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2700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18682.X
申请日:2015-12-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CPC分类号: B63H23/06 , B63H23/28 , B63H2023/06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潜水器用多推进器同步旋转机构,机构外壳的上、下部分别与机构盖体及机构底座密封连接,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机构外壳上,两端分别连接有推进器轴,每端的推进器轴上均安装有推进器;传动副的主动传动部件安装在机构外壳内,从动传动部件安装在传动轴上,电机及减速器组件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传动部件相连接,通过电机及减速器组件的驱动带动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两端的推进器同步旋转,实现潜水器多自由度运动;机构外壳上通过管接头安装油管,油管外接压力补偿装置,可应用在全海深范围内。本发明具有应用范围广、功能性强、结构紧凑、精度高、成本低、便于装配及维护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69961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310640085.5
申请日:2013-11-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B60F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陆两栖机器人,具体地说一种轮足‑尾鳍混合驱动的仿生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艏部、躯干、艉部、轮足及尾鳍,艏部主要搭载有轮足驱动控制器、轮足驱动单元以及由轮足驱动单元所驱动的轮足;躯干主要搭载有前摆动关节、舵机、主控制单元、电池组及其管理模块和后摆动关节;艉部主要搭载有尾鳍、轮足驱动控制器、轮足驱动单元以及由轮足驱动单元所驱动的轮足;艏部与躯干的机械连接和固定通过前摆动关节实现,电气连接通过水密电缆实现;艉部与躯干的机械连接和固定通过后摆动关节实现,电气连接通过水密电缆实现。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运动灵活、稳定性好、水陆运动模式自行切换、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700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708046.9
申请日:2014-11-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2B6/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万米ARV光纤系统,该系统包括水面控制台、升沉补偿装置、光纤连接系统。水面控制台用于实时显示水下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系统采用重力块与中性浮力块装置能够补偿母船升沉运动,防止光纤缠绕;两个光纤团释放机构相比于光纤绞车释放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且对海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当光纤受到海流影响而张力增大时,这一机构可以降低海流对ARV载体航行的影响,同时有效防止水面光纤接头处由于张力过大而被拉断;系统具有通用性,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下机器人。
-
公开(公告)号:CN10464850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578465.0
申请日:2013-11-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B62D57/02
CPC分类号: B62D57/0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的爬行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仿生水陆两栖机器人弹簧式轮足爬行装置,包括轮足、锁紧螺母、套筒、压缩弹簧及转动轴,其中转动轴的一端与安装在所述仿生水陆两栖机器人内的驱动单元相连、由该驱动单元驱动旋转,所述套筒的一端与转动轴的另一端相连、由转动轴带动旋转,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轮足通过锁紧螺母相连,且轮足相对于套筒往复滑动;所述套筒内容置有起减震作用的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套筒筒壁及所述轮足插设于套筒内的一端。本发明具有运动稳定性好、爬行能力强、结构紧凑、灵活可控、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50162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910222722.0
申请日:2009-11-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B62D57/00 , B62D57/028 , B62D57/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陆两栖机器人,具体地说是一种轮桨腿一体化驱动的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前浮筒、中前浮筒、水密电子舱、中后浮筒、后浮筒、框架及轮桨腿驱动模块,框架上依次安装有前浮筒、中前浮筒、水密电子舱、中后浮筒及后浮筒,在框架上设有多组轮桨腿驱动模块,每组由两个轮桨腿驱动模块组成、对称安装在框架的两侧;轮桨腿驱动模块包括轮桨腿直接驱动关节及回转关节,轮桨腿直接驱动关节可转动地与回转关节相连接。本发明采用三组对称分布的轮桨腿驱动模块,满足机器人在水陆两栖条件的爬行和浮游多运动模式的需求,同时兼顾了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协调性;还具有运动灵活,环境适应能力强、越障能力突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49983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910222721.6
申请日:2009-11-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B60F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陆两栖机器人,具体地说是一种足板驱动型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前浮筒、中前浮筒、水密电子舱、中后浮筒、后浮筒、框架及足板驱动模块,框架上依次安装有前浮筒、中前浮筒、水密电子舱、中后浮筒及后浮筒,在框架上设有多组足板驱动模块,每组由两个足板驱动模块组成、对称安装在框架的两侧;足板驱动模块包括足板复合机构及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通过足板复合机构的旋转实现两栖机器人的爬行或浮游。本发明采用三组对称分布的足板驱动模块,满足了机器人在水陆两栖条件的爬行和浮游多运动模式的需求,同时兼顾了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协调性;具有运动灵活,越障能力强,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93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29336.X
申请日:2008-12-0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偿式水下无刷直流电机结构及其组装方法,该电机结构包括电机端盖组件(1)、电机主体(2)和补偿器装置(3),电机端盖组件(1)位于电机主体(2)前端,通过螺钉与电机主体(2)固连;补偿器装置(3)位于电机主体(2)尾部,通过螺钉与电机主体(2)连接;补偿器装置(3)包括补偿器皮囊(16)、补偿器压盖(17)、电机尾盖(19)、补偿器弹簧(20)和补偿器螺帽(18)。本发明具有模块化设计特点,补偿器装置与电机主体可分离,为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要求可以相应的调节或更换不同的补偿器装置,使电机结构简单紧凑,装配和调试方便,同时工作安全可靠,易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0431917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10046471.1
申请日:2006-04-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B63G8/00
摘要: 一种依靠浮力驱动滑行的水下机器人。为驱动装置完全内置的总体结构,由艉锥体、平行中体、电子控制舱段、水平滑翔翼、垂直稳定翼、艏部及各种驱动装置组成,其中垂直稳定翼与艉锥体固连,浮力调节装置与艉锥体和平行中体固连;无线数字传输电台安在浮力调节装置固定架上;水平滑翔翼在外部与平行中体固连;俯仰角调节装置通过其固定架与艏部和平行中体固连;电子控制舱段分别与横滚角调节装置和仰角调节装置连接;电机驱动器安装在横滚角调节装置中的固定架上,分别与驱动装置中的步进电机电连接;艏部传感器组件安装在艏部里;应急处理装置与浮力调节装置固定架相连。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海洋监测的空间、时间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995680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3313850.6
申请日:2022-12-0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S17/4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机器人用测量距离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海深光学、接触式复合距离传感器,耐压舱体内充有电气绝缘油,光学传感器安装筒安装在耐压舱体内,光学探头及滤光透镜均安装于光学传感器安装筒内,菲涅尔透镜密封安装于耐压舱体上开设的光学透镜孔内;探测推杆可相对滑动地安装在耐压舱体上,探测推杆的一端连接橡胶接触探头,另一端安装压力传感器,拉绳距离编码器固接于耐压舱体内部,拉绳端与探测推杆的另一端相连,压缩弹簧位于拉绳距离编码器与探测推杆的另一端之间;光学探头、拉绳距离编码器及压力传感器分别与距离测量处理单元相连。本实用新型兼具光学传感器及接触式传感器,在近底、坐底时不存在盲区,测量精度高,避免水下机器人发生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208953000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961851.2
申请日:2018-11-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海深水下机器人浮力状态测量与标定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水下机器人载体及设置于水下机器人载体下方的下潜压载和高度计,其中下潜压载为质量分布为已知的链式结构,高度计用于测量水下机器人载体在海底稳定后下潜压载未着底部分的长度h值,通过下潜压载的已知质量分布和h值,来实现水下机器人载体的浮力状态的测量与标定。本实用新型实现对水下机器人在万米深渊海底的浮力状态进行精确测量和标定,为其浮力状态配置提供可信的数据支撑,保障其后续深渊探测作业时的高效稳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