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4513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490218.5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26 , B22D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去毛刺机紧凑布置的铸坯冷却方法,属于铸坯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将连铸机切割后厚度范围200~350mm的铸坯,输送到去毛刺机去毛刺后,进入铸坯冷却区将温度780~900℃冷却至表面温度350~550℃后回复至400~650℃,经输送辊道输送至板坯库或加热炉。去毛刺机与铸坯冷却装置采用紧凑布置形式。铸坯冷却采用双冷却单元,前单元辊道与去毛刺机同步分组,后单元辊道单独分组,可同时冷却两块铸坯。铸坯去毛刺后优先进入后单元冷却,后单元冷却完成后前单元顺位输送至后单元继续冷却,同步释放前单元和毛刺机及其辊道。该方法解决了现场位置紧张及铸坯两倍尺节奏快等问题,冷却温度控制精度±5℃,减少铸坯裂纹20~35%。
-
公开(公告)号:CN112743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03276.3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完全合金化的单分散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分为银纳米种子的合成、合金纳米粒子的合成、表面包覆耐高温“表面活性剂”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的去除四个步骤。其中,银纳米种子的合成是通过热注入法,采用邻二氯苯和1,2十二烷二醇作为还原溶液,油胺、邻二氯苯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作为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下还原制得银纳米种子;采用油胺同时作为溶剂、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以确保合成纳米颗粒的单分散性合尺寸可控性;为使得到的合金纳米颗粒达到原子级别的混合,对合金纳米颗粒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分散稳定性好,避免了纳米颗粒的团聚,制备成本低廉,可实现完全合金化的金银纳米颗粒的批量稳定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396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62628.0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晶界提取及晶粒度测量方法,包括:在检测晶界时,采取分段模糊处理的方式,对金相组织的边缘进行晶界检测;在使用极限腐蚀分割晶粒时,采取4邻域和8邻域逐层交替腐蚀的方式,在每一层腐蚀完成后,计算剩余晶粒的连通面积,使面积较小的晶粒不参与下一次的腐蚀,保留小的晶粒,从而提高检测精度;最后对晶界进行细化剪枝处理,得到清晰的闭合晶界。根据标准方法,对微观组织进行自动分析。本发明可以从金相图像中准确提取晶界,并有效提高晶粒度测量的效率及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191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712618.3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钢数能同传系统中数据传输链路符号定时同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设计新的训练序列结构来提高算法的定时估计性能,设计的新的训练序列结构中引入了符号差别和共轭关系,增强了训练序列的自相关性;其次,针对本发明设计的训练序列结构提出了新的定时测度计算方法,解决了传统同步定时算法的缺陷,提升了定时同步的准确率;最后,本发明方法还引入基于实时信号功率值的自适应门限技术,在穿钢信号传输系统中出现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使符号定时同步效果得到改善。本发明能够提升符号定时同步的准确率,进而改善穿钢数能同传系统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0522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740031.3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F9/24 , B23K26/064 , B23K26/062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高纯度的尺寸可控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制备步骤分为靶材冶炼、激光烧蚀制备纳米种子、化学接种纳米颗粒生长、离心分离四步。其中化学接种纳米颗粒生长是通过将种子生长方法与使用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的共还原技术相结合,确保金颗粒的单分散和控制一定尺寸的金纳米颗粒的形成;对于大尺寸金颗粒,必须使用多步骤粒子生长方法。离心分离是通过转子的高速旋转,在转子内部产生离心力场,轻重组分在离心力场中沿转子的径向压强分布存在差异,分离出高纯度的金粉。本发明方法设计巧妙,简单可靠,结实耐用,成本低廉,可用它制备一定规模的高纯度金粉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183336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56153.X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像素和区域生长的非结构化道路分割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目标非结构化道路区域图像的Lab特征,确定超像素数目初始设定值;根据所确定的超像素数目初始设定值,对目标非结构化道路区域图像进行SLIC超像素分割;基于区域生长算法原理,对SLIC超像素分割结果中的超像素块进行合并,从而得到目标非结构化道路区域图像的分割结果。本发明可解决传统区域生长方法的随机性大,分割目标区域存在局部未合并的情况,且图像颜色信息利用率低,以及超像素分割初始设定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451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90218.5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26 , B22D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去毛刺机紧凑布置的铸坯冷却方法,属于铸坯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将连铸机切割后厚度范围200~350mm的铸坯,输送到去毛刺机去毛刺后,进入铸坯冷却区将温度780~900℃冷却至表面温度350~550℃后回复至400~650℃,经输送辊道输送至板坯库或加热炉。去毛刺机与铸坯冷却装置采用紧凑布置形式。铸坯冷却采用双冷却单元,前单元辊道与去毛刺机同步分组,后单元辊道单独分组,可同时冷却两块铸坯。铸坯去毛刺后优先进入后单元冷却,后单元冷却完成后前单元顺位输送至后单元继续冷却,同步释放前单元和毛刺机及其辊道。该方法解决了现场位置紧张及铸坯两倍尺节奏快等问题,冷却温度控制精度±5℃,减少铸坯裂纹20~35%。
-
公开(公告)号:CN111618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90114.4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24 , B22D11/126 , B22D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铸坯温度均匀性的铸坯冷却方法,属于铸坯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将连铸机切割后厚度范围200~350mm的铸坯,去毛刺后,进入铸坯冷却区将温度由780~900℃冷却至表面温度350~550℃后回复至400~650℃,输送至板坯库或加热炉。铸坯冷却采用“Ⅰ段强水冷-Ⅰ段强吹扫-弱水冷-弱吹扫-Ⅱ段强水冷-Ⅱ段强吹扫-空冷回复”强、弱交叉冷却及吹扫工艺。强、弱水冷是通过调节水流量实现,水压均为0.4±0.05MPa。强弱吹扫通过调整水阻及侧喷组合实现,水压均为1.0±0.1MPa。采用上述方法,温度均匀性大大提高,铸坯表层与心部温差缩小15-30℃,有效避免表心层温差过大导致的异常组织及新的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06789777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510800607.2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钢数能同传系统中的数字干扰消除、规避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数据信号传输的准确性。所述干扰消除方法包括:在数据传输链路的接收端,获取数据信号;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使得自适应滤波器输出的干扰信号趋于所述数据信号中的干扰信号;通过所述数据信号减去自适应滤波器输出的干扰信号,得到消除干扰后的OFDM信号。所述干扰规避方法包括:在数据传输链路发送端进行符号调制时,将在受干扰子信道传输的数据信号前插入0,使得所述数据信号通过下一个正常子信道传输;在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端进行符号解调之前,解调之前的数据信号乘以规避向量,对受干扰子信道的传输数据不进行符号解调。本发明适用于超声波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185968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473919.6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优特钢棒材控轧控冷方法,属于轧钢生产控轧控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工艺过程是:规格为Φ12‑70mm的棒材控轧控冷采用“短冷却‑Ⅰ段短温度回复‑短冷却‑Ⅱ段长温度回复‑短冷却”间断冷却、温度回复循环控制工艺。短冷却采用水冷却方式,Ⅰ段控制冷却、Ⅱ段控制冷却、Ⅲ段控制冷却均采用短冷却方式,冷却器长度为500‑1000mm。冷却水压力为0.5~1.5MPa,温度回复采用空气冷却方式,Ⅰ段短温度回复长度1000‑1800mm,Ⅱ段长温度回复长度2400‑3600mm。本发明在满足棒材机械性能基础上,解决了传统控轧控冷工艺中表层出现较深淬火层的难题,有效避免了表层淬火马氏体组织出现,实现组织类型控制,同时保证了表层及心部温度较好的均匀性,表层及心部温差≤5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