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855140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684089.8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透镜法的光栅尺三探头焦距测量装置,属于光学精密测量技术领域中的基于组合透镜法测试焦距的测量装置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组合透镜法的光栅尺三探头焦距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可实现在标准透镜参数未知的情况下的焦距测量;极大缩短了待测透镜的空间测量长度,可实现大口径近轴焦距检测;利用干涉条纹和光栅尺探头准确定位标准透镜以及组合透镜焦点位置,减小了球差的影响;将常规组合透镜方法中两透镜顶点之间的距离检测转换为标准透镜移动距离的检测,简化了测量方法并有效的提高了该距离值的检测可靠性。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测量简单便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376192U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20104811.6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谢旭东 , 唐军 , 陈骥 , 朱启华 , 党钊 , 唐菱 , 高松 , 胡东霞 , 郑万国 , 王正辉 , 王超 , 陈远斌 , 汪凌芳 , 陈林 , 王方 , 刘勇 , 刘建国 , 卢振华
IPC: H01S3/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脉冲能量稳定装置,属于激光技术领域,该装置分为主光路和取样光路,主光路设有普克尔盒电光开关,取样光路设有光电导开关,首先探测激光脉冲的能量起伏,然后通过光电导开关迅速泄放施加在普克尔盒电光开关两电极的驱动电压,利用激光脉冲自身的能量起伏实现对同一发激光脉冲的能量稳定控制,具有自稳定的特征,并使激光脉冲的时间波形不发生畸变。
-
公开(公告)号:CN204376191U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20104422.3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谢旭东 , 唐军 , 陈骥 , 朱启华 , 党钊 , 唐菱 , 高松 , 胡东霞 , 郑万国 , 王正辉 , 王超 , 陈远斌 , 汪凌芳 , 陈林 , 王方 , 刘建国 , 刘勇 , 卢振华
IPC: H01S3/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前缀脉冲的激光能量稳定装置,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包括主光路和取样光路,所述主光路包括种子光源、普克尔盒电光开关、反射镜、削波开关,所述取样光路包括光强可调衰减器、耦合器、光电导开关,所述光电导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普克尔盒电光开关的两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普克尔盒电光开关与光电导开关结合,预先在普克尔盒电光开关上施加电压,在主激光脉冲前先产生一个前缀脉冲,利用前缀脉冲的能量起伏去改变光电导开关的动态阻值,从而改变普克尔盒电光开关两端的实际电压及普克尔盒电光开关的透射率,实现对主激光脉冲的能量稳定控制,具有同发稳定的特征,并使主激光脉冲的时间波形不发生畸变。
-
公开(公告)号:CN211402880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2076077.8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密光学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学镜片固定的新型快速精密定位固定式镜架。包括镜架本体和底座,还包括定位销螺钉,所述定位销螺钉的螺帽下侧设置销柱段,销柱段的下侧设置螺纹段;所述销柱段直径大于螺纹段;销柱段与螺纹段之间还设置有工艺退刀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成三角形排列的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和螺钉过孔;安装定位操作更加简单,大幅提升了安装调试效率,有效实现了对光学元件的完全约束定位,且有效避免了过约束问题,显著提高了镜架的安装固定精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234148U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20876131.5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轴八程激光放大装置,由偏振分光棱镜、二分之一波片、45°法拉第旋光器、电光开关、空间滤波器、激光放大头、0°反射镜和45°反射镜组成。待放大的脉冲激光注入到所述的离轴八程激光放大器装置,在所述的偏振分光棱镜、二分之一波片、45°法拉第旋光器、电光开关和反射镜的控制下,八次经过激光放大器实现八程放大,同时在空间滤波器和反射器件的控制下实现激光的离轴放大。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输出脉冲信噪比的条件下,明显提高激光放大器的能量提取效率,提升激光放大器的能量稳定性,在高功率激光器装置中具有重要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655982U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620273998.7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透镜的透射率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测试光发生装置、光阑、光阑控制装置、积分球、光谱测试装置以及光谱分析装置,所述测试光发生装置用于提供测试光,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测试光发生装置与所述积分球之间,所述光阑与所述积分球之间用于放置被测透镜,所述积分球的入光孔位于所述被测透镜的焦点位置,所述光阑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光阑的移动以使所述测试光透过所述光阑的通光孔到所述被测透镜预定位置,所述光谱测试装置设置于所述积分球的出光孔方向,用于对所述积分球的输出光进行光谱测试,所述光谱分析装置与所述光谱测试装置电连接,用于对所述光谱测试装置获得的光谱进行光谱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205562427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21133673.0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姜宏振 , 郑芳兰 , 刘勇 , 刘旭 , 李东 , 杨一 , 陈竹 , 任寰 , 张霖 , 周信达 , 郑垠波 , 原泉 , 石振东 , 巴荣声 , 李文洪 , 于德强 , 袁静 , 丁磊 , 马可 , 马玉荣 , 冯晓璇 , 陈波 , 杨晓瑜
IPC: G01N21/9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射型合成孔径数字全息术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装置,属于光学检测技术领域中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检测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测量表面疵病深度跃变范围达λ波长量级的反射型合成孔径数字全息术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一显微物镜、针孔、第一透镜、第二反射镜、第二分光棱镜、第三反射镜、第二透镜、第三分光棱镜、第二显微物镜、衰减器、计算机、CCD相机、第三显微物镜和二维平移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表面疵病横向尺寸较大的光学元件的表面疵病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05301164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20035889.1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张霖 , 马玉荣 , 杨一 , 任寰 , 石振东 , 马骅 , 原泉 , 冯晓璇 , 陈波 , 杨晓瑜 , 马可 , 李东 , 姜宏振 , 刘勇 , 巴荣声 , 周信达 , 郑垠波
IPC: G01N21/31 , G01N21/33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时高效的非线性光谱特性测量装置,包括入射光路、测量光路、监测光路、开孔测量光路、闭孔测量光路、计算机处理系统;所述入射光路包括依次设置的白光激光光源、波片、偏振片、第一分束镜;所述监测光路包括第一光谱仪、第二光谱仪、第三光谱仪,所述第一光谱仪、第二光谱仪、第三光谱仪分别与计算机处理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白光激光光源1及滤波轮与传统Z扫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可快速获取材料在多波长下的非线性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系数,从而得到宽波长范围内材料的光学非线性吸收光谱和非线性折射光谱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855407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651774.0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反射型数字全息术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装置,它利用数字全息技术测量由表面疵病引起的元件反射波前的相位畸变,进而通过相位畸变与光程差的关系来获得表面疵病的形貌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激光器、光学系统、CCD相机及计算机,其有益效果为:实现对于光学元件表面疵病三维形貌的实时快速全场定量检测,使用便携,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04832065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652897.6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透射型补偿数字全息术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装置,它利用数字全息技术测量由表面疵病引起的元件反射波前的相位畸变,进而通过相位畸变与光程差的关系来获得表面疵病的形貌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激光器、光学系统、CCD相机及计算机,其有益效果为:实现对于光学元件表面疵病三维形貌的实时快速全场定量检测,使用便携,易于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