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0751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72160.0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姜黄素纳米粒子猝灭CdS杂化TiO2纳米带检测胰岛素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本发明中,采用过硫酸钾和过氧化氢共同作为共反应剂,增强CdS杂化TiO2纳米带的电化学发光性能。为了灵敏地检测胰岛素,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夹心型的猝灭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采用金-姜黄素复合ZIF-8作为猝灭剂,降低CdS杂化TiO2纳米带的电化学发光强度。猝灭机理主要是由于姜黄素消耗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并且通过能量转移进一步降低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实现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双重猝灭。根据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可以结合不同量的二抗标记物金-姜黄素复合ZIF-8,使得该传感器电化学发光强度变化不同。本发明对胰岛素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3 pg/mL-20 ng/mL,检测限为0.09 pg/mL。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94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72027.5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掺杂的二氧化锡/二硫化锡-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以锌掺杂的二氧化锡/二硫化锡-金纳米复合材料为基底材料,二氧化锡和二硫化锡能级的良好匹配和锌引入的陷阱能级使得基底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流响应。此外,锌掺杂的二氧化锡/二硫化锡表面原位还原金纳米颗粒之后,β-淀粉样蛋白抗体可以直接与之形成金胺键,不必再修饰胶黏性材料连接材料与抗体,这进一步简化了实验步骤。待测β-淀粉样蛋白溶液的量不同,导致形成免疫复合物的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对光电信号影响程度的不同。据此,构建的传感器实现了对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其检测限为0.05 pg/mL。基于所合成材料构建的免疫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89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08085.9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介孔二氧化硅通过分子释放原理对Hg2+进行灵敏检测的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属于新型传感器构建技术领域。利用二氧化硅作为载体封装甲苯胺蓝分子,特定适配体修饰的Au NPs作为封装介孔二氧化硅的分子门,从而合成了具有对Hg2+灵敏信号响应的金纳米颗粒封堵的包覆甲苯胺蓝的氨基化二氧化硅SiO2-NH2-DNA-Au NPs@TB,基于特定适配体对Hg2+的特异性识别,通过电化学检测方法实现了对Hg2+的灵敏检测。本发明构建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对Hg2+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53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06493.3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74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钯纳米立方体(Pd NCs)功能化氧硫铟化铜(CuInOS)纳米复合材料(Pd NCs@CuInOS)检测降钙素原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本发明合成了Pd NCs@CuInOS为基底材料,进行传感器的层层修饰。利用Pd NCs功能化CuInOS对过氧化氢良好的催化性能,实现了对标记物的高灵敏检测,同时CuInOS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Pd NCs的负载量,进一步增强了电化学信号。本发明对降钙素原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001~50 ng/mL,检测限为25.8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43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55382.4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硫化铅-四氧化三钴复合物(PbS/Co3O4)的光电化学降钙素原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具体是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将黑二氧化钛纳米颗粒(B-TiO2 NPs)和碘氧铋纳米片(BiOI NSs)及金纳米颗粒(Au NPs)复合作为基底材料,形成的敏化结构可增加光的吸收范围,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同时用于负载抗体。制备的PbS/Co3O4复合物与基底材料竞争光源和空穴牺牲剂,构建了一种基于信号减弱型的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降钙素原的灵敏检测,该方法对早期诊断和监测细菌炎性疾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32893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322875.7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7/41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信号响应比率型丝网印刷电极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硫化铜‑硫化亚铜/石墨烯负载金纳米粒子的复合物作为基底材料,甲苯胺蓝/羧基金纳米粒子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铈/羧甲基壳聚糖/离子液体作为信号标记物,检测癌胚抗原比率型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硫化铜‑硫化亚铜/石墨烯负载金纳米粒子的复合物固定捕获抗体,并直接产生电化学信号。羧基金纳米粒子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铈作为固定标记抗体和电子媒介体甲苯胺蓝标记矩阵,直接产生电化学信号。该免疫传感器是在一个传感平台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在不同的电位产生电化学信号建立起来的,这种方法提高了分析性能,临床可靠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668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521786.0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33/531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化学内吸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光电材料——钴掺杂二维纳米光电材料,即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内吸磷抗体、固定上碱性磷酸酶,在进行检测时,由于碱性磷酸酶可以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AAP原位产生L‑抗坏血酸AA,并进而为光电检测提供电子供体,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光电流强度相应降低,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光电化学方法检测内吸磷的光电传感器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19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293278.2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 G01N27/32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级微米立方锡酸锌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心肌钙蛋白I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光电化学传感器领域。以聚吡咯/氮缺位的石墨相氮化碳为模板,合成多级结构的Zn2SnO4立方体,用氮、硫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N,S-GQDs来敏化Zn2SnO4,增强其可见光吸收,再原位生长CdS纳米粒子,得到光电活性显著提高的多级微米立方锡酸锌复合材料Zn2SnO4/N,S-GQDs/CdS,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将心肌钙蛋白I抗体、牛血清白蛋白和心肌钙蛋白I抗原组装到Zn2SnO4/N,S-GQDs/CdS复合材料上,利用Zn2SnO4/N,S-GQDs/CdS优异的光电活性以及心肌钙蛋白I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实现对心肌钙蛋白I的超灵敏检测,这对心肌钙蛋白I的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59667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82787.4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C08G7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8 , C08G73/0672 , G01N27/32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银掺杂的聚多巴胺纳米微球负载石墨烯量子点PDANS@Ag/GQDs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基于聚多巴胺纳米微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高负载特性,用银掺杂的聚多巴胺纳米微球负载电化学发光材料石墨烯量子点,从而提高了电化学发光稳定性,用于标记探针pDNA。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负载Pd纳米立方体复合物作为基底材料用于固定凝血酶核酸适配体,通过核酸适配体与目标物的特异性识别功能,成功构建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信号关闭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凝血酶的高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3157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90969.X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功能化磁性四氧化三铁吸附铬离子的方法。该方法以功能化磁性四氧化三铁为吸附材料吸附重金属铬离子。主要技术特征是:首先合成磁性四氧化三铁,并对其进行功能化,得到功能化磁性四氧化三铁,在一定的条件下,功能化磁性四氧化三铁对Cr3+的最大吸附量为1000mg/g,甚至更高,吸附后的功能化磁性四氧化三铁用一定浓度的HCl即可解吸附,解吸率达95.88%。再生功能化磁性四氧化三铁二次吸附的最大吸附容量为957.8mg/g。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