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51090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74167.9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径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双转子电机,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已有双转子电机中旋转的绕组需要通过电刷和滑环引入电流,导致运行效率下降、可靠性降低,以及经常需要对电刷等部件进行维护的问题。本发明电机的定子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永磁转子固定在永磁转子输出轴上,调制环转子在定子与永磁转子之间,永磁转子输出轴与壳体和调制环转子转动连接,调制环转子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在调制环转子上,且与壳体转动连接;定子通电形成2p极磁场;永磁转子的2n个永磁体单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排列在永磁转子铁心外圆表面,永磁转子旋转形成2n极磁场;调制环转子的转子支架外圆表面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q块导磁块和q块绝缘块;且p=|hn+kq|。
-
公开(公告)号:CN100581031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10064434.2
申请日:2008-05-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属于电机领域。目的是解决目前的永磁直线电机不能同时兼顾高效率、高力密度和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定子和动子,第一~第四叠片沿轴向按顺序叠加,每个叠片内腔上下面分别设置m对定子铁芯,在每对定子铁芯相对设置并左右错开形成的区域内设置动子,轴向对应的各定子铁芯根部环绕设置定子绕组;多个永磁体设置在m个非导磁支架上,永磁体平行充磁,充磁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相邻两个永磁体充磁方向相反,m个非导磁支架上设置的永磁体依次错开极距L的2/m倍距离,m为自然数。利用交错式的定子铁芯结构,使所有永磁体都能在定子中产生磁通,实现了永磁体的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464480C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610150973.9
申请日:2006-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轴径向-径向磁通结构复合式永磁电机,它涉及的是永磁电机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克服现有串联式驱动装置、并联式驱动装置中,存在发动机和系统其他部件不能协调配合的问题,使整个系统存在体积笨重、结构复杂、耗能大、尾气排放量大的问题,而不能有效的将动力输出。铁芯转子(4)的左侧轴孔(4-3)套接在第一转轴(4-4)的右侧端头上,第一转轴(4-4)的左侧中部通过第三轴承(4-5)与壳体(1)左侧上的轴孔(1-2)转动连接,定子(2)的右侧端面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右侧端面上,永磁转子(3)的转轴(3-1)的右侧中部通过第一轴承(3-2)与轴孔(1-1)转动连接,永磁转子(3)的转轴(3-1)的左侧端通过第二轴承(3-3)与轴孔(4-7)转动连接。本发明能使内燃机不依赖于路况,始终运行在最高效率区。
-
公开(公告)号:CN1972078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50973.9
申请日:2006-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轴径向-径向磁通结构复合式永磁电机,它涉及的是永磁电机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克服现有串联式驱动装置、并联式驱动装置中,存在发动机和系统其他部件不能协调配合的问题,使整个系统存在体积笨重、结构复杂、耗能大、尾气排放量大的问题,而不能有效的将动力输出。铁芯转子(4)的左侧轴孔(4-3)套接在第一转轴(4-4)的右侧端头上,第一转轴(4-4)的左侧中部通过第三轴承(4-5)与壳体(1)左侧上的轴孔(1-2)转动连接,定子(2)的右侧端面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右侧端面上,永磁转子(3)的转轴(3-1)的右侧中部通过第一轴承(3-2)与轴孔(1-1)转动连接,永磁转子(3)的转轴(3-1)的左侧端通过第二轴承(3-3)与轴孔(4-7)转动连接。本发明能使内燃机不依赖于路况,始终运行在最高效率区。
-
公开(公告)号:CN101662192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79233.1
申请日:2009-10-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无刷馈电双转子电机,它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传统电机只能实现单一速度的单轴输出,而目前采用的双速双轴输出电机需要电刷滑环对绕组进行馈电,导致运行效率下降、可靠性降低以及经常需要对电刷等部件进行维护等问题。本发明的定子固定在壳体内,永磁转子固定在永磁转子输出轴上,爪极转子位于定子与永磁转子之间,并且固定在爪极转子输出轴上,所述永磁转子输出轴和爪极转子输出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本发明能够提供两个转轴之间的转矩差值和转速差值,适用于需要在不同转速的两个机械转轴同时工作的工业技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127463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710072509.7
申请日:2007-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轴径向-轴径向磁通结构复合式永磁电机,它涉及的是永磁电机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驱动装置中存在发动机和系统其他部件不能协调配合、不能有效地将动力输出的问题。本发明定子的内外环壁及左右端面上开有多个槽,在所有槽中共同镶嵌有绕组;铁芯转子的内外环壁及左右端面上开有多个槽,在所有槽中共同镶嵌有绕组;永磁转子的左侧内部和右侧内部的各个端面上连接有多个永磁体;铁芯转子的左侧轴孔套接在第一转轴的右侧端头上,定子的右侧端面连接在壳体的内部右侧端面上,永磁转子的转轴的右侧中部通过第一轴承与壳体右侧上的轴孔转动连接。本发明能够提供可调的转矩和转速差,它还具有使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929243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010472.0
申请日:2006-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轴向磁通结构复合式永磁电机,它涉及的是永磁电机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克服现有串联式驱动装置、并联式驱动装置中,存在发动机和系统其他部件不能协调配合的问题,使整个系统存在体积笨重、结构复杂、耗能大、尾气排放量大的问题,而不能有效的将动力输出。铁芯转子(4)的左侧轴孔(4-3)套接在第一转轴(4-4)的右侧端头上,第一转轴(4-4)的左侧中部通过第三轴承(4-5)与壳体(1)左侧上的轴孔(1-2)转动连接,定子(2)的右侧端面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右侧端面上,永磁转子(3)的转轴(3-1)的右侧中部通过第一轴承(3-2)与壳体(1)右侧上的轴孔(1-1)转动连接,永磁转子(3)的转轴(3-1)的左侧端通过第二轴承(3-3)与轴孔(4-7)转动连接。本发明能使内燃机不依赖于路况,始终运行在最高效率区。
-
公开(公告)号:CN101662192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179233.1
申请日:2009-10-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无刷馈电双转子电机,它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传统电机只能实现单一速度的单轴输出,而目前采用的双速双轴输出电机需要电刷滑环对绕组进行馈电,导致运行效率下降、可靠性降低以及经常需要对电刷等部件进行维护等问题。本发明的定子固定在壳体内,永磁转子固定在永磁转子输出轴上,爪极转子位于定子与永磁转子之间,并且固定在爪极转子输出轴上,所述永磁转子输出轴和爪极转子输出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本发明能够提供两个转轴之间的转矩差值和转速差值,适用于需要在不同转速的两个机械转轴同时工作的工业技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667768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79285.9
申请日:2009-10-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无刷馈电爪极复合电机,它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驱动装置中发动机和系统其它部件不能高效配合,使整个系统结构复杂、且不能有效将动力输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定子固定在壳体内,第一永磁转子固定在永磁转子输出轴上,爪极转子位于第一定子与第一永磁转子之间,并且固定在爪极转子输出轴上,还通过轴承与永磁转子输出轴连接;第二定子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并且位于第一定子的右侧,第二永磁转子固定在永磁转子输出轴上,并且与第二定子相对应;第二定子和第二永磁转子组成现有多相永磁电机结构。本发明能够提供两个转轴之间的转矩差值和转速差值,适用于需要在不同转速的两个机械转轴同时工作的工业技术中。
-
公开(公告)号:CN1980005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610150994.0
申请日:2006-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轴径向-轴向磁通结构复合式永磁电机,它涉及的是永磁电机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克服现有串联式驱动装置、并联式驱动装置中存在的发动机和系统其他部件不能协调配合,及整个系统存在体积笨重、结构复杂、耗能大、尾气排放量大而不能有效的将动力输出的问题。它的铁芯转子(4)的左侧轴孔(4-3)套接在第一转轴(4-4)的右侧端头上,第一转轴(4-4)的左侧中部通过第三轴承(4-5)与壳体(1)左侧上的轴孔(1-2)转动连接,定子(2)的右侧端面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右侧端面上,永磁转子(3)的转轴(3-1)的右侧中部通过第一轴承(3-2)与轴孔(1-1)转动连接,永磁转子(3)的转轴(3-1)的左侧端通过第二轴承(3-3)与轴孔(4-7)转动连接。本发明能使内燃机不依赖于路况,始终运行在最高效率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