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11567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10870492.4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生产低锰钢的方法,将脱硫后的铁水兑入第座转炉,冶炼开始3min之内加入石灰总量的1/2~3/4,其余石灰在5min内加完,前4min枪位2.2~2.4m,氧气流量198~202m3/h·t钢,氧压0.75~0.85MPa;前半钢出钢温度1420~1440℃,半钢碳在2.8%~3.2%;前半钢出钢控制下渣,渣厚
-
公开(公告)号:CN10315777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110419728.4
申请日:2011-12-1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铸坯内部质量的预报方法,是由连铸坯内部质量评价系统以及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成,通过对连铸坯的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钢水成分、固液相线温度、随温度变化换热系数、弹性模量、拉速、二冷水和电磁搅拌等参数作为输入条件,模拟出连铸坯的凝固过程,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出糊状区的长度、宽度从而能够计算出连铸坯内部质量评价系数,评价系数与连铸坯内部质量等级对应,同时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工建立铸坯中心偏析、中心疏松预报模型,进行铸坯内部质量预报,将两种方法得到的预报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最后结论。采用复合的连铸坯内部质量的评价方法,提高了分析连铸坯内部质量预测的准确性,便于指导实际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87817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0624.X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冷轧板表面色差的生产方法,采用“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加热→热轧→冷却→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平整”的工艺路线,热轧:投入热轧油,热轧油浓度0.5%,热轧轧制公里数40~70km,热轧板表面粗糙度(Ra)0.7?~2.5μm;冷轧:冷轧辊表面粗糙度(Ra):第1架1.0~1.2μm,第2架0.45~0.65μm,第3架0.45~0.65μm,第4架0.45~0.65μm,第5架(EDT)4.0~4.5μm,冷轧轧制公里数100~170km;平整:平整辊表面粗糙度Ra0.75~1.3μm,平整延伸率0.6%~1.3%;在原有设备状况不变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不增加生产成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工艺参数控制简单,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明显,冷轧板表面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593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077865.4
申请日:2011-03-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冶炼超低碳钢的方法,采用铁水脱硫-转炉-RH-连铸工艺,脱硫后铁水中硫为0.002%~0.006%;转炉冶炼控制吹氧时间、氧枪流量、底吹强度和冶炼周期,出钢[C]=0.06%~0.08%,温度T=1650~1680℃,钢水氧含量0.03%~0.05%,采用挡渣出钢;RH采用强制脱碳,最高真空度67~100Pa,脱碳时间为15~27min,钢水中碳含量为0.0010%~0.0020%;脱碳后钢水中溶解氧含量为0.025%~0.040%,加铝脱氧后钢水循环3~5min,再加入其它合金后钢水循环3~5min,钢水氮含量为0.0015%~0.0035%,温度为1590~1610℃,再镇静处理10~30min。本发明采用转炉高碳、低氧出钢,出钢过程可少用或不用炉渣改质剂,加快了生产节奏,钢水更加洁净,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147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5181.3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过程的生产与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F精炼过程钢水温度的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计算LF处理期间任意时刻的钢液温度相对于初始温度的变化量:(1)计算可用冶金学机理模型或现场经验公式加以计算的LF炉精炼过程钢液温度变化分量;(2)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计算难以用冶金学机理模型或现场经验公式加以计算的LF精炼过程温度变化分量;(3) 将步骤(1)和(2)计算得到的变化分量相加得到该时刻的LF精炼炉钢液温度相对于初始温度的变化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预报整个LF处理过程钢水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减少过程1~2次测温,降低了钢水测温成本,可实现LF温度的在线实时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02146501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108179.4
申请日:2010-02-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VOD喷吹CO2生产不锈钢的精炼方法,特征在于VOD精炼过程向钢液内喷吹CO2。具体为:经冶炼的初钢水搬入VOD后底吹气体为CO2,喷入强度为0.1~0.5Nm3/min·t,然后由顶氧枪采用纯氧气进行吹炼,O2喷入强度为2.5~3.0Nm3/min·t,直至碳含量小于0.5%;之后顶氧枪采用纯氧气进行吹炼,O2喷入强度为2.0~2.3Nm3/min·t;当碳含量小于0.1%,顶氧枪采用O2和CO2混合气体进行吹炼,O2喷入强度为2.0~2.3Nm3/min·t,CO2喷入强度为1.8~2.0Nm3/min·t;当碳含量达到目标下限,加入硅铁合金进行还原及合金化处理,顶氧枪停止工作,底吹气体为Ar,喷入强度为0.1~0.5Nm3/min·t,直至出钢。本发明解决了精炼终点钢液中溶解氧含量偏高和渣中氧化性偏高的问题,同时降低合金使用量,利用了CO2进行脱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146498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108208.7
申请日:2010-02-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ANS精炼炉喷吹CO2生产低碳钢的精炼方法,特征在于ANS精炼过程向钢液内喷吹CO2气体。具体为:处理开始后喷吹CO2,CO2采用单独的喷枪喷入或利用原有氧枪与O2混合喷入,单独喷入时CO2的喷入强度为8~12Nm3/h·t,压力为0.5~1.0MPa,O2喷入强度为7~14Nm3/h·t,压力为0.95~1.05MPa;混合喷吹时CO2的体积百分浓度为1%~99%,O2的体积百分浓度为1%~99%,混合气体喷入强度为10~15Nm3/h·t,压力为0.5~1.05MPa。本发明适合大规模生产普碳钢和低合金钢的非真空状态下钢水二次精炼脱碳工艺,对钢液进行脱碳处理、温度调整以及净化作用,实现经济、高效生产低碳及超低碳用钢。
-
公开(公告)号:CN101992283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013130.8
申请日:2009-08-1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8 , B22D11/111 , B22D1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止包晶钢连铸坯产生裂纹的方法。包括利用连铸机连铸,其特征在于:连铸过程中,采用碱度为1.3~1.5、粘度为1300℃时0.03~0.07Pa·s的保护渣;结晶器采取正弦振动,振频150~198min-1,振幅5.0~8.0mm;将结晶器水量减少5%~10%。本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包晶钢连铸坯表面裂纹的问题,改善铸坯质量,减少了铸坯清理数量和废品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928808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12231.3
申请日:2009-06-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RH精炼过程中合金加入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钢水温度及钢液中游离氧浓度;计算作为RH精炼过程中升温剂的合金用量;根据钢水中各合金元素的初始值、目标值和合金中目标元素的含量计算每种合金的加入量,采用自学习方法计算合金收得率,不仅降低了合金投入成本,还提高了合金化后钢水成分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5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749368.2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7B14/04 , F27B14/06 , F27B14/08 , F27B14/12 , F27B14/14 , F27B14/20 , F27B14/18 , C21C7/00 ,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高氮钢氮含量控制精度的冶炼装置,包括真空室、感应炉坩埚、钢锭模;在感应炉坩埚的上部外周设有密封钢圈座,在感应炉坩埚的上方设有密封盖,密封盖由升降转动机构驱动能够与密封钢圈座密封连接,在密封盖上设有压力和温度探头及信号发射器,感应炉坩埚中部的侧壁上设有长效测温探头;感应炉坩埚底部设有透气砖,透气砖与吹氮管连接。本发明的冶炼精确控制高氮钢的钢液氮含量;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