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交叉口机动车直行待驶区的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2704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820093.2

    申请日:2014-12-16

    Abstract: 一种信号交叉口机动车直行待驶区的设置方法,如下:步骤一:通过交通流量调查计算判断是否设置直行待驶区;步骤二:调查交叉口尺寸判断其是否能够设置直行待驶区;步骤三:设置直行待驶区交通标线;步骤四:交叉口信号配时相序设置:有直行待驶区的交叉口,其信号相序方案为:第一相位为南北向左转车流,此时南北进口的直行车辆驶入直行待驶区;第二相位为南北向的直行车流,此时行人同时放行;第三相位为东西向左转车流,此时东西进口的直行车辆驶入直行待驶区;第四相位为东西向直行车流,东西向行人同时放行。本方法在不改变信号交叉口几何条件前提下,能显著提高直行相位的通行能力,达到减少车辆平均延误、缓解交叉口交通拥挤的目的。

    一种用于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晶种生长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1012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060993.6

    申请日:2015-02-05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晶种生长法,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晶种生长法制备大粒径金纳米粒子的原料具有毒性,还原剂引入杂质,制得金纳米粒子单分散性差、形貌不均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金种的制备;二、晶种生长法制备金纳米粒子。本发明的优点:一、本发明制备的金纳米粒子粒径均一,形貌均一为球形,通过改变HAuCl4与金种的比例可以精确控制金纳米粒子粒径大小,制得金纳米粒子标准分散度偏差小于10%,粒子长径比小于1.1;二、本发明在室温下快速反应,且利用H2O2为还原剂,反应完成后可以简单地通过分解反应或煮沸除去,在原有金种基础上不引入新的化学成分,不引入杂质。

    一种大尺寸可拆卸式复合材料螺旋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0116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210471898.1

    申请日:2012-11-20

    Abstract: 一种大尺寸可拆卸式复合材料螺旋桨设计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桨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寸可拆卸式复合材料螺旋桨设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大尺寸复合材料螺旋桨的金属桨毂的重量较大,增加了整个螺旋桨的重量,提高了船体振动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设计复合材料桨叶;步骤二、设计复合材料螺旋桨桨毂;步骤三、将设计好的复合材料桨叶和复合材料桨毂组装成复合材料螺旋桨。本发明用于舰艇等运输工具。

    一种氮化硼纳米片/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97899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28113.0

    申请日:2015-09-28

    Abstract: 一种氮化硼纳米片/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硼纳米片/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为:一、制备插层氮化硼;二、制备氮化硼纳米片;三、制备氮化硼纳米片分散液;四、制备氮化硼纳米片/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高温加热、惰性气体保护等耗能过程;而且具有环保、高效的优点。本发明所得到的氮化硼纳米片/四氧化三铁纳米磁性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吸波材料、各种催化剂、靶向材料等方面以及其他相关的功能材料领域。

    旁路电容补偿晶振传感器放大电路及利用该放大电路进行旁路电容补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958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82800.3

    申请日:2015-09-14

    Abstract: 旁路电容补偿晶振传感器放大电路及利用该放大电路进行旁路电容补偿的方法,涉及晶振传感器的旁路电容补偿技术。它为了解决晶振传感器中旁路电容影响谐振以及没有对旁路电容进行补偿的方法的问题。晶振传感器和两个变容二极管依次串联在变压器二次侧的两个接线端之间,晶振传感器与一个变容二极管的公共端连接运算放大器,两个变容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将驱动信号加载到变压器的一次侧,并向两个变容二极管提供反向偏压,使运算放大器输出信号为零。反向偏压值通过数字控制系统控制。本发明能够对晶振传感器的旁路电容进行精确补偿,以消除晶振传感器中旁路电容对谐振的影响。适用于对各种谐振频率的晶振传感器进行旁路电容的精确补偿。

    基于停车需求的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93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97651.6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停车需求的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方法,如下:步骤一:判断路段是否满足设置停车带的条件;步骤二:判断交叉口空间布局是否满足设置停车带的条件;步骤三:公交停靠站位置及长度的确定;步骤四:路段停车带位置确定及停车位布置形式;步骤五:非机动车道的布置方法;本发明合理利用一部分闲置的道路空间资源用于停车,以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并综合考虑公交停靠的便利性和非机动车出行安全的问题。本发明应用在城市新建道路或改建道路上,在满足同等交通需求基础上,既能减少道路施工工程量、节省投资,又能增加停车供给、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对提升城市道路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效果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