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80789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223440.5
申请日:2010-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特种车辆铝基复合材料履带板半固态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具,它涉及一种履带板半固态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具。本发明解决了采用钢材制备的履带板较重、锻造难以成形、铸造不能保证履带板性能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将经过预处理的SiCp用铝箔包裹起来,然后放入搅拌坩埚中加热,保温;二、将2A50铝合金浇入步骤一所述的搅拌坩埚中,制得半固态坯料,再将半固态坯料,浇注到成形模具中,加压成形,即得。成形模具由外凸模、内凸模、凹模和型芯由上至下依次制成一体。采用本方法得到的制件性能好,质量减轻,耐磨性提高,一次成型,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的铝基复合材料履带板与铝合金液态模锻成形的履带板制件相比,其磨损量减少了50%~70%。
-
公开(公告)号:CN101412544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137534.3
申请日:2008-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G51/04
Abstract: 一种层状钴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钴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层状钴氧化物(Ca0.85OH)1.16CoO2的制备方法存在工艺条件苛刻的问题。本发明层状钴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一、将Co3O4和CaO混合、压片,再烧结得到前驱粉体;二、将前驱粉体和KOH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三、将混合物倒入聚四氟乙烯的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密封后加热;四、洗涤,然后干燥100~140min,得到(Ca0.85OH)1.16CoO2粉体。本发明层状钴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不需要高温灼烧处理,可直接得到结晶度好、粒度分布窄的粉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267151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64434.2
申请日:2008-05-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属于电机领域。目的是解决目前的永磁直线电机不能同时兼顾高效率、高力密度和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定子和动子,第一~第四叠片沿轴向按顺序叠加,每个叠片内腔上下面分别设置m对定子铁芯,在每对定子铁芯相对设置并左右错开形成的区域内设置动子,轴向对应的各定子铁芯根部环绕设置定子绕组;多个永磁体设置在m个非导磁支架上,永磁体平行充磁,充磁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相邻两个永磁体充磁方向相反,m个非导磁支架上设置的永磁体依次错开极距L的2/m倍距离,m为自然数。利用交错式的定子铁芯结构,使所有永磁体都能在定子中产生磁通,实现了永磁体的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57482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44330.8
申请日:2007-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G51/04 , C01F11/02 , C04B35/057 , C04B35/32 , C04B35/626
Abstract: 一种掺杂改性Ca-Co-O体系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Ca-Co-O体系制备方法的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易产生杂质的问题。它的通式为Ca3Co2-xMxO6或Ca3-x-yMxNyCo4O9+δ;其中M为Fe、Ni、Nd或Er,N为Na或Bi,它的方法步骤如下:一、按分子式的化学计量比将原料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将原料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再缓慢注入柠檬酸溶液,经超声波振荡,形成均匀溶胶;二、微波加热脱水,得到湿凝胶;三、将湿凝胶干燥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自蔓延燃烧;四、研磨后焙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反应时间短、焙烧温度低,且操作简单。本发明的材料粉体颗粒均匀、纯度高,其粉体为片状结构颗粒直径小于200纳米。
-
公开(公告)号:CN119839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92489.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石墨复合双极板成形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双极板成形装置冲压成形易导致石墨、柔性石墨纸等塑性较低材料局部破裂的技术问题;成形装置设有多个凸模组件;凸模组件设有分块冲头,分块冲头设有微型凸起和第一盲孔,第一盲孔设有孔沿,第一盲孔安装第一弹簧;上模板从左到右间隔开设多个纵向通孔,每个纵向通孔安装一个凸模组件;纵向通孔内滑动连接分块冲头;垫板盖在纵向通孔上,压杆顶端设第一挡部,压杆杆身穿过第二弹簧、垫板进入纵向通孔,压杆底端设第二挡部,第二挡部与第一弹簧连接,第二挡部卡在孔沿内;露出垫板的多个压杆的杆身长度从左向右呈阶梯式下降分布;可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精密制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88332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995258.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疲劳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底座、运动驱动机构、真空腔体、加热套组件、试验件固定组件及变载荷机构,其中运动驱动机构和真空腔体均设置于底座上,运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真空腔体相对底座往复直线运动;真空腔体包括试验腔和变载荷腔,变载荷机构设置于变载荷腔内,加热套组件和试验件固定组件设置于试验腔内,试验件固定组件用于固定超高温试验件,且试验件固定组件与变载荷机构连接,加热套组件用于对超高温试验件进行加热及温控;变载荷机构随着真空腔体的往复直线运动,对超高温试验件被动加载交变载荷。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密封性好,提高了疲劳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8554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496184.9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陶瓷金属双连续梯度复合材料制备的超声辅助变速加载挤压浸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多孔陶瓷预制体;将预浸渗合金进行熔化处理,得到熔融合金;将超声振动‑变速加载模具预热,将所述陶瓷预制体预热,并将多孔陶瓷预制体放入所述超声振动‑变速加载模具中;向超声振动‑变速加载模具中浇注所述熔融合金;在超声振动‑变速加载模具的底部施加超声波振动;在超声振动‑变速加载模具的冲头上施加压力并实施变速加载;浸渗完成后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得到陶瓷金属双连续梯度复合材料。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在无保护气的大气环境下陶瓷金属双连续梯度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13878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718071.X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壁金属球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方法存在工序长、焊缝易开裂的技术问题。薄壁金属球为沿薄壁金属球的中轴线,在其球壁上设有且仅设有一对正对设置的安装通孔或安装凸部。薄壁金属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薄壁金属圆管放置在成形装置的上模和下模之间;沿薄壁金属圆管的轴向方向,上模和下模合模,将薄壁金属圆管的两端开口同时缩口挤压成形,最终在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形成的球形腔内形成薄壁金属球;成形装置设有上模和下模,上模开设第一半球形腔,下模开设第二半球形腔,第一半球形腔与第二半球形腔正对间隔设置;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第一半球形腔与第二半球形腔形成封闭的球形腔。可广泛应用于薄壁金属球制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1122760.6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江苏锐精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色散元件的多角度全内反射照明成像装置,包括照明分光模块、物镜型TIR模块、成像分光模块。利用反射式色散元件对宽光谱平行光束进行分光,不同波长平行光在消色差透镜作用下聚焦到高数值孔径浸油物镜后焦面不同位置,可以得到穿透深度随波长变化的倏逝场,实现穿透深度的调控。在成像光路中,该发明加入了凹面衍射光栅单独提取不同的穿透深度照明下的成像结果,实现多角度全内反射成像。该发明为多角度全内反射成像装置,相比于传统的物镜型多角度全内反射成像装置,该方法成像速度快,并且能够在全内反射成像的同时进行散射光谱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184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346726.7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及制备方法及力学测量方法,其解决了现有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的应变分布测量方法无法满足试样在透明度较低的介质环境下进行弯曲力学测量,所做标记明显影响试样的力学性能的技术问题,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由宽部夹持部和狭长测试部组成,且宽部夹持部连接设置在狭长测试部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在狭长测试部的上下表面分别磁控溅射金属镀膜,金属镀膜为多个介观尺寸的微小圆形,呈阵列式分布,且金属镀膜的厚度不超过200nm,本发明还公开了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的制备方法及力学测量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应变测量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