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621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1476.1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瞬态EGR控制方法,根据柴油机当前工况计算循环供油量,然后将循环供油量信号分别输送给目标氧含量计算单元,目标氧含量计算单元计算出该工况下的目标氧含量值A,并将A输送给PI控制器单元;BP神经网络预测柴油机扫气集管内的预测氧含量,将此氧含量值反馈到PI控制器单元,将目标氧含量值A与反馈回来的扫气集管内的预测氧含量进行比较做差,通过PI控制器单元获得EGR阀开度信号,将该EGR阀开度信号传送至EGR阀的执行机构和BP神经网络,最终使EGR阀开度稳定。本发明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的PI反馈控制在瞬态模式切换以及TierIII模式下瞬态加减载时由于氧含量传感器严重滞后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4802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71417.1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韦伯燃烧规则经验系数的确定方法,利用已经存在的韦伯(Wiebe)燃烧规律,对公式进行线性变换,并结合现有测定的实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韦伯(Wiebe)燃烧规律进行线性拟合,快速而精确地计算出韦伯(Wiebe)燃烧规则中的经验系数。从而能够快速搭建基于韦伯(Wiebe)燃烧规则的零维燃烧模型。本发明缩短了内燃机缸内燃烧的仿真研究时间,极大的增加了经验系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现了燃烧规则与真实燃烧的高效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453384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653182.2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水冷式压气机结构,包括压气机叶轮盘、扩压器轮盘、压气机背盘、连接轴,压气机叶轮盘固定在连接轴上,压气机叶轮盘下方依次安装扩压器轮盘和压气机背盘,连接轴依次穿过压气机叶轮盘、扩压器轮盘以及压气机背盘,扩压器轮盘和压气机背盘与连接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压气机叶轮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安装压气机叶片,扩压器轮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安装扩压器叶片,压气机背盘里设置冷却水通道,压气机背盘侧面分别安装连通冷却水通道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本发明利用柴油机的冷却水对压气机叶轮和扩压器进行冷却,有效降低了压气机叶轮和扩压器的热负荷,保持增压器运行的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80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87757.7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3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 F02B37/18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机相继增压模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柴油机信号模拟器、控制系统、空气压缩机、集气管、消声器、排气总管、第一‑第四排气歧管,空气压缩机连接排气总管,排气总管上安装压力调节阀,排气总管分别连通第一‑第四排气歧管,第一‑第四排气歧管均与集气管相通,第一‑第四排气歧管上分别安装燃气阀、空气阀、旁通阀、放气阀、第一‑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一‑第四流量控制阀,集气管出口连接消声器,产生柴油机主机信号、A列增压器信号、B列增压器信号的柴油机信号模拟器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连接并控制燃气阀、空气阀、旁通阀、放气阀开闭。本发明可用来考核柴油机相继增压电控装置的可靠性、进行出厂前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578214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06514.1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5B11/072 , F15B11/032 , F15B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1/072 , F15B11/032 , F15B11/17 , F15B2211/205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废气利用的二级增压柴油机液压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供油泵、液压泵、减速齿轮、高压级涡轮增压器、低压级涡轮增压器、柴油机、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液压马达等,油管依次穿过液压泵、控制单元、第一液压马达、第二电磁阀、控制单元、液压泵并形成一个封闭的液压工作回路一;油管依次穿过液压泵、控制单元、第一电磁阀、第二液压马达、控制单元、液压泵并形成一个封闭的液压工作回路二。本发明一方面在低压级增压器切入时可以辅助其快速启动,另一方面解决在柴油机运行在高工况时增压比过高导致的柴油机燃烧变差、烟度排放增加等问题,同时为柴油机提供辅助推进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78171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65664.X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 Y02T10/146 , F02B37/16 , F02B29/0412 , F02B37/18 , F02B37/183 , F02B2037/16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多模式切换的相继增压系统,包括柴油机、排气总管、进气总管、A列增压系统、B列增压系统,柴油机分别与进气总管和排气总管相连,A列增压系统包括A列小涡轮增压器和A列大涡轮增压器,B列增压系统包括B列小涡轮增压器和B列大涡轮增压器,A列小涡轮增压器和A列大涡轮增压器串联后连接柴油机,B列小涡轮增压器和B列大涡轮增压器串联后连接柴油机,通过在相应的管路上安装阀门从而控制四个涡轮增压器的切入和退出。本发明可以满足柴油机各个工况下对进气量以及进气压力的需求,并且可以解决柴油机的低负荷特性,整体提高了柴油机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591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216233.5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切换稳定功能的柴油机相继增压结构及相继增压方法,柴油机的气缸包括第一-第四组气缸,A列进气管连通基本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第一-第二组气缸的进口,B列进气管连通受控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第三-第四组气缸的进口,第一-第二组气缸的出口分别连通第一-第二A列排气支管,第三-第四组气缸的出口分别连通第一-第二B列排气支管,A列排气管连通基本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第一-第二A列排气支管,B列排气管连通受控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第一B列排气支管,A列排气管与B列排气管之间通过排气连通管相连通,第二B列排气支管连通排气连通管。本发明提高了柴油机相继增压切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44025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692440.3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2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低压水汽化吸热对柴油机进气中间冷却的冷却装置,包括低压储水箱、开放式储水箱、泵、控制器,低压储水箱安装在冷却器的上方并与冷却套管相连通,低压储水箱上端内壁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开放式储水箱和低压储水箱通过回流管相连通,在回流管上设置电磁阀,泵与低压储水箱通过抽汽管相连,泵与开放式储水箱通过出水管相连,控制器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泵,控制器采集压力传感器信号从而控制泵的开关,低压储水箱里设置电子液位计,电子液位计连接电磁阀。本发明能够大幅度降低高压级压气机的进气温度,提高增压效率,有效降低压气机热负荷,提高进气密度,从而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和降低油耗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6484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38400.1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21/08 , F02D2200/0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高压空气二级增压的单缸柴油机EGR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进气三通阀、排气三通阀、旁通阀、单向阀、电磁控制阀、第一涡轮增压器、第二涡轮增压、废气稳压罐、EGR冷却器、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本发明通过控制两个串联涡轮增压器,利用高压、高速压缩空气实现对EGR废气的二级增压,有效解决了不同进气压力,特别是高进气压力下的EGR废气回流问题,同时可以满足中高低不同工况下的EGR调节要求。特别适用于船舶柴油机节能减排或者单缸柴油机试验场所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019058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299425.7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变几何尺寸的离心式压气机机匣引气再循环结构,包括蜗壳、压气机叶轮,压气机叶轮安装在蜗壳里,压气机叶轮上沿其自身周向分别安装有主叶片和分流叶片,蜗壳里开有环形的气体控制槽,气体控制槽里固定有回流环,回流环与气体控制槽的左侧、右侧、外侧三个方向的蜗壳内壁分别形成回流槽、吸气槽、回流通道,回流槽、回流通道、吸气槽之间依次连通,吸气槽位于主叶片前缘和分流叶片前缘之间,主叶片前缘与蜗壳端部之间形成压气机进气道,压气机进气道里设置可沿其移动的滑动套筒。本发明可以改变引气再循环结构的回流量,以达到优化压气机全工况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