟单体对对应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发热故障的精确模拟,对模拟单体进行采样获得温度场分布并返回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测模型再次进行生热计算进而再次调节原边相应参数,循环上述步骤以完成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故障模拟。本发明利用原边副边的无线能量原理来构建锂离子电池的模拟单体进行实验,模拟锂离子电池模组内某单体充电过程发生热失控,并非采用真实的锂离子电池单体及模组,故能够重复利用并且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实验效率。

    一种电动汽车用辅助动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1772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179853.7

    申请日:2012-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用辅助动力装置,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从动盘总成、压盘和发电机;压盘将从动盘总成压紧在发动机的飞轮上,发电机与从动盘总成机械连接,将从动盘总成传递的发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本发明为纯电动汽车提供辅助动力源,可以显著提高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又有效限制车辆成本的增加;发动机始终工作在发电工况,并对发动机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排放,且本发明在动力系统中使用了从动盘总成,降低了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振动,避免辅助动力装置传动系统的共振,缓和冲击,减少噪声,提高辅助动力装置的寿命。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电接头接触状态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0005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009981.7

    申请日:2012-01-13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高压电接头接触状态检测装置由高压电接头金属接线柱、金属导线、电压测量装置、报警装置和整车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所述的金属导线的材质与高压电接头金属接线柱不相同;高压电接头金属接线柱与金属导线相连,形成热点偶回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设计汽车高压电接头接触状态检测方法简单可靠,高效准确;本发明巧妙根据热电偶的原理,仅在原有高压电接头上增加一根金属线,在保证检测准确度的基础上很好地控制成本;采用所述高压电接头接触状态检测电路,能够实时监控高压电接触状态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接触状态控制高压电的通断并对驾驶员发出提醒或警告,能够有效防止危险的发生。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高压电接头接触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084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82277.4

    申请日:2012-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高压电接头接触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应用热电偶的原理,由触头和电压采集模块组成,所述触头采用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高压电金属接头不同质的另一种金属,触头能够紧贴在高压电金属接头上,则两种金属的闭合回路能够组成一对热电偶;所述电压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热电偶两极之间的热电势。根据此热电势,所述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高压电接头的温度值,即高压电接头的接触状态,整车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控制整车高压电路的通断以及对驾驶员或维修人员发出提醒或警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