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粘接层形成性聚有机硅氧烷组合物及其使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69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80056765.0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成具有实用上充分的固化性和粘合力,并且剪切储能模量和500%应变时的拉伸应力较高的压敏粘接层的、固化反应性的聚有机硅氧烷组合物及其用途。本发明的压敏粘接层形成性聚有机硅氧烷组合物含有:(A)烯基中的乙烯基部分的含量在0.02~0.30质量%的范围内的链状聚有机硅氧烷;(B)羟基等的含量为9摩尔%以下、分子量(Mw)为4500以上的聚有机硅氧烷树脂;(C)有机氢聚硅氧烷以及(D)氢化硅烷化反应催化剂,树脂成分相对于链状硅氧烷成分的质量比在1.4~3.0的范围内,通过所述组合物的固化得到的压敏粘接层的25℃下的剪切储能模量G’为1.0MPa以上,500%应变时的应力为0.50MPa以上。

    气体扩散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膜电极接合体

    公开(公告)号:CN11420789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80051401.3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制作膜电极接合体时外缘部的绒毛对电解质膜等的损伤小的气体扩散电极。本发明为具有包含碳纤维的导电性多孔质基材和形成于上述导电性多孔质基材的表面的微多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该气体扩散电极满足下述(1)及(2)中的至少一者。(1)在俯视时,从端部起突出20μm以上的碳纤维的数量相对于端部的长度而言为少于1.0根/cm。(2)在端部的侧视时,相对于气体扩散电极的面内方向而言倾斜30°以上且长度为10μm以上的碳纤维相对于端部的长度而言为少于1.0根/cm。

    聚酰胺纤维
    93.
    发明公开
    聚酰胺纤维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019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80064214.8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一种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是由将脂肪族二胺与二羧酸缩聚而获得的聚酰胺树脂制成的纤维,该脂肪族二胺和该二羧酸中的一者或两者为具有C9以上的碳链的直链型单体,所述聚酰胺纤维基于ASTM D6866标准得到的生物基含量为50%以上,并且,满足下述式(1)(2)。(1)1.0≤沸水收缩率[%]≤5.0,(2)‑1.5≤沸水收缩率[%]‑干热收缩率[%]≤1.5。提供虽然使用生物塑料但是为高强度并且通过使沸水/干热收缩率为一定范围内,从而在制成织物的加工时,可以获得与以往的纤维同样的加工状态的纤维。

    预浸料坯、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及一体化成型品

    公开(公告)号:CN118019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80065102.4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其他部件的接合强度优异、并且熔接时的树脂流动得到适当控制、熔接时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预浸料坯及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具有包含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的热塑性树脂层的预浸料坯,该热塑性树脂层存在于预浸料坯的至少一侧的表面,所述热塑性树脂层中,相对于热塑性树脂的结构单元、热固性树脂的结构单元及固化剂的结构单元的总量100质量%而言包含65.0~99.5质量%的热塑性树脂的结构单元、并包含合计为0.5~35.0质量%的热固性树脂的结构单元及固化剂的结构单元。

    多孔质分离膜
    9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457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80079472.4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以提供即使长期使用,蛋白质透过性的降低也少的多孔质分离膜作为课题。一种多孔质分离膜,具有一个表面为致密层、另一个表面为粗大层的不对称结构,并且担载有生物相容性高分子,在对包含致密层和粗大层的剖面利用TOF‑SIMS进行的表面分析中,该多孔质分离膜满足下述(1)和(2)。(1)来源于粗大层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的离子信号的标准化强度的最小值为最大值的0.15倍以上(2)来源于致密层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的离子信号的标准化平均强度为粗大层的羧酸离子信号的标准化平均强度的2.0倍以上。

    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
    9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99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80063686.1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为高总纤度的同时强度、弹性模量以及供于高次加工时的操作性优异的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为此制成以下碳纤维束,该碳纤维在树脂含浸线束拉伸试验中的应力σ‑应变ε曲线中在应力为0~3GPa的范围内由非线性的近似式(1)求出的系数A、与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中的晶体取向度Π(%)的关系满足式(2),碳纤维束的初始弹性模量为240~279GPa、长丝数为24,000~72,000,碳纤维束实质上无捻。ε=Aσ2+Bσ+C…(1);‑410≤(0.0000832Π2‑0.0184Π+1.00)/A≤‑310···(2);其中,A、B、C为应力σ和应变ε的二次函数的系数,Π为晶体取向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