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机身及其成型方法、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550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1174991.1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行器机身及其成型方法、飞行器,该机身包括蒙皮,蒙皮包括:本体,包括由玻璃纤维层、夹铝丝的碳纤维闪电防护层和碳纤维层复合而成的第一复合材料;多个加强部,分别位于机身的垂尾、机身尾部、舱门舱盖立柱以及机身与飞行器的中翼的连接处,包括多层碳纤维;碳纤维单向带,位于机身的中部和下部;夹心泡沫层,位于机身的前部和中部;以及碳纤维织物层,与本体相连,多个加强部、碳纤维单向带以及夹心泡沫层位于本体与碳纤维织物层之间。本发明的机身蒙皮整体采用高强度的碳纤维层合结构,利用了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的材料特性,合理设计复合材料机身蒙皮铺层来满足飞机的强度、刚度需求,降低机身结构重量。

    一种颤振试飞激励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6444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420864.5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颤振试飞激励装置,包括:前翼,呈圆台状,所述前翼为中空设置,且所述前翼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前翼的侧表面沿母线方向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由所述前翼的小径端伸进所述前翼内,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翼的内壁相连;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及信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激励信号。本申请采用气动力作为激励力的来源,能够在各频率段进行充分激励,而且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前翼以不同转速转动,可重复性高。

    一种集成式氢能源飞行器动力系统和电动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323286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22073.7

    申请日:2021-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氢能源飞行器动力系统和电动飞行器,该动力系统包括螺旋桨;第一电机,与螺旋桨相连;第一燃料电池,与第一电机相连;氢气发生器,与第一燃料电池相连;其中,氢气发生器产生的氢气进入第一燃料电池,与第一燃料电池中的氧气或含氧空气反应,从而为第一电机提供电源,以驱动螺旋桨转动,给飞行器提供推力或反推力。本发明提供的动力系统,除可以给飞行器自行提供绿色无污染动力之外,还可以给飞行器的燃料电池提供反应原料氢气,且制氢条件安全可靠。该动力系统作为集成式设计,可作为一个可更换单元整体更换,当出现动力故障时不需要在线维修,极大增加了飞机出勤率。

    一种集装箱模块化空中侦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9256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1392502.2

    申请日:2019-12-30

    Inventor: 熊俊 赵新新 郭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模块化空中侦讯系统,集装箱设置在移动载体上,包括三个舱段,舱段内分别设置用于实现监控探测且能自由升降的空中监控模块;用于为空中监控模块供电的发电模块;用于控制系统启动或关闭,且能实时监测并显示监控信息的监视模块;移动载体或集装箱上方的某一空间中设置通讯模块,用于实现监视模块与地面总控室的信息交互。本发明集装箱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进行拆装组合,载具适应性强,可采用汽车、火车、轮船分别实现陆、海上低空目标监控,系统能上升到预设高度,避免地面建筑与地形的遮挡,增加监测距离,且能实现低空飞行或静止目标无死角监控,此外可实现电力自给,进而实现24小时持续空中监控与通讯。

    一种串列双座通用飞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613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70956.2

    申请日:2020-08-26

    Inventor: 熊俊 刘嘉 石春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列双座通用飞机,包括水滴状机身,设置于机身后部的一对V型垂尾、涡轮螺桨发动机及推力螺旋桨,设置于机身上部的上单翼;机身内设置前后两个座位,其中前座位、后座位分别对应向上打开的前部玻璃舱罩和向侧面打开的侧部舱门。本发明机身采用水滴状剖面,较好的实现机身气动减阻,同时将发动机后置,减少螺旋桨滑流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上单翼设计,提高了乘员向下视野,更适合于旅客观光游览。采用V型垂尾设计将平尾与垂尾功能合并,减轻结构重量。机身下部设有浮筒,可收放起落架,可以在应急情况下实现水上着陆,提升乘员安全性。同时在机身背部设有整机降落伞,进一步保证应急情况下的飞机与乘员安全。

    动力系统车载试验平台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82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91848.6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动力系统车载试验平台,涉及飞行器动力系统测试技术领域。本申请的动力系统车载试验平台包括车载平台,用于承载动力系统并带动其移动;承载框架,设置于车载平台,用于向动力系统提供支撑;测试模块,设置于承载框架,用于测量动力系统测试过程中实时的力学参数;安装架,设置于测试模块,动力系统通过安装架设置于测试模块;通过安装架将动力系统固定于测试模块,车载平台移动,通过车载平台带动动力系统随着车载平台一起运动,运动过程中向动力系统的螺旋桨提供迎风速度,以模拟动力系统的动态条件;通过测试模块对动力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进行检测,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