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压电复合材料动态断裂强度因子的相互作用积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41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51419.0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求解压电复合材料动态断裂强度因子的相互作用积分方法,所述方法考虑到动态载荷对压电材料相关的J积分的影响以及对相互作用积分形式的改变,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得到了动态载荷下含复杂材料界面的压电复合材料的相互作用积分方法新的区域积分表达式,从而提出了一种可以求解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压电复合材料的动态强度因子的方法。本发明的相互作用积分方法针对含复杂界面的压电复合材料适用,并且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证明材料界面对相互作用积分的值不产生影响,这在极大程度上扩大了传统相互作用积分方法的使用范围。通过对压电复合材料属性的设置,可以实现对不同形式的压电复合材料中裂纹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和动态电位移强度因子的计算。

    求解压电压磁复合材料热断裂问题的相互作用积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118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51909.0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求解压电压磁复合材料热断裂问题的相互作用积分方法,上述方法考虑到热载荷对压电压磁材料本构方程的影响以及对相互作用积分形式的改变,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得到了热载荷下含复杂材料界面的压电压磁材料的相互作用积分方法新的形式,从而提出了一种可以求解热载荷作用下的压电压磁复合材料的强度因子的方法。本发明的相互作用积分方法针对含复杂界面的压电压磁材料适用,并且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证明材料界面对相互作用积分的值不产生影响,这在极大程度上扩大了传统相互作用积分方法的使用范围。通过对复合材料属性的设置,可以实现对不同排布方式的压电压磁复合材料热断裂问题的计算。

    获取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纤维束内的I型断裂韧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48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58040.8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纤维束内的I型断裂韧性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观察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纱线的排布结构选取试件加工面,针对纤维束内断裂韧性试件,选取紧凑拉伸的形式,包括两个加载孔、一个凹口和一个裂纹尖端切口,裂纹尖端切口加工在较平直的纱线中,切割位置选取在单列纤维束中间,以保证切割出的试件内部仅有一列经纱或仅有一列纬纱;二、使用销子或其它形式插入加载孔,将试件与力学试验机连接,使用力学试验机对纤维束内断裂韧性试件加载,依据试验机输出的载荷位移曲线,计算纤维束内断裂韧性试件的断裂韧性。本发明首次提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纤维束内的I型断裂韧性的试验获取方法,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

    基于轻气炮的冲击力测量实验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3769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18883.7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基于轻气炮的冲击力测量实验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入射板和三个防护板固定在靶舱承力架的四侧,滑槽底板与靶舱承力架的底部固接,分离法兰固定在入射板的中心圆孔处,分离法兰中部设有入射孔;滑槽顶板固定在靶舱承力架的上端;带槽滑杆下端穿过滑槽顶板设置在靶仓内,带槽滑杆的下端的下连接滑块设置在滑槽底板的滑槽二内;上连接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顶板内,上连接滑块穿入带槽滑杆内,带槽滑杆与上连接滑块连接;滑槽顶板内固定有传感器顶块,传感器顶块内设置有冲击力传感器;滑槽底板的滑槽二与下连接滑块之间安放冲击力传感器;靶板夹具一与带槽滑杆连接,靶板夹具一、二之间固定有靶板。本发明用于冲击力的测量。

    测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面外拉伸试验辅助粘接工装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4066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449082.3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面外拉伸试验辅助粘接工装,包括阻制两个金属拉块与复合材料试件之间的相对滑移的滑移限位组件,和对两个金属拉块提供对复合材料试件的夹持力的夹持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测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面外拉伸试验辅助粘接方法。本发明所提出的辅助粘接工装,通过滑移限位组件来防止两个金属拉块与复合材料试件之间的相对滑移,通过夹持组件对两个金属拉块提供对复合材料试件的夹持力,在防止金属拉块与复合材料试件错位的同时,也可以提升粘接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辅助粘接工装,专为方形面外拉伸试件设计,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缺。

    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面外拉伸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410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346839.6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面外拉伸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两个分别与复合材料试件的两端端面粘合的金属加强块、两个分别夹持复合材料试件的两端的夹持组件,以及在拉伸测试时防止位于复合材料试件同一端的金属加强块和夹持组件出现沿拉伸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定位组件;通过夹持组件对复合材料试件的两端提供夹持压力,在对试件实施面外拉伸载荷时产生夹持组件与试件端面之间的摩擦力,利用这部分摩擦力抵消一部分的载荷,减小粘接剂承受的载荷,从而避免粘接剂开粘;此外,利用摩擦力代替粘接剂承担一部分载荷,可以一定程度减小粘接面面积与测试段截面积的比值,对昂贵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使用率。

    适用于板状复合材料拉压疲劳损伤演化试验的防屈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5717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69647.8

    申请日:2020-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板状复合材料拉压疲劳损伤演化试验的防屈曲装置,所述防屈曲装置包括防屈曲钢板、连接螺栓、背侧支撑弹簧、耐磨光滑薄膜、观测窗口、连接螺栓孔,其中:所述防屈曲钢板包括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所述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的中心开有观测窗口,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的左右两侧开有贯穿防屈曲钢板的连接螺栓孔;所述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之间夹持试样件;所述连接螺栓沿厚度方向穿过连接螺栓孔、背侧支撑弹簧以及垫片,将上防屈曲钢板、试样件和下防屈曲钢板连接起来。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调节夹持力、可重复利用、使用寿命长且无需与特定试验机配套的特点。

    一种高频试验机与紧凑拉伸试验夹具转接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78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56332.3

    申请日:2020-06-17

    Abstract: 一种高频试验机与紧凑拉伸试验夹具转接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一种转接装置及使用方法。夹具本体由开口相对设置的上下两个U形夹头组成,下U形夹头底部螺接固定连接端,连接端旋接有连接端紧固螺帽,在两个U形夹头的开口之间安装试验件,试验件中间位置机加工有刀口,引伸计卡在刀口处,上U形夹头顶部螺接固定转接螺栓,转接螺栓旋接有转接螺栓紧固螺帽,转接螺栓下侧与转接盘之间设有转接螺栓弹簧垫圈,转接盘中心设置转接螺栓螺纹孔,边缘设置四个调节螺栓螺纹孔,调节螺栓一一配合旋接在调节螺栓螺纹孔内,调节螺栓上旋接有调节螺栓紧固螺帽,水平仪固定在转接盘上。此转接装置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使用方便。

    一种高温压缩试验夹具
    9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63851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141244.5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压缩试验夹具,包括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所述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均为U型构件;所述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的U型开口端朝相反方向设置,且交叉对接后形成用于容纳试样的压缩腔体;所述试样沿压缩方向固定于所述压缩腔体内。本发明通过采用交叉对接的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将对上、下压缩体的拉力转化为对试样的压力,从而实现了用拉伸方式进行压缩性能测试;并且本发明操作简单,无需严格的对准操作,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较高的特点。

    一种高温压缩试验夹具
    10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6385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41244.5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压缩试验夹具,包括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所述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均为U型构件;所述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的U型开口端朝相反方向设置,且交叉对接后形成用于容纳试样的压缩腔体;所述试样沿压缩方向固定于所述压缩腔体内。本发明通过采用交叉对接的上压缩体和下压缩体,将对上、下压缩体的拉力转化为对试样的压力,从而实现了用拉伸方式进行压缩性能测试;并且本发明操作简单,无需严格的对准操作,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较高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