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180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74250.9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M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系统结构设计与振动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螺栓法兰联接结构转子试验台及测试方法,包括底座、转子-支承系统、测试传感系统、电气驱动系统及防护系统;所述转子-支承系统包括转子和支承部件,转子通过支承部件中的轴承、轴承座与底座相连,转子有两种,一种是分段轴,另一种是用于对比试验的整轴;本发明在改变支承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每级盘上的螺栓个数、螺栓安装位置以及安装预紧力,从而实现多种复杂工况下的实验研究。可以方便得到在不同工况下研究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部分的螺栓联接结构对于整个转子系统的固有特性以及振动特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994869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217376.8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M7/06
Abstract: 一种薄壁圆柱壳结构件的实验台及其测试方法,属于结构件测量实验技术领域。其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主轴,主轴上设置有带中心孔圆盘和导电滑环,待测的模型圆柱壳结构件设置于带中心孔圆盘上,模型圆柱壳结构件外部侧面设置有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内部粘贴有加速度传感器,电机、主轴、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以及导电滑环通过支架设置在底座上。其测试用方法首先记录原型薄壁圆柱壳结构件的相关参数,然后制作模型薄壁圆柱壳结构件,通过测量模型圆柱壳的动力学特性,借助动力学相似原理可以确定原型薄壁圆柱壳结构件的动力学特性,本发明可以用于测量薄壁光圆柱壳结构件或加薄壁环肋的圆柱壳结构件,实验成本低,且操作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74893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71932.7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小尺寸构件高阶振动疲劳测试的压电高频振动系统,包括固定支架组件、基于压电陶瓷的高频振动台、功率驱动器和工业计算机;基于压电陶瓷的高频振动台包括振动台底座、输出振动端盖和三支位移输出相同的压电陶瓷;压电陶瓷作为动力源,基于压电陶瓷的高频振动台安装在固定支架组件上,高频振动台的振动位置角度的调节范围在230度角以内;功率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工业计算机的输出端,功率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压电陶瓷。本发明的高频振动台结构简单紧凑、外形小、成本低、振动输出力大;驱动控制系统负载能力强、振动控制容易且控制精度高、操作简便、可输出各种振动激励信号,有效完成对各类小尺寸构件的高阶振动疲劳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352866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509119.7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H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圆柱壳模态振型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稳态激励装置、激光测振仪、测试反光镜、电动机、稳压电源、数据采集分析仪和上位机;稳态激励装置用于激励圆柱壳使其发生稳态振动;测试反光镜反射激光光束到圆柱壳内壁上;电动机用于驱动测试反光镜进行360度旋转,稳压电源为电动机供电;数据采集分析仪实时采集和记录圆柱壳的振动响应信号并传送振动响应信号给上位机;上位机对圆柱壳的振动响应信号进行分析及计算,最终绘制出圆柱壳的模态振型。测试反光镜旋转一周后沿圆柱壳内腔中心轴线上下移动测试反光镜,可获得圆柱壳大量测点的振动响应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辨识圆柱壳的模态振型以及分析圆柱壳在发生共振时的振动响应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0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74298.3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旋转机械动力学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对中轴承引起的弯曲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建立一个考虑四点接触球轴承不对中的拟静力学模型,用于计算轴承不对中产生的预紧载荷;轴承不对中产生的预紧载荷带入运动微分方程,获得转子的初始弯曲变形;基于转子的初始弯曲变形,计算初始弯曲状态下转子受到的不平衡载荷;同时考虑轴承不对中产生的预紧载荷和转子受到的不平衡载荷,建立考虑转子初始弯曲变形的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轴承不对中的影响,既考虑了轴承不对中对接触载荷的影响、又考虑了轴承不对中对转子初始状态的影响,能提高转子系统振动响应预测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06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93349.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关节运动副的摩擦磨损试验模拟装置,属于摩擦磨损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底板、驱动执行机构、负载模拟机构、关节运动副机构及关节加热执行机构;驱动执行机构、负载模拟机构及关节加热执行机构均设置在底板上,关节运动副机构连接在驱动执行机构与负载模拟机构之间;关节加热执行机构与关节运动副机构配合使用;负载模拟驱动缸的动力输出杆与传力块之间设有力传感器;关节运动副机构的关节轴销端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关节运动副机构的两根关节杆表面均安装有倾角传感器,驱动执行机构的第一传动轴端部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本发明满足加热和负载真实工况模拟,可真实反映关节运动副摩擦磨损情况,为关节运动副摩擦动力学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31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85698.3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6 , G06F113/26 , G06F111/04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壁碳纤维管冲击损伤残余性能多层次仿真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有限元模拟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基于薄壁碳纤维管的材料属性参数、薄壁碳纤维管几何尺寸以及铺层角度进行有限元分析构建薄壁碳纤维管实体模型;利用薄壁碳纤维管实体模型,通过设置接触条件、夹具以及冲击器,引入基于能量断裂的失效判据,获得具有冲击损伤的薄壁碳纤维管模型;改变具有冲击损伤的薄壁碳纤维管模型的接触条件、夹具以及约束条件,获得含损伤薄壁碳纤维管的压缩模型,输出损伤表示变量。解决了薄壁碳纤维管建模过程复杂,重新建立不同几何尺寸、铺层角度等参数的管件时间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0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93349.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关节运动副的摩擦磨损试验模拟装置,属于摩擦磨损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底板、驱动执行机构、负载模拟机构、关节运动副机构及关节加热执行机构;驱动执行机构、负载模拟机构及关节加热执行机构均设置在底板上,关节运动副机构连接在驱动执行机构与负载模拟机构之间;关节加热执行机构与关节运动副机构配合使用;负载模拟驱动缸的动力输出杆与传力块之间设有力传感器;关节运动副机构的关节轴销端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关节运动副机构的两根关节杆表面均安装有倾角传感器,驱动执行机构的第一传动轴端部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本发明满足加热和负载真实工况模拟,可真实反映关节运动副摩擦磨损情况,为关节运动副摩擦动力学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776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76937.1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M13/045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44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96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测点迁移的滚动轴承保持架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实验采集不同测点下的轴承保持架退化的全生命周期信号,构建两个不同域的数据集;考虑保持架发生故障时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使用空洞卷积和学习率自适应衰减的策略来改进CycleGAN模型;通过训练改进的CycleGAN模型来生成不同测点的轴承保持架退化信号;构建了一种基于网格搜索算法优化的深度置信网络来表征轴承保持架的退化规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生成跨测点的保持架的退化信号,同时基于网格搜索算法优化的深度置信网络可以精确地拟合保持架退化的全生命周期退化趋势,优于其他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7766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54544.0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沈阳汇博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测刚度值的多层波纹管轴向自振频率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预测波纹管简化为质量连续的均布梁;S2、将均布梁应用Timoshenko梁理论获得梁轴向平衡方程;S3、利用分离变量法获得梁轴向平衡方程的解作为方程通解;S4、由弹性理论和达朗贝尔原理获得均布梁的动力学方程;S5、得到轴向自振频率方程;S6、将各阶边界条件带入轴向自振频率方程中,得到各阶的轴向自振频率解析公式;S7、由拉伸试验台测得不同层数波纹管的轴向刚度;S8、将轴向刚度和波纹管质量带入至各阶的轴向自振频率解析公式中,获得各阶的轴向自振频率。本发明基于试验测试得到的刚度值进行计算,可以有效避免经验公式普适性差导致的自振频率失真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