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叶片泵系统
    9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598499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686388.0

    申请日:2017-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片泵控制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变速箱叶片泵系统,包括变速箱壳体、设置在变速箱壳体内的链轮机构及通过链轮机构带动的叶片泵,所述链轮机构包括链轮及同轴安装在链轮上的变速箱输出轴,所述链轮的外侧套装相啮合的链条,所述叶片泵设置在变速箱壳体的下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叶片泵系统通过在变速箱壳体内的链轮两侧设置垫片,并将变速箱壳体与叶片泵壳体设计为一体式,避免叶片泵移位,并去除叶片泵夹持装置,减小所需的设置空间,在链轮的两侧均设置垫片,避免链轮转动过程中的刚性摩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离合器控制阀
    9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43243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20859692.6

    申请日:2013-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和尾部之间设有颈部,颈部与头部和尾部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阀槽,头部和尾部分别设有均压槽,具有阀芯响应速度快、卸油速度快的优点,用于修正和控制系统所需要的流量,在整个液压系统中实现精确、稳定的控制。

    一种旁通阀及自动变速器
    9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80172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216560.7

    申请日:2012-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旁通阀,包括阀座和阀芯,阀芯具有端部和尾部,阀座上设有盲孔,盲孔上设有出油口,阀芯穿过出油口,阀芯的端部与出油口线密封;阀芯的端部与出油口内壁形成环形的第一油腔,阀芯与盲孔内壁形成环形的第二油腔,第二油腔的截面积大于第一油腔的截面积,旁通阀并联在油冷器的进口与出口之间,当油冷器堵塞或失效时,从液压阀板来的润滑油在阀腔内形成压力,由于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在润滑油的流通方向上存在截面差,当润滑油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此时油压在阀芯上产生的压力大于弹簧在阀芯上产生的压力,阀芯的端部与出油口出现缝隙,润滑油经出油口流出至系统进行润滑,提高了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

    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变矩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851641U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20136801.8

    申请日:2010-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变矩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油路和低压油路,在主油路上设有主油路压力控制阀,低压油路上设有变矩器,在低压油路上设有变矩器控制阀,所述变矩器控制阀与主油路压力控制阀油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得液压系统中变矩器的控制,由一个电磁阀及一个变矩器控制阀就实现了闭锁离合器的结合、分离、及滑摩状态的控制,结构上相对其余变矩器控制系统中变矩器控制简单,同时,保证了变矩器闭锁离合器需要彻底分离时的分离彻底,优化了其控制性能。

    行星架以及行星排
    9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408472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625953.X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变速箱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架以及行星排。该行星架包括:行星架中心轴、腹板和行星轮轴;所述行星架中心轴与所述腹板同轴设置;所述行星轮轴与所述行星架中心轴平行设置,并连接在所述腹板上;所述行星架中心轴上开设有与变速箱主油路联通的第一油路,所述腹板上开设有第二油路,所述行星轮轴上开设有正对行星轮轴承设置的第三油路;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油路和所述第三油路依次联通。该行星架,通过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的开设,能够在行星架中心轴或者输入轴不转动时,也能利用变速箱内的主油路的油压,直接将润滑油泵入到行星轮轴承的位置处,对行星轮轴承进行冷却润滑。

    发电机端盖、变速箱以及混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8408429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625669.2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混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端盖、变速箱以及混动汽车。该发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的外缘处设有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正对变速箱壳体上的凸起结构设置;所述凹陷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的形状相匹配。该发电机端盖,通过与凸起结构正对设置的凹陷结构,能够实现在安装发电机端盖时,使端盖本体上的凹陷结构避让凸起结构,落在安装位置处,此时端盖本体的外缘的大部分是与变速箱壳体的内壁相抵接,大大提高端盖本体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利用凹陷结构和凸起结构组合形成限位定位结构,保证端盖本体不会转动。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7532541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357793.9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该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输出机构和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机构输入轴、变速机构输出轴、第三行星排和换挡组件;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机构输入轴、变速机构输出轴、第三行星排和换挡组件;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连接。该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通过第三行星排的设置,能够在车辆在低速行驶时,利用被变速器壳体固定住的第三行星排的齿圈和被第二电机驱动的太阳轮,为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提供更大的扭矩。

    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

    公开(公告)号:CN216447402U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22519420.9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该变速箱传动系统包括:传动组件、输入轴、传动轴、输出轴以及换向机构;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齿轮组,所述换向齿轮组与所述变速箱壳体的内壁留有调整间隙,所述调整间隙用于调整所述换向齿轮组的传动比。该系统通过换向齿轮组的设置能够使变速箱的输出轴输出正确方向的转速,同时能够利用调整间隙的设置,使换向齿轮组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换向机构的传动比,从而改变整个变速箱的传动比,能够大幅度降低汽车厂商将变速箱调节到自身需求的难度。

    变速箱用驻车机构以及变速箱

    公开(公告)号:CN216200428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519489.1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用驻车机构以及变速箱,该变速箱用驻车机构包括棘爪锁止组件,用于锁止或解锁变速箱的输出轴;操作杆,用于控制所述棘爪锁止组件完成锁止和解锁工作;以及传动装置,包括拨杆组件和推杆组件,所述拨杆组件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转轴以及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竖直安装在变速箱壳体上,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对应的垂直固定在所述转轴的两侧。该机构通过拨杆组件的C型结构,能够在完成传动操作杆的动作的同时,还能占用更小的变速箱壳体内空间,C型结构中间的开口处能够方便变速箱壳体内其他部件的布置。

    变速箱用换向结构以及变速箱

    公开(公告)号:CN216200320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519487.2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该变速箱用换向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壳和换向传动机构,所述换向壳设置在变速箱输出端的一侧,所述换向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换向壳内,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所述换向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换向传动机构为齿轮组,所述换向壳的内壁与所述齿轮组的外周侧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用于调节所述齿轮组的传动比。该结构通过换向传动机构的设置能对变速箱输出轴的转动方向进行改变,同时配合换向壳的内壁与换向传动机构的周侧之间的空隙,能使换向传动机构适当的调整其传动比,从而与不同车企所需要的传动比进行匹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