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货两用大型地效飞行器及其避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791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622656.6

    申请日:2023-05-30

    Inventor: 杨晗琦 杨四新

    Abstract: 一种客货两用大型地效飞行器,包括地效飞行器本体,地效飞行器本体包括地效飞行器机头、地效飞行器机身、地效飞行器机尾,地效飞行器机头的前端设置有仿生破流尖嘴,地效飞行器机头的内部设置有雷达电波发射器,地效飞行器机头的上部设有驾驶舱,驾驶舱的斜后方对称设置有第二喷气式引擎,驾驶舱的后机舱顶部设有一对向斜后方对称伸出的斜向支撑梁,每个斜向支撑梁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喷气式引擎,在两根斜向支撑梁之间的机头顶部和机翼两端,各安装有一个雷达波接收器。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客货两用大型地效飞行器的避障方法。利用本发明,可实现客货两用大型地效飞行器的小半径急速转弯、紧急升空以及预先避障。

    垂直起降飞机及其操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707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0392697.1

    申请日:2021-04-13

    Inventor: 熊俊 吴凡 刘照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垂直起降飞机及其操纵方法。垂直起降飞机包括:机身;机翼,设置于机身的两侧;旋翼,数量为多个,多个旋翼设置于机翼上,旋翼的轴线平行于机身的轴线,两两共轴反转;尾翼组件,包括尾翼和尾翼驱动单元,尾翼上设置主操纵舵面,用于飞机俯仰与偏航操纵,尾翼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尾翼分别与机身的尾部铰接,尾翼驱动单元带动尾翼张开或收回,尾翼组件张开时作为飞机着陆支腿,尾翼收回时作为飞机空中姿态配平与俯仰偏航操纵;辅助操纵系统的喷嘴分别设置在机翼两端和机头、机尾,采用高速射流产生的反力,实现飞机在空中姿态的转换调整。本申请的垂直起降飞机采用同一动力系统实现飞机的垂直起降和平飞,有效提升飞机的推重比。

    涡桨泵一体化可重复出入水的跨介质飞行器动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8434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1423612.8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涡桨泵一体化可重复出入水的跨介质飞行器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外壳、燃气发生器、燃气喷管外壳、螺旋桨,动力装置外壳头部设置燃气喷管外壳,动力装置外壳尾部设置燃气发生器,螺旋桨通过螺旋桨弯折杆安装在燃气喷管外壳外侧,动力装置外壳上设置进水口,燃气喷管外壳的端部设置出水口和燃气喷口。本发明没有轴向传动部件,实现了一体化超紧凑设计,大幅缩小了动力装置的轴向尺寸和结构重量。本发明在入水过程及水下航行时,涡轮带动推进泵动叶转动提供推力,螺旋桨停止转动,并通过螺旋桨向后翻折的结构设计,减小了入水过程和水下航行时螺旋桨受到的冲击和阻力;在出水过程中,螺旋桨恢复转动并逐渐展开提供推力。

    一种无人飞行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8962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1332771.2

    申请日:2020-11-24

    Inventor: 康望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机翼、动力驱动机构,所述机身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机翼,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桨、双头输出发动机、火花塞、喷嘴、涡轮轴、涡轮、固定架,所述机身呈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双头输出发动机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机身中空内腔的头部;所述双头输出发动机一端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桨相连接,另一端输出轴与所述涡轮轴相连接。本发明有利于长时间飞行和相对于地面更高的飞行,且机身姿态调节范围广,且调节灵活方便。

    一种带分段边条的战斗轰炸机的气动布局

    公开(公告)号:CN11197694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0909627.4

    申请日:2020-09-02

    Inventor: 盛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分段边条的战斗轰炸机的气动布局,包括机头、机身、机翼、尾翼、边条、进气道、喷管、座舱盖的气动布局,还涉及到起落架舱、内置弹舱的布置;带棱边机头,升力体机身,分段式大边条,一体化座舱盖,切尖菱形机翼,外倾V形尾翼,翼身融合,鼓包S弯进气道,S弯二元矢量喷管,喷管机身一体化,大内置弹仓;机头、机身侧面和尾翼外倾角相同,在俯视或仰视方向上,大多数边缘与机翼前缘、后缘或边条侧缘平行,内置弹舱具备挂载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能力。本发明的优点和取得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该气动布局的战斗轰炸机具有高升阻比、高机动性、高隐身性,以及大内置弹舱。

    一种基于涵道飞翼布局的长航时测绘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724441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710307622.2

    申请日:2017-05-03

    Inventor: 夏卿 陶芫 顾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涵道飞翼布局的长航时测绘无人机,包括前拉螺旋桨,翼形机身和内涵道,翼形机身是由平凸翼型纵向拉伸获得,所述内涵道是对称布置在无人机翼形机身内左右两侧,所述内涵道包括涵道桨叶,支撑架,万向导气舵面环,所述万向导气舵面环可以根据飞行控制系统的指令调节圆环的输出角度,从而改变内涵道的排气方向,实现对飞行器升降、偏航和滚转操纵。本发明无人机具备良好的气动性能,没有外露的操纵舵面,提高了飞机的续航能力,并且通过调节前拉螺旋桨和左右两侧内涵道输出功率及内涵道中万向导气舵面环的偏转位置,使其具备三种起降方式,垂直起降,短距起降和常规滑跑起降,搭载相关采集设备后非常适合用于航空测绘。

    核热推进反应堆的堆芯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9981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0796899.8

    申请日:2020-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热推进反应堆的堆芯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核热推进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核热推进反应堆的流固耦合传热模型;获取满足飞行器性能约束的目标动力参数,并基于目标动力参数对流固耦合传热模型进行传热计算,得到满足热工约束的多组设计参数;其中,每组设计参数中包括几何参数及热工参数;基于多组设计参数进行中子学建模及物理分析,得到满足中子物理约束的目标几何参数及目标热工参数;将目标动力参数、目标热工参数及目标几何参数作为核热反应堆的堆芯设计参数。本发明能够提升对低富集度浓缩铀核热推进反应堆中堆芯参数设计的可靠性。

    一种喷气式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670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653168.2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气式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机身和设置在机身侧面可转动的机臂,机身上设置有空气动力模块,空气动力模块包括:空气动力源和动力臂单元,动力臂单元包括:喷气悬管,其设置在机臂上且一端连接空气动力源,转向组件,其设置在机臂上并连接喷气悬管;转向组件包括:旋转机构Y,其设置在机臂中部并与喷气悬管连接,控制喷气悬管上升下落;旋转机构X,其设置在机臂远离机身的一端并与喷气悬管连接,控制喷气悬管转动。本发明提高了无人机的灵活性和鲁棒性,能够实现基于机身倾斜的悬停功能和基于机身水平的平移功能,拥有更强的适应复杂、狭窄空间的能力,能够更灵活地完成勘测救援等任务。

    一种超高能熔岩隧道建设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75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44611.9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能熔岩隧道建设方法及系统,属于土层或岩石的钻进技术领域,采用如下系统,包括:热熔装置、推进装置和除渣支护装置,采用第一核反应模块作为热源,采用第二核反应模块作为动力源,结合热熔法及钻地飞行器的优点,具有高能熔岩、定向推进、冷却成壳和废渣加工等功能,通过热熔‑挤密成腔‑压制排渣‑喷涂支护一体化过程完成隧洞施工,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三维地形测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352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77052.5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三维地形测绘装置,涉及测绘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主机,所述无人机主机外侧转动设置有一号轴向调节框,所述一号轴向调节框外侧转动设置有二号轴向调节框,所述无人机主机下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测绘摄像仪,所述推进器圆框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无人机支撑架,本方案通过在无人机主机侧面通过两个一号轴向旋转轴转动设置的一号轴向调节框,以及外侧通过两个二号轴向旋转轴转动设置的二号轴向调节框,通过无人机主机内部的传感器控制一号轴向旋转轴和二号轴向旋转轴旋转,能够使无人机主机始终处在相对水平的状态,从而能够使无人机在图像测绘对下方的地形检测保持稳定的状态,相比较现在的无人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