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电铸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3646C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03800981.1

    申请日:2003-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10

    Abstract: 一种容易制造的具有简单结构的微细电铸模具。为了提高由金属薄膜构成的金属制品的产量,在电铸过程中用作阴极的电极部分可以以更高的密度布置,且形成在电极部分上的金属薄膜可容易地剥离。该模具具有持久力,且可多次使用。还公开了一种以更高的精度通过更简单的方式制造该微细电铸模具的制造方法。微细电铸模具(M)具有电铸时用作阴极的导电性基板(1)。在导电性基板(1)的表面上,具有抵达导电性基板(1)且其形状自上方观看时相应于金属制品(P)的形状的开口(21)的绝缘层(2)由无机绝缘材料形成,其厚度T2不小于10nm且小于金属制品(P)的厚度T1的1/2。将从开口(21)部分处露出的导电性基板(1)的表面用作电极部分。制造方法如下。在除构图形成有抗蚀剂膜(R)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上,在导电性基板(1)的表面上,通过气相生长法形成单层或多层无机膜(2′)以生长为绝缘层(2)。之后,去除抗蚀剂膜(R),在无机薄膜(2′)中形成开口(21),该开口具有自上方看时与金属制品(P)的形状相应的形状并抵达导电性基板(1)。

    线圈装置及印刷布线板
    10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75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80087019.7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线圈装置具备多个印刷布线板和接合层。多个印刷布线板在线圈装置的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多个印刷布线板分别具有:基膜,包括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以及线圈布线,在第一主面上及第二主面上的至少任一方形成为漩涡状。接合层配置于在线圈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相邻的多个印刷布线板之间。线圈装置具有满足式(1)的部分。R1为针对多个印刷布线板将线圈布线的宽度除以相邻的线圈布线的两个部分之间的节距而得到的值进行平均而得到的值。R2为针对多个印刷布线板将线圈布线的厚度除以线圈装置的厚度而得到的值进行合计而得到的值,式(1):0.35≤R1×R2≤0.8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