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复杂海况条件的水面及水下装备布放回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11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34223.0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复杂海况条件的水面及水下装备布放回收装置,包括A架、止荡机构;止荡机构包括止荡器和防撞网机构;止荡器包括摆动连杆、止荡油缸、连接圆环;摆动连杆上端铰链连接在A架本体上,下端与连接圆环固定;止荡油缸上端与摆动连杆连接,下端与连接圆环连接;沿连接圆环周围设置一组钢缆发射器,钢缆发射器可通过弹射将钢缆释放出来,并且可通过其内部的钢缆绞盘将钢缆继续释放或回收进去;钢缆发射器中的钢缆的下端与钢缆夹连接,钢缆夹自带开合机构,能对目标设备上的吊耳进行抓取和释放;防撞网机构包括两组支撑臂,及由两组支撑臂远端夹持住的防撞网,近端与A架基座铰接固定。本发明可提高装备回收的精确度和成功率。

    异种金属电弧胶焊连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3421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126204.4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一种金属焊接技术领域的异种金属电弧胶焊连接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由涂胶孔定位装置和涂胶装置组成的自动涂胶系统以及由焊接孔定位装置、电弧焊系统以及机器人系统组成的自动电弧焊接系统,其中:涂胶孔定位装置与涂胶装置相连并传输涂胶工艺孔中心位置坐标,机器人系统与电弧焊系统相连并传输电弧焊系统的控制指令实现焊接动作,机器人系统与焊接孔定位装置相连并接收焊接孔位置信息。本发明通过将胶接工艺与电弧点焊复合,有效的抑制了因异种金属化学电位不同及焊接接头周围缝隙引发的电化学腐蚀造成的接头机械性能下降。工艺成本低,效率高,易于在汽车车身制造中推广应用。

    一种飞机气动铆接操作合格判定装置和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365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21248.7

    申请日:2017-03-02

    Inventor: 王华 张帅 林忠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气动铆接操作合格判定装置和判定方法,涉及航空航天装配制造领域,所述判定装置包括顶铁外罩、安装底座、组合类型选板、刚性弹簧、嵌入式模块和传感器。所述判定方法通过测量不同材料和板厚的铆接时的力学和振动信号,与嵌入式系统中写入的工艺试验测定合理指标、曲线作对比,从而对于铆接的操作的合格性进行客观的判定。本发明操作简单,判断结果快速准确,判断结果在线性强,可以有效提高铆接检测的效率,同时为形貌检测进行质量判定提供辅助方法。

    一种飞机铆装工在线培训装置和培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696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21706.7

    申请日:2017-03-02

    Inventor: 王华 张帅 林忠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9/00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铆接在线培训装置和培训方法,涉及航空航天装配制造领域,包括环铆导轨架、移动导轨架、底板、铆接操作仿真板、移动平台、传动丝杆、移动导轨杆,实现了飞机铆装工操作技能培训板耗材的重复利用、机身在位铆接工况模拟。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应用于装配领域铆接工种技能培训指导的工艺装备,可通过调整丝杆螺栓实现仿真板夹紧和放松,完成对于铆接前、后的工装调整。本发明操作简单,耗材重复利用率高,铆接操作模拟与实际工况贴合度高,可以有效提高铆装工技能培训效率,缩短铆装工适应实际生产工况的时间。

    位置可调的电阻点焊磁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81546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583440.9

    申请日:2015-09-15

    Abstract: 一种位置可调的电阻点焊磁控装置,包括:定位导套、通过铁磁吸附力实现与定位导套的固定连接的环形永磁体、衬套、电极杆、电极帽及定位螺钉,其中:衬套与电极杆通过定位螺钉固连,定位导套与衬套活动套接,环形永磁体与定位导套固定连接,电极帽与电极杆相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1)磁控系统有修磨档位,可避免永磁体与修磨刀具发生干涉;2)永磁体工作位置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螺纹调节,精度高,操作方便;3)永磁体通过铁磁吸附力与定位导套端面连接,易于替换,工艺柔性高;4)永磁体内径进一步减小,可增加焊核区域的磁场强度,增强搅拌效果。

    大型薄壁零件制造过程残余应力释放工艺装置及释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584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47457.8

    申请日:2015-12-16

    Inventor: 王华 林忠钦 刘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大型薄壁零件制造过程的残余应力释放工艺装置以及释放方法,涉及航空航天构件制造领域,包括底座平台、安装支架、支架定位块、工件支撑定位块,夹紧装置、磁力振动装置,实现对飞机大型薄壁零件内部残余应力的释放。通过释放薄壁件内部残余应力减小其加工变形,提高薄壁件的外形精度和加工质量,从而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缩短了工件的质量检验和装配周期,提高了装配效率及产品质量。本发明通过上位机控制磁力振动装置,实现对每个振动位置的振动频率、振动方向和振动力大小的调节,并且磁力振动装置中主动件与被动件无直接接触,二者依靠磁力进行传导,具有振动平稳和过载保护的特性,以避免由于振动过度造成的薄壁件损伤。

    复合材料C型梁R角偏差检测及预应力施加实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3376233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282034.X

    申请日:2013-07-05

    Inventor: 王华 林忠钦 王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C型梁R角偏差检测及预应力施加实验台,包括实验台底部平台以及安装于试验台底部平台上的施力装置和纵向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纵向定位装置包括多个纵向定位模块,所述多个纵向定位模块均布于实验台底部平台上。本发明对R角偏差梁件进行形面检测、制造误差修正,具有偏差适应性强、结构相对合理、定位稳定等特点,利用定位装置完成对复合材料C型梁的装夹定位,对于制造完成的具有不同偏差的梁件可进行形面检测以及通过施力装置加力以修正一定制造误差的工作,使其符合装配要求,以完成复合材料C型梁装配。

    三维曲面构件加工的多点柔性滚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1499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210509219.5

    申请日:2012-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曲面构件加工的多点柔性滚压成形方法,将要求加工的构件形状展开成平板,确定板料的形状大小;根据构件加工形状要求确定成形道次数以及各道次的成形量以及相应的进行回弹补偿后的成形量;计算成形辊的理论位置,并对前3个道次的成形辊的位姿进行调整;将板料送入成形装置,成形辊旋转,驱动板料沿着滚压方向前进,板料走出成形装置完成前3个道次的加工,再进行辊位调节,使成形辊反转,实现板料的反向运动,完成后3个道次的成形,如此,以来回滚的方式,直到达到要求的成形道次数为止,完成加工。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柔性成形工艺的缺点,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完成质量高的优点。

    飞机机翼长桁装配模拟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21563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217392.8

    申请日:201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机翼长桁装配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试验台底部平台、长桁和蒙皮,以及设置在试验台底部平台上且与长桁和蒙皮相连接的边缘纵向定位装置、边缘竖直定位装置、滑动横向支撑测力装置、滑动横向定位装置及滑动竖直夹紧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结构相对合理、定位稳定并能实现模拟不同加工变形、夹紧位置、夹紧力,对于飞机机翼长桁装配过程模拟,各种装置能够模拟不同加工变形,不同定位误差,不同夹紧力,不同夹紧区域,并且测量这些因素变化时长桁的装配变形,从而确定长桁装配变形和上述变量的关系,利于揭示飞机机翼长桁装配的规律。本发明具有可变因素多,适应性强的优点。

    一种金属材料电弧点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0869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110338674.9

    申请日:2011-11-01

    Abstract: 一种轻金属之间及轻金属与镀层钢板的电弧点焊方法,采用电弧焊系统,其基于已设置好的焊接轨迹程序及焊接参数,焊枪在机器人控制下围绕轻金属板的工艺孔边缘做圆周运动,在惰性气体保护氛围中进行焊接,使轻金属与镀层钢板之间形成点熔钎焊接头。本发明实现了焊点中能量的均匀分布,降低了铝钢界面上形成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和均匀性,提高了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适用于以电阻点焊工艺连接为主的车身零部件焊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