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加热装置
    9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79871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509855.9

    申请日:2010-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30 Y02B10/70 Y02E10/72

    Abstract: 风能加热装置,涉及一种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家用加热装置无法在阴雨天或和夜晚正常工作、利用煤气或电能作为能源的家用加热装置存在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它包括叶轮、机械传动机构、电磁致热器、支架,所述叶轮的动力输出轴与机械传动机构的主动力输入轴相连,机械传动机构的从动力输出轴与电磁致热器的转子相连,电磁致热器、机械传动机构固定在支架上。结合合理的热能传输路径并通过水介质传递热能,以达到将水加热的目的。本发明的风能加热装置实现了直接将风能转化为热能,利于环保,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家用加热或供暖系统。

    高温夹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2523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71846.3

    申请日:2009-04-22

    Abstract: 高温夹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夹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高温夹具材料的高温强度低、高温硬度低、成型困难、不导电及材料制备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高温夹具材料由难熔碳化物和增韧相制成。方法:一、取难熔碳化物和增韧相并混合,得混合料;二、将混合料放入模具中,置于温度为1800~2500℃、压力≤200MPa、保护气氛或真空条件下烧结,即得高温夹具材料。本发明中高温夹具材料的致密度为93%~100%,室温下抗弯强度为530~850MPa,断裂韧性为4~9MPa·m1/2,1000℃时抗弯强度为400~900MPa,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高温硬度及导电性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成型容易。

    一种空间微泵热真空和热循环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12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5676.6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一种空间微泵热真空和热循环测试系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测试系统在高低温试验测试过程中会出现介质泄漏,测试回路进气后空间微泵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导致试验无法进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热循环组件、转注罐、连接件、第一手阀、第一压力表、真空泵、第二手阀,第二压力表、减压器和气源,热循环组件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第一手阀和第二手阀连接,第一手阀通过连接管路与第一压力表连接,第一压力表通过管路连接真空泵;第二手阀通过管路与转注罐的长导管接头连接,转注罐的短导管接头通过管路与第二压力表连接,第二压力表连接于减压器,减压器与气源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易加工,密封可靠性高。本发明用于空间微泵及泵阀组件的高低温试验性能测试。

    一种地面零重力气浮模拟器外壳固定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194291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01336.5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零重力气浮模拟器外壳固定支架,涉及地面零重力气浮模拟器硬件设备设计领域,包括,顶板、侧板和中板,侧板设置有一对,分别设置在中板两侧,顶板设置在中板上方,顶板设置有若干顶板通孔,顶板通孔配置有对应的顶部固定螺丝,顶板通过顶部固定螺钉和中板固定连接,侧板设置有若干第一侧板通孔,第一侧板通孔配置有第一侧板连接螺钉,侧板通过第一侧板连接螺钉和顶板固定连接,侧板设置有若干第二侧板通孔,第二侧板通孔配置有第二侧板连接螺钉,侧板通过第二侧板连接螺钉和中板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外壳固定支架更加稳定、灵活和便捷,可以适应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地面零重力气浮模拟器外壳的安装。

    一种过渡金属碳化物高熵陶瓷中辐照损伤势函数的机器学习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23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62379.6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一种过渡金属碳化物高熵陶瓷中辐照损伤势函数的机器学习构建方法,涉及势函数构建领域,适合构造用于核电站、航天等辐照服役环境的材料体系的原子间势函数。为了解决碳化物高熵陶瓷种类繁多而且材料在中子辐照后存在辐射难以表征,无法通过实验进行大规模筛选的问题。本发明依据DPGEN软件提出了一种构建过渡金属碳化物高熵陶瓷辐照损伤势函数的方法,适用于描述由八种过渡金属元素随机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多元碳化物高熵陶瓷和单组元碳化物的辐照损伤行为,为碳化物高熵陶瓷体系辐照损伤的机理研究及其他力学、热学等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提供理论基础。可以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初步筛选,并为实验提供理论指导。

    一种晶粒生长诱导无压烧结超细晶Ti(C,N)基金属陶瓷致密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815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92474.9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一种晶粒生长诱导无压烧结超细晶Ti(C,N)基金属陶瓷致密化的方法,它涉及一种金属陶瓷致密化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无压烧结制备超细晶Ti(C,N)基金属陶瓷致密化困难和借助气压烧结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方法:一、按重量份数称取50份~60份Ti(C,N)、10份~30份WC、5份~10份TaC、1份~5份VC、10份~20份金属黏结相、0.5份~3份炭黑和1份~4份聚乙烯醇;二、球磨混合;三、干燥制粒;四、模压成型;五、烧结。本发明制备的致密化的超细晶Ti(C,N)基金属陶瓷的致密度为96.67%~99%。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超细晶Ti(C,N)基金属陶瓷。

    一种高强韧二硼化物-碳化物复相高熵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6222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003862.4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一种高强韧二硼化物‑碳化物复相高熵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的二硼化物‑碳化物复相高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单相高熵陶瓷材料烧结困难,致密度低和断裂韧性差,限制了其应用的问题。方法:制备二硼化物粉体和碳化钛的混合粉末;二、热压烧结。一种高强韧二硼化物‑碳化物复相高熵陶瓷在核反应堆和超高温领域中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复相陶瓷的致密度均大于97%,强度和韧性均得到显著提升,室温下陶瓷的硬度为35~40GPa,三点弯曲强度为800~1100MPa,断裂韧性为6~8MPa·m1/2。本发明可获得一种高强韧二硼化物‑碳化物复相高熵陶瓷。

    一种用于地外天体探测器的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3898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96261.1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外天体探测器的取样装置,属于航天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弹射球撞击的方式只能收集星体表层的土壤,不能收集更深层土壤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地外天体探测器的取样装置,所述星体探测器可着陆在地外天体上,所述取样装置设置在所述星体探测器上,所述星体探测器可在地外天体表面打勘探孔,所述取样装置包括采样头和驱动机构,其中,采用头可在所述勘探孔内收集所述地外天体的土壤;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采样头向所述勘探孔内移动。本发明采样头可在地外天体勘探孔内移动可收集不同深度的地外天体土壤,可分析地外天体不同深度的土壤成分,进而了解不同深度下地外天体土壤的组成,为后续星体开发提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一种超硬五组元过渡金属碳化物单相高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466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553317.0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一种超硬五组元过渡金属碳化物单相高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超硬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硬单相高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多组元碳化物的制备方法难以避开氧污染和致密度较难提高的问题。一种超硬五组元过渡金属碳化物单相高熵陶瓷材料的化学式为(Tix1Zrx2Nbx3Tax4Mx5)C。方法:一、称料;二、混合;三、煅烧;四、高温烧结;五、脱模。本发明提高了碳化物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显著的固溶强化作用和高致密度使材料的硬度明显提升。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超硬五组元过渡金属碳化物单相高熵陶瓷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